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二
作者:思路雨花 | 分类:其他 | 字数:116.3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四零四) 人心所向
孩子没有爹和娘,还有国家还有党;
文学主动担重任,人心所向好榜样。
都说,快乐的日子是短暂的。但是,不快乐的日子那也是十分漫长和难过的。
别人伤心不已的事情发生以后,作为有良知的旁观者在同情和帮忙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也就淡忘了,慢慢地也就投入了为谋生而进行的忙忙碌碌了,也就投入了自己与家人的生计了。
当然,大多数人对此也是十分理解的,谁又能保证一直关注别人的事情呢?谁又有能力拯救那些身陷于水深火热的人们呢?毕竟,救世主也不多,即使有人想做救世主,其实多数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于是人们也就心甘情愿地做了个凡夫俗子得了。
所谓俗人,也就是管不了天和地,顾不了别人的人,充其量也就是在必要的时候,在恰当的场合最多只是和众人一起帮个小忙而已,虽然同情心和热心肠还在,但是除此以外也就再也帮不上大忙了。因为这样的人也没有什么呼风唤雨的能力,更没有一呼百应的组织才能,也没有腰缠万贯的巨大财力,除了尽其所能出点蛮力,在其它方面就再也无计可施了,也就真的黔驴技穷、爱莫能助了。
诚然,社会需要正能量,这些人也因为富有同情心也有责任心,于是就被这个社会记住了,这些芸芸众生就成了民族的脊梁,也是社会的支柱,也成了弘扬正义和推动历史的主力军。这些有正义感的人不应该自责,也不能够自怨自艾。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只要爱憎分明,只要竭尽所能,只要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就已经足矣,就值得表扬,可以讴歌,这样的人当然也就问心无愧、毫无遗憾了。
“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才知道。”
当然,在老张落水去世以后这段时间,在王红云离家出走的这段时间,这件事之于别人或许就是茶余饭后的谈资,除了念叨一下老张的可怜、王红云的狠心以外,剩下的话题也就大多数是围绕张才子的可怜无助以及小才子的下一步去向了。
像小才子这样无父无母的情况,大家也知道一般是由政府出面照顾孩子的,但是政府也不能够直接照顾孩子的。要么政府把孩子送到孤儿院,要么就是找个家庭能够收养孩子,然后政府按规定给予这家一些钱财什么的,也算是一些补贴吧。
但是,大家也心知肚明,想这样能够收养孩子的家庭其实也实属不易。因为大多数家庭也不愿意无端再加个别门外姓的孩子,这样的话,一整个家庭的和谐关系也就被这个外来的孩子打破了。要想让这个刚加入进来的孩子尽快融入这个大家庭那也是比的登天都难的事。毕竟,每一个人的性格和习惯都是大相径庭的,磨合起来当然也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虽然自己的兄弟姐妹之间的性格和脾气也有差异,但是,毕竟是一个娘的孩子,即使打断腿还连着筋呢,相同的血缘关系使得大家在关键时候还是很快能够达协议的,还是能够把各自的劲儿用在一起的。
但是,无论什么事情,想来想去的,也总有解决的办法。
“解铃还须系铃人”。
在这个棘手的问题上,大家自然也想到了张文学。首先让人们想到的当然是张文学是张才子的干爸,这层关系当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张才子的爸爸去世了,妈妈又没有着落,而且生死不明,张才子的成长和教育那张文学这个当干爸的也就责无旁贷了。
当然,人们也从内心里愿意让张文学收养张才子。因为除了张文学是孩子的干爸以外,更加关键的是,人家张文学热心肠、有能力、有实力还有文化、有耐心,更主要的是人家张文学的爸妈身体健康而且通情达理,还有就是人家张文学的孩子和媳妇不在村子里生活,而在乡上的孩子姥姥家住,这样也就没有什么矛盾,而且小张才子跟着校长张文学一起去学校,也没有什么麻烦的。
所以,几乎整个村子里都对张文学收养张才子这件事给予了厚望。
当然,也有人考虑到人家张文学收养孩子的诸多不便,但是人们也是相信张文学的办事能力的呀,都认为张文学这个人民好校长,怎么会有办不好的事情呢?
由此看来,虽然张文学在收养张才子这件事上倒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多大的压力,但是众人给张文学的压力也着实不少了呢。
即便是张文学也深感情庆幸,多亏自己有自知之明,主动承担起这个使命,否则自己即使不被自己的无情折磨死,也会被大家伙的唾液给淹死的。
当然张文学自己也暗暗庆幸自己不但依然接下这个任务,而且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做通了各方面的工作,眼下的自己已经是如释重负,感觉全身轻飘飘的感觉了。
张文学觉得很多事情其实也是命中注定,也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事情到了跟前,当断则断,该做就做,如果该做,天大困难也不退缩,干了再说,一切坏事在努力中也会慢慢变好,一切坏结果在正义面前都会慢慢退却,最后,有正义感的人通过不断的努力一定得有一个好结果。
张文学想,在人群中的大多数人也是正有感极强,责任感很强,既有正义感又有责任感,张文学觉得自己做得光明磊落,内心坦坦荡荡,对得起自己“人民好校长”的光荣称号。
如此,张文学走在大街上,脚步更有力量,在通向未来的光明大道上,张文学相信自己会走得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