源境传说
作者:吴越蛮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64.4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六十章 将军
中土神州江南宣城郡,巳时时分太阳已经高高挂起,一个身穿明光铠、腰胯横刀,双目有神、大有儒将风范的将军骑着高头大马进入城内,在其身后还跟着数十名兵士,也都骑着马。
他左右看看已然发现不对,城内许多地方都有大火焚烧的痕迹,大量百姓正在整修这些建筑物,一些失去房屋的百姓麻木的坐在路边,即便是看到这个大将军也毫无反应。
将军眉头皱起对身旁的一名士兵吩咐道。
“你去问问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名兵士应了一声驱动马匹向那些百姓跑去,将军则继续骑着高头大马前进。
此人名叫朱忠孝,是大吴国皇帝亲封的骠骑大将军,数月前领皇命带兵前往东南讨伐敌国,如今得胜而归领兵还朝正好路过此地。
“这城中各处损毁如此严重,若说是生了火灾也不可能集中爆发,倒是像人为纵火,程先生觉得呢?”
朱忠孝向身旁的谋士寻求意见。
“应该是,不过如此大规模纵火可不是一般人敢干的,看来这里出了不小的问题,还需去找本地刺史问个明白。”
程先生名叫程文宗,是将军的谋士同时也是一位儒学大师,身穿黑色衣服、留着长长的胡须显得和蔼可亲。
“嗯,本帅也是这么想的。”
说完二人不再言语继续向前走,不久先前那名士兵也回来了。
“打听的怎么样了?”
朱忠孝开口询问,那名兵士坐在马上双手抱拳行了个礼。
“回大将军,前几天有一伙乱民在城中肆虐,到处烧杀抢掠这才造成如今的景象。”
“乱民?此地怎么会有乱民?”
“那些百姓也不太清楚,据说那一天晚上突然出现而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具体情况只有去问本地刺史大人。”
刺史府距离他们的位置并不算远,一会功夫就到了,此时祝梁雍祝大人正带着衙役站在刺史府前,一见朱大将军到达脸上立刻堆满笑意迎了上去,双手作揖问候。
“大将军大驾光临真是让本地蓬荜生辉,本官荣幸之至啊。”
“哪里哪里!刺史大人说笑了,我一介粗人能让刺史大人出门迎接实在是愧不敢当。”
“客气客气,还是先进府吧!”
祝梁雍侧过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朱忠孝也不推辞,二人一路上有说有笑并排走进刺史府。程文宗则跟在他们身后几步远,而后面那数十名骑兵也被府中的家奴引导着前往后院休息。
“不知这位是?”
祝刺史发现了一身儒生打扮的程文宗。
“在下的幕僚,程文宗程先生,乃是钱塘有名的儒学大师,这次远征东南恰好遇到他便收为己用。”
“原来是程先生!”
祝梁雍立刻抱拳问候,对方也是如此,儒生在中土世界地位很高,更何况对方也有一定的名声,所以就算是刺史也不敢怠慢。不过程文宗毕竟不是主角,对话很快又回到祝刺史和朱将军之间。
“大将军此次征讨敌国大胜真是可喜可贺,想必此次回京面圣必然可以加官进爵啊!”
祝梁雍一脸羡慕,这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事,可惜身为文官根本没有征战沙场的机会,自然不可能靠着军功加官进爵。
“啊!这一切还是因为圣上洪福齐天,大军顺应天命才能所向披靡。”
朱忠孝也是个聪明人,并没有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反而尽数推给皇帝。当然这也是历朝历代所有文官武将的通用套路,凡是有大功劳一切根源都是皇帝洪福齐天,而他们自己只是顺应天命。
“不过本官有些好奇,将军征讨东南班师回朝,按理说应该走运河最为便捷,怎么反而跑到本郡,这岂不是绕了个远路!”
祝梁雍客气完以后开始询问这个问题,他在接到驿站传来的公文时就觉得非常奇怪,可惜公文并没有说清楚原因。
朱大将军在听到他的询问后变得严肃起来,开口说道。
“大军本来确实是打算沿运河返回金陵,不过运河河段突然降雨暴增,冲破河堤无法通行这才不得已改为陆路。”
“原来如此。”
祝梁雍点点头,不过对方很快又说出一个原因。
“其实即便改为陆路本来也不会经过贵郡,只是在下存了一个私心所以稍稍修改了路线。”
“私心?”祝梁雍十分好奇,什么样的私心会让这位大将军做出这样的事情。
朱忠孝长长叹息了一声。
“游子在外多年岂有不思念故乡的。”
“大将军是本地人!”
“幼年便因故离开,已经许多年没有回来了,家中母亲经常挂念可惜身体不好一直未能如愿,而在下也因为一直忙于军中事务抽不开身。这次好不容易趁着公务才能一了私心,还请刺史大人不要怪罪。”
说完朱忠孝就对着祝梁雍作揖一拜。
“将军说笑了,这点小事又有什么可怪罪的,本官不是气量小的人。”
虽说朱大将军的所作所为有些不合适但祝梁雍也没放在心上,毕竟对方刚刚立下大功就算皇帝知道了也未必会怪罪,他又何必自讨没趣白白得罪他了。
三人很快抵达会客厅,祝梁雍自然居正上方,朱忠孝和程文宗则在两侧各找了一个案几坐下,家仆很快端上来热茶,三人各自端起一杯先暖了暖手。
虽说远来是客应当好好接待,但对方带着如此多兵马来到本地却也造成了不少困扰,祝梁雍必须先行说明免得产生误会。
“将军思乡之情在下很是理解,不过有一点还要先说与将军免得引起误会。”
“大人请说。”
朱忠孝感觉对方接下来说的很可能就是他想知道的事情,表情严肃起来。
“将军进城后应该看到城内的景象了吧,本郡刚刚遭逢大难自顾不暇,实在是无力接待数万大军!”
祝梁雍说完长长叹了一口气。
朱忠孝听完双眼闪过一丝光亮,他一直好奇却苦苦找不到机会开口询问,此时正好来了机会。
“原来如此,这完全不是问题,我已让大军驻扎在城外十里,军中粮草充足绝不会对贵郡产生影响。而且我还下过严令绝对不许将士骚扰本地百姓,毕竟是故乡,在下可不想让乡亲们指着脊梁骨骂。”
祝梁雍听完大感欣慰正想道谢,却又被对方打断。
“其实刚刚进城之时在下就非常好奇,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居然造成如此大的破坏。有人说是乱民所为,可据在下得到的消息目前最近的一伙乱民也是在江北横行,怎么又会出现在本地?”
祝梁雍两眼无神、一脸失落,皿了口热茶润润嗓子开始解释起来。
“要说也是巧了,本地前一段时间抓获了一名贼人,一开始也没觉得有什么特殊,但没想到这人居然是乱民首领徐温的义子,也不知他是如何流落本地的。正是他招来了许多乱民,他们趁着天黑在城中各处放火制造混乱,然后劫狱。这些也是我们事后从抓住的几个乱民嘴里知道的,可惜那关键之人已经逃远即便想追也不可能再追上,反而白白让百姓遭此大难。”
说完祝大人又叹了口气顺便将茶杯放在案几上。
“是这么回事啊!可惜在下因事耽误,大军启程迟了几天,若是快一点绝不可能让这些乱民如此嚣张。”
朱忠孝意思了一下,不过他又不是神算子怎么可能知道哪里有事提前赶往,只是略表心意而已。
祝梁雍自然也没有当真。
“将军说笑了,这种事情哪里能提前知道!若真的能提前预知本官怎么还会在这里当一个区区刺史。”
朱忠孝也没觉得尴尬,开始把话题集中到那些乱民身上。
“要说这些乱民可真是烦人,不好好耕种却到处流窜,把很多地方都搅得不得安宁。江北据说还被攻下了一些城池对朝廷的威胁越来越大,此次回金陵之后在下一定向陛下建议速速发兵平定他们。”
他一边说还一边对着身侧拱手作揖,这些文武官员平日说话但凡涉及到皇帝都是如此态度,也真是难为他们了。说完朱忠孝也端起茶杯灌了一大口,这茶的品质极好,本应慢慢品尝,可惜领兵之人习惯了大手大脚。
“这世上哪有什么真正的乱民,如今天下大乱各国互相征伐,百姓就是想安心耕种也没有机会,都是些穷苦人家迫不得已罢了。我看应该请陛下派人招安,给一条生路,他们自然不会到处为非作歹。”
祝梁雍没有像朱忠孝一样的态度,他是个文官不喜欢打打杀杀,因为就算打赢了也没他什么功劳,不过这也招来了朱忠孝的反对。
“大人这话可就错了,乱民就是乱民哪有什么迫不得已,若不把他们连根拔除早晚春风吹又起。我看您还是太仁慈了,就好比这城中百姓不都是被他们所害,大人身为父母官难道不应该为他们主持公道!”
二人明显话不投机再说下去也未必有什么好处,祝梁雍只得说起其他事情。
“对了,既然将军是本地人那此次回来应该是回乡祭祖吧,不知将军祖籍具体是哪里,本官也好派人先行准备。”
“这个倒不急,在下的老家就在城北十里的朱家村,在进城之前已经派人过去通知了,不过还是要谢谢大人。”
朱忠孝双手作揖一拜,态度十分诚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