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的闺蜜不放过我
作者:李秀莲 | 分类:其他 | 字数:54.5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八十章 我笑那姜河无谋,叶无晴少智
第182章 我笑那姜河无谋,叶无晴少智
曾经,姜河以为自己会很乐意看到叶顶峰率领援军赶来。
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叶顶峰来得太快了,快到姜河根本没时间准备接应,也没机会离间福王和萧太后之间并不牢固的君臣关系。
最重要的是,他还没来得及用叶无晴的身体逛一次女澡堂。
以至于后来每次回想起这件事的时候,他都会气得捶胸顿足。
另外,他还有点想不明白。
为什么一向视辽兵如洪水猛兽的周帝,这次没有选择迁都逃跑暂时避其锋芒?
反而倾家荡产,出动全军,摆明了要跟萧太后决一死战。
这份勇气和魄力,实在很难让人相信,是来自于龙椅上的那位沉迷修仙和女色的昏君。
多年以后,姜河向白发苍苍的叶顶峰问起此事。
后者笑呵呵地告诉他:皇帝向来是喜欢折中的,如果你直接让他出兵,那他肯定不会答应,但如果你先劝他御驾亲征,他自然就会愿意出兵了。
总之,皇帝这次直接梭哈了,亲自下旨把镇守汴梁的御林军和虎贲军全部调了出来,由叶顶峰为首,牛开山为副,快马加鞭,直奔邺城而来。
相比之下,萧太后的宫卫骑军虽然英勇无比,但只有区区五千人马,甚至都不够御林军和虎贲军塞牙缝。
按理说,她应该放弃邺城,率军北归。
只要把人口全部迁走,再烧光城中所有房屋田舍,给叶顶峰留下一座破城,那么从辽国的利益角度考虑,绝对是稳赚不亏的。
作为萧太后的“好闺蜜”,姜河也是这么劝对方的。
当然,他的本意并非如此,只是想找借口拖延一些时间罢了。
因为邺城的百姓在经历过上一轮的屠杀与抢掠之后,已经对萧太后的辽兵恨之入骨。
即使是曾经德高望重的福王,也无法再命令他们做任何事情。
所以他们绝不可能乖乖跟着萧太后回辽国,反而会想尽一切办法逃离邺城。
连通全城的地道,毫无疑问是他们最合适的藏身之所。
而姜河与金不换,早已在地道里藏好了三千士兵。
其中有一千人是姜河的亲兵,也叫家将,他们无一例外,都和姜家沾亲带故,对姜河忠心耿耿。
另外两千人则是皇帝安排给叶顶峰的大内侍卫。
为了严密监视姜河的动向,以及防止姜河中途搞事情,这两千人全部都是由殷十三亲自挑选的好手,论近战能力,绝不亚于萧太后的宫卫骑军。
再加上金不换麾下那些堪比“杀人机器”的莽夫,其总体战斗力,足以持平萧太后的宫卫骑军和福王的玄甲卫。
只要辽兵追着百姓进入地道,那么姜河基本上不需要叶顶峰出力,就可以利用游击战的策略,逐步蚕食敌人,直到抓住萧太后为止。
退一万步讲,即使游击战没打赢,他也可以利用萧太后对他的信任,直接亲自出手抓住对方。
只可惜,就在萧太后准备同意他的计划时,一直躲在城外不敢见百姓的福王匆匆赶了过来。
一进门,他便拍着胸脯向萧太后保证:“请太后拨给我三千人马,我一定击退叶顶峰!”
萧太后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你可知叶顶峰此行带来了多少兵马?”
“不下十万。”福王如实说道。
萧太后又问:“你我兵马总和,不过一万五,你凭什么如此自信,能够击退叶顶峰?”
福王不屑一笑:“叶顶峰只会溜须拍马,揣摩圣意,根本不懂用兵之道,哪怕给他百万兵马,他也发挥不出什么作用。”
萧太后没有再说话,眼神却有所变化,比起之前的迷茫,她现在似乎有了一点点自信。
姜河见势不妙,马上站出来反驳道:“福王殿下……此言差矣,我爹虽然不懂兵法,但胜在有自知之明,更懂得知人善用,此次他不过是挂了主帅之名,并不会干涉军中要务。
真正指挥御林军和虎贲军的人,其实是那个名叫牛开山的副将,此人在御林军中效力多年,德高望重,经验老道,只因没有人脉关系,才迟迟不得升迁。
前段时间,他随姜二郎一起去长安城平叛,立下汗马功劳,回来以后不仅连升三级,成为了掌管御林军的大将,还被姜二郎拜为义父,名声大振。
如今我们抓了他唯一的儿子,他可是抱着拼命的态势来救人的,倘若福王殿下……没有同样的准备,还是暂且避其锋芒吧。”
听完这段话,福王恨得牙根痒痒。
对方看起来是在认真分析局势,实际上却是在拐弯抹角的提醒萧太后:“福王终究是周帝的儿子,不可不防。”
短短三段话,不仅两次提到了“福王殿下”这个尊贵的称谓,还在分析叶顶峰和牛开山的同时,特别说明了“叶无晴和叶顶峰的父女关系”,以及“姜河与牛开山的义父子关系”。
这样一来,哪怕萧太后再傻,也会意识到福王的潜在危险性。
第一百八十章 我笑那姜河无谋,叶无晴少智
再者说,女人都是感性动物。
尤其像萧太后这种早年丧夫,又没有亲生孩子的“孤家寡人”,对于他人的亲密关系特别敏感,自始至终,她都没有相信过福王的诚意。
听完这番话以后,别说是调兵给福王出战了,直接除掉福王以免后患都有可能。
姜河还怕力度不够,继续添油加醋道:“福王殿下,我知道您报仇心切,我又不何尝想向我爹证明自己的能力,可眼下敌众我寡,敌强我弱,贸然出战无异于白白送死,你我丧命事小,可不要为了一己之私连累太后啊!”
“你……”福王被怼的说不出话来。
因为姜河精准地拿捏了他的痛点。
作为有史以来,为数不多投降敌国的皇子,他就像那些因待遇不好,被迫从老东家跳槽的骨干员工一样,巴不得前任老板赶紧破产。
所以他比任何人都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同时也是在告诉前任老板:“若使我有汴梁二顷田,安能佩辽国帅印?!”
可惜不是人人都有这个扬眉吐气的机会,至少在当下,萧太后这个现任老板没有给福王佩帅印的打算。
“传本宫的命令,三军今夜拔营,叶无晴、金不换为先锋,司马忠为中军,本宫亲自殿后,把城里能带的东西全部带走,一根毛也不要留给叶顶峰!”
话一出口,姜河心中狂喜,迅速抱拳行礼道:“遵命!”
福王却有些站不住脚了,毕竟邺城才是他的大本营,他的家产、他的妻妾、他十几年的经营成果、还有他做梦都想招募到的那位隐士都在这里。
只要留下来,他就还是福王,没有人可以动摇他的地位,哪怕是叶顶峰打进来了,他也有活命的机会。
一旦随萧太后北归,那他就彻底成了案板上待人宰割的鱼肉,甚至极有可能失去终身自由。
此时此刻,无论怎么想,他都觉得自己不能轻易照做,可又想不到什么办法说服萧太后改变主意,只能傻乎乎地愣在原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萧太后本就讨厌男人靠近自己的营帐,此时见福王不走,心中更是火大,一脸冷漠地瞪着他问道:
“司马忠,你为何还不走?难道要本宫请你不成?”
福王这才回过神来,认命一般开口答道:“请太后息怒,微臣这就告退。”
说罢,他便疾步走出了大帐,却没有第一时间返回自己的军营,而是偷偷来到了囚禁“姜河”的牢房。
“司马忠,你是来送我上路的吗?”被萧太后饿了三天三夜的叶无晴有气无力地问道。
福王摇摇头,斩钉截铁地说:“不,本王是来放你走的,他日若本王有难,还请驸马爷不要忘了今日之恩。”
是的,福王最后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偷偷放走姜河,来为自己铺一条后路。
可他哪里知道,现在被他放走的姜河,并不是真正的姜河。
……
这一夜,各怀鬼胎的几方势力,几乎在同时展开了行动。
叶顶峰和牛开山从东西南三个方向猛攻邺城外墙,故意放开北门让萧太后逃跑。
因为他们不想和萧太后拼得你死我活,只想收复失地,救回各自的孩子。
再者说,萧太后毕竟是辽国的掌权人,把她抓过来,既杀不得,也放不得。
杀了,辽国一定会开启疯狂复仇模式,而现如今的大周,并没有勇气和辽国主力硬碰硬。
放了,既无法向周帝和百姓们交代,也对不起自己手底下浴血奋战的将士。
所以,这块烫手山芋扔得越远越好。
而萧太后并不清楚叶顶峰心里的小九九,也没心情去城墙上亲自指挥辽兵们守城。
因为被她派去前方开路的“叶无晴”和金不换,刚一出城就投敌了。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城里又不知从哪钻出来几千周兵,以摧枯拉朽之势杀进了她的临时宫殿。
宫卫骑军虽然战斗力强劲,却只擅长马上作战、野外作战,并不擅长巷战和近战,对方又来得如此突然,一时之间,竟然杀得他们毫无还手之力。
眼看走脱不得,宫卫骑军的主帅决定留下来决一死战。
他手持两把大刀立在宫门前,刀锋所过之处无一幸存,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御林军和虎贲军不敢近前,只能在远处不停射箭。
主帅见状,只好丢下大刀,用敌人的尸体当盾牌顶着箭雨不停冲杀。
为数不多的辽兵受到鼓舞,也纷纷打起精神,浴血奋战至最后一刻,无数尸体在他们身边堆成一座又一座散发腥臭的小山,直到筋疲力尽,他们才被乱箭攒心而死。
萧太后则趁着这个空隙,在侍女和几个亲卫的掩护下,从后门一路逃了出去,直至冲出北城门,来到她和福王初次见面的山坡上,也没有一个敌人出现。
望着远处火光冲天,喊杀声不断的汴梁城,侍女和亲卫们皆低下头沉默不语,心情已经失落到了极点。
萧太后却哈哈大笑起来。
“太后何故发笑?”侍女轻声问道。
萧太后用马鞭一指不远处的山崖,得意洋洋地解释道:“我笑那姜河无谋,叶无晴少智,此地两面环山,丛林茂盛,前后出路狭窄,仅能通行一人一骑,倘若在此设一伏兵,我等岂不束手就擒矣?哈哈哈哈哈哈哈——”
还没笑完,金不换的声音就从山谷里传了出来:“太后,末将在此等候您多时了!”
话音未落,剑影先起。
萧太后身边的两个亲卫瞬间被抹了脖子,直挺挺地从马上摔了下去。
“你……你这个无耻的叛徒!”萧太后望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破口大骂,身体倒是挺诚实,胯下轻轻一夹,坐骑便狂奔了出去。
行至中途,她又笑了起来。
“太后,您……您又在笑什么?”侍女生无可恋地问道。
萧太后昂着头说:“我还是笑那姜河无谋,叶无晴少智,金不换的剑再快,也杀不完我们这么多人,只在城外设他这一支伏兵,未免太不把本宫放在眼里了,哈哈哈哈,等着吧,早晚有一天,本宫还会回来的!”
“老妖婆,吃我一枪!”
随着熟悉的话音响起,一杆虎头湛金枪从夜幕中飞出,直朝萧太后面门而来。
好在侍女眼疾手快,一剑拨出,在半空中强行改变了枪的飞行轨迹,如若不然,萧太后真的会被当场扎成人肉串。
这回她学聪明了,一句废话都没有,看都不看对方一眼,便调转马头逃跑,侍女也收剑回鞘,紧跟而上。
由于体重较轻,坐下战马又是万里挑一的良驹,一眨眼的工夫,主仆二人就逃出了包围圈。
其他辽军亲卫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一个接一个被湛金枪的主人刺倒在地,魂归西天。
就这样,原本浩浩荡荡的五千铁骑,只剩下萧太后和侍女两个人。
她们不再发笑,也不再说话,一路紧赶慢赶,终于来到了两国边境线。
“太后……”侍女上气不接下气地指着前方有些阴森的山口,用干渴的嗓子发出了嘶哑的声音,“过了前面那座山,就是我们大辽的地界了。”
萧太后耳朵一动,苍白的脸上第三次露出了笑容。
只是这一次,她笑得很无奈。
“我们……可能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