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奸臣
作者:令狐蒜 | 分类:历史 | 字数:85.3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2章 纠结的选择题
吴世济接过这捷报一看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称赞李焕孺子可教,毕竟对于吴世济这样的文官而言,拿刀拿枪的着实太失身份了,倒不如卖李焕一个人情,最后还能落个识人善任的好名声。
当然最重要的是吴世济有这个自知之明,打仗这事他是真不会,若因为这太和之战在官场上落个善于兵事的名声,以后天天跟这些闯贼打交道,那吴世济岂不是亏大发了。
所以吴世济只在捷报前头添了几句举荐有功的客套话之后,这份让李焕脸红的捷报被盖上大印,随着吴世济和李焕一同前往凤阳。
闯贼虽然已经退去,可为了避免路上的小毛贼,李焕特意点起一队兵马护送吴世济一同前往凤阳。
旧地重游,李焕不禁生出许多感慨。
依稀记得年前来这凤阳城外时,被城内的两位大佬刁难,踏踏实实的做了一回夹心饼干,差点就活活憋死在凤阳城里。
如今太和城内的两位大佬一个自杀一个被杀,李焕终于不怕这二人问起吴世济,为何去年的意思没过来?你吴世济到底什么意思?
虽然知道这二人必死无疑,可当李焕确认这消息后,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毕竟这回扣吃起来也太吓人了。
不过杨泽和颜容暄这两位凤阳城内的大佬走了,可凤阳城外又来了两位大佬,人虽然变了,可斗争依旧没变。
怪不得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况凤阳如今乃是整个大明朝的风暴眼,危机危机,普通人看到了危,但高手看到的则是机。
很明显,山东巡抚朱大典就是这么一个高手,按正常道理来说,这事压根就跟山东巡抚没一毛钱关系,山东的巡抚跑到人凤阳来剿个什么匪?这手未免伸的有些太长了吧?还守不守官场的规矩。
可人朱大典真就来了,不光来了还带着数万大军连夜开拔,更是以最快的速度从济南赶到了凤阳,甚至比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杨一鹏还早一步赶到了凤阳。
至于杨一鹏,此时是又气又急,早在年初之时,杨一鹏就上书朝廷,为了防备闯贼南下侵扰凤阳,请求将自己的驻地从淮安转移移到凤阳,可无奈这请求被兵部尚书驳回来了。
至于驳回的理由嘛,那是相当有水平,兵部尚书张凤翼说这些闯贼大多是北方人,北方人吃不惯南方的稻米,北方马吃不惯南方的草,所以作为地处南方的凤阳根本没有任何危险。
不得不说这理由逻辑之严密让人丝毫没办法,再加上前期陈奇瑜将几十万闯军围困在车厢峡,所以朝廷压根就没想过让杨一鹏到凤阳来防范闯贼。
到了去年中旬,闯贼从车厢峡出来之后如同脱缰的野马,彻底放飞自我了,这下杨一鹏又上书朝廷,一来允许他移镇凤阳,二来赶紧调集大军保卫凤阳,要不然真被闯贼给抢了,那大家伙这日子可就没办法过了。
毫无疑问,这提议又被人给否了,而且否定之人来头也是相当大,大到让漕运总督杨一鹏这样的大佬都无法反驳,因为否定这个提议的人正是当朝首辅温体仁。
两次提议两次被否,杨一鹏感觉自己很受伤,不过让他更受伤的是闯贼真的按他的预计打过来了。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明明预判对了可因为一帮猪队友反而错过了最佳时机。
在接到凤阳被袭的消息后,杨一鹏当即领着本部兵马急匆匆地往凤阳赶,可真当他来到凤阳城外时这才发现有人已经先来一步了。
杨一鹏看着朱大典如此积极,本想对他表示一下支援,多谢兄弟在为难之中拉我一把,这恩情我记下了,以后一定还你。
不过作为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凤阳这地上于情于理都归杨一鹏负责,既然我这个主人都到了,那这些外地支援的兄弟部队自然得听从他杨一鹏负责。
可没想到朱大典压根不接杨一鹏的话,只说抵御反贼驰援凤阳乃是他这个凤阳巡抚的本分,根本用不着杨一鹏感谢。
这话一出来,杨一鹏就尴尬了,这是不拿自己当外人啊,可他还不能发火,毕竟人家说的道理是真的没错。
中都凤阳被围,别说官员,就是普通百姓都得过来搭把手,这是大明朝的政治正确,可有些事情往往太正确了那就反而有问题了。
朱大典正是借着这高大上的正确理由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虽然巡抚和总督都是封疆大吏,可巡抚毕竟还是差总督一截,如今眼前有这么一个好机会,朱大典自然不想错过。
凤阳被焚对杨一鹏来说是个天大的坎,虽然杨一鹏有无数个理由无数种解释说凤阳被焚跟他没一点关系。
可任凭杨一鹏如何解释,如何辩解,他杨一鹏乃是凤阳巡抚,如今凤阳出了这么大一篓子,杨一鹏身上的责任自然少不了。
一个有想法的山东巡抚,一个有苦衷的漕运总督,如今凤阳城外的两位大佬那是相当纠结。
所以不少如吴世济这般的官员压根不知道将手里的捷报交给谁,因为这捷报交给谁就承认这凤阳城内归属于谁管理,以后就只能跟着这人继续混了。
这就是一份变相的投名状
这对所有来到凤阳的官员都是一种考验,巨大的考验,选择了一方就得罪了一方。
吴世济来到凤阳城后自然也陷入到这纠结当中,按内心的想法,吴世济还是想投奔杨一鹏麾下,毕竟杨一鹏为官清廉,恪尽职守,这官声可比恨不得刮地三尺的朱大典好得多。
李焕刚听到这话就赶紧拦住吴世济,让他就算把这捷报给丢了也千万别交给杨一鹏,那不是求功那是找死。
“原因呢?”杨一鹏虽然信任李焕,可兹事体大还是不免有些担忧。
李焕闻言这心中犹如一万匹草泥马奔波,这事总不能说我是看《明朝那些事儿》给看出来的吧?
“大人,你还记得官渡之战前的田丰吗?”李焕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法子,当下对吴世济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