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后,我被死对头世子娇宠上天
作者:媪绾 | 分类:古言 | 字数:129.9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57章 人证
“将军,郡主殿下请您进去。”
“多谢青女姑娘帮忙传话。”蓟罗将军很佩服青女,这几日都是她带着从京城的人帮忙寻找。
虽是个女子却十分有执行能力和掌控能力,有她的帮忙他们找人的效力大大提高。
即使后来郡主殿下失去联系好几日,她也依旧稳得住,但就这份对主子的信任,便足以说明主仆两个人的默契。
事实证明她的淡定从容没有问题,福康郡主好好的,还带回了王上的消息。
“将军客气了,您先请进,郡主殿下让奴婢请白小公子来一趟,就不送将军进屋了。”
说完,青女福了福身离开。
蓟罗将军看着她的背影,消化她透露出来的消息。
白小公子,那个救了郡主殿下的人,是他给郡主殿下治了脚伤,收留郡主殿下和郡马爷几天。
郡主殿下感激他,所以出来的时候也将他带了出来,说是要感谢他。
但为什么要在见自己的时候去找白公子?
而且,这么些日子的相处,他知晓青女姑娘不是多话的人,她在自己要见郡主殿下的时候提起白公子肯定有别的意义。
郡主殿下说得到王上的线索…
难道和那位白公子有关系?
不然感谢人的方式有很多,没必要非得将人带出来。
而那位白小公子连客套的拒绝都不曾有,所以说白公子或许是关键人物。
这么想着,蓟罗将军进入屋子。
“拜见郡主殿下。”
“将军免礼。”
蓟罗将军起身,看着福康郡主温和的模样,仿佛先前在林子里发火讽刺他们的人不是她一般。
这个时候,蓟罗将军大概已经猜出裴宝珠在演戏。
是了,王上的妹妹怎么会是个什么都不懂,只会享受的贵女呢?
若真如此,殷尚大人根本不会去寻求福康郡主的帮忙,大乾的皇帝都比一个养尊处优的贵女靠谱,何况后来殷尚直接带着人返回北渊,似乎半点不担心福康郡主出什么事,他们无法和王上交代。
福康郡主的人也丝毫不担心她出事。
她现在又表现的这般从容有度,可见福康郡主私下里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贵女,难怪大乾的皇帝如此看重她。
“蓟罗将军请坐,等白小公子到了,我们再详谈。”
蓟罗将军抱拳躬了躬身,沉默地坐到椅子上等待白朗的到来。
“…”
那边,一个男人走进休息的房间,众人正在忙活收拾行囊,看见他进来纷纷站定打招呼。
“卞副将。”
“嗯。”
男人看了眼他们,问道:“你们在做什么?”
“将军去见郡主殿下了,若能从郡主殿下口中得到王上的消息,我们就马上行动,所以将军传令下来让大家先收拾好行囊,以备不时之需,卞副将您刚才没跟上队伍,可能没听见。”
真是让人惊叹,将军亲自带他们去接的人竟然是福康郡主,也就是王上的妹妹。
希望他们先前在底下抱怨的话别传到她的耳朵里。
那位小郡主的脾气看起来不怎么样,连将军的面子都不怎么给,他们这些人更不放在眼中了吧?
卞良的手顿了下,然后不动声色道:“是需要快些准备,不能耽搁了找王上。”
“副将军说的是。”
正在众人重新忙活起来的时候,一个人从外面走进来。
“你去哪儿了,赶紧收拾啊,万一马上走你的东西都要丢下的。”
王上和将军对待下属还是很好的,路过各个城镇都会稍作休息,他们可以买些大乾的东西带回家。
该说不说,大乾的东西真好,又便宜又漂亮,买回家给老娘妹妹还有媳妇都是好的,他们图什么?
不就是图家里人高高兴兴的?
东西不贵,白丢掉倒不心疼,但是没法带回去,到底浪费了一片心意,所以他们才这样着急忙慌的收拾东西。
“我刚才从福康郡主那边送完东西回来,看见郡主殿下那个婢女匆匆的找人。”
“找谁啊?”
“就是郡主殿下带回来的那个白小公子啊,啧啧…大乾不光女人长得好看,男人也长得白白净净…”
“郡主殿下找他干嘛?咱们将军不是求见她去了?”
难不成福康郡主气愤他们没有早点进林子寻找她,害她吃了苦头,所以刻意晾着他们将军?
“不是,我担心咱们将军吃亏,特意绕路偷偷看了一眼,将军已经进了郡主殿下的房间。”
“那么说…郡主殿下说得到王上的消息和那位白小公子有关?”
“哎!没准真让你说中了!”另一人一拍大腿:“你想啊,白小公子在林子中生活那么多年,对清灵山的地势熟悉,他能救下郡主殿下,就也能救下王上。”
“那王上为什么没有在那里等着咱们?”
“说不得是王上的伤养好了,自己出山。”
“不可能,王上出山咱们的人怎么可能没看见?”
“还有另一种可能。”卞良忽然开口。
“哎?副将军?”
要死,光顾着聊天,竟然忘记副将军还在!
卞良随意摆摆手,仿佛根本不在意。
跟着他们一起探讨。
“若是白小公子救的王上,白小公子的住所不易察觉,也利于逃跑,王上不会丢下那么个安全的地方自己出山。”
众人点头。
是了,按照王上的脾气,肯定会留在那里慢慢养伤等待援兵,而不是自己冒险出来,万一遇上刺客怎么办?
“所以…”
“哎呀,副将军您就别卖关子了。”
卞良扯了扯唇,不紧不慢道:“你们觉得郡主殿下为什么带白小公子出山?”
“他救了郡主殿下,郡主殿下想要感激他?”
“白小公子住在山林又跑不掉,王上还未寻到郡主殿下哪里有心思想其他的。”
众人闻言再次点头,是这么个理儿。
“所以白小公子必然还有其他的用处。”
“——他没有救到王上,但他住在林子里,不时在山里行走采药,说不得他看见了什么。”
“比如说——看见了是谁带走了王上。”
白朗不是救人的,而是证人。
带他出山的目的或许是想让他一个个指认。
清灵郡的镇民怪异的很,十分排斥他们这些人在镇子上寻人,甚至每当提出到他们家中寻找的时候都会用报官来威胁,阻碍他们的行动。
王上失踪的消息不能闹大,所以他们只能悄悄地在清灵郡调查,因为镇民的不配合,他们只能白天晚上的摸进人家的家中查看有没有藏人,跟做贼似的。
没有亲自跟人确定过,还是很容易有漏掉的地方,比如说一些人家中存在暗室。
那些地方没有主人的配合,他们很难调查。
但眼下有了白朗这个证人,只需要让他说出带走王上的人是何模样,或者当面指认。
即使那人不承认,他们也可以采取强硬的手段。
众人恍然大悟,加快了收拾行李的动作。
而卞良轻轻笑了声,坐在自己的床铺上,手中拿着一枚翠色的发钗,盯着看了许久,将发钗紧紧攥在手中。
他会成功的。
“……”
蓟罗将军从裴宝珠的房间出来。
“所有人出动,找一个大概二十左右的女子,身材纤细,模样秀丽。”
众人面面相觑,这范围也太大了吧?
卞良问道:“将军,还有更准确的线索吗?”
“还没有成亲,独身一人居住。”
大乾的女子成婚早,像这样二十多岁还没有成婚的姑娘很少见,应该一打听就能打听到。
不过鉴于清灵郡百姓古怪的脾气,他们想打听估计是打听不到了,还是要自己寻找为主。
找到合适的目标,然后再让白朗一个个指认。
卞良点头。
“阿良,你带着一队人在小镇的南边寻找,那边人口密集,调查起来比较繁琐,辛苦你了。”
“是,将军。”
蓟罗将军又将剩下的人分成三份,前往其他方位寻找。
“所有人,出发!”
北渊的人出动寻找。
青女带着人默默跟上了其中一队。
他们已经确定谁是叛徒。
但捉贼总是要捉赃嘛。
——
“阿婆,来碗面。”一个长得高大的男人坐在路边的小摊前。
“哎,小伙子,马上来!”
许不是饭点,只有他一个人在位置上,卖面的阿婆很快就煮好了面。
看着眼前的小伙子,她就想起了自己的孙子,笑得越发慈爱:“小伙子,年轻人饭量大,如果不够吃还可以续面。”
“谢谢阿婆。”
男人大口吃面。
“…”
连吃两大碗,男人抹了把嘴:“阿婆,您的手艺真好,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面。”
阿婆笑了笑:“老婆子我啊在这里卖了几十年的面,靠这门手艺养大了儿女,养大了孙辈,来吃的大都是回头客。”
“阿婆在镇子上住了这么久,认识的人很多吧?”
阿婆道:“别看老婆子年纪大,但记人的本事还真不比你们年轻人差!我见过的人不会忘记,听别人说起过的人也记得,所以说老婆子认识半个镇子的人也不夸张。”
“太好了阿婆,我是来镇子上找妹妹的,大概二十多岁,这个模样。”他掏出放在衣服中的画像,给阿婆看。
阿婆对这个小伙子很有好感,便接过画像仔细看起来。
“哟,这姑娘眼熟。”
男人的目光微闪,不动声色的问道:“阿婆认得她?”
阿婆皱起眉头,好像在尽力的回想,又看了男人一眼,好像有什么顾虑。
“阿婆我问了很多人,他们都不肯告诉我,还对我避如蛇蝎,我只是想找到妹妹,为了她我饶了很多弯路,才最终确定她住在清灵郡,没想到来了清灵郡反而无从下手。”一个大男人的眼眶红了,看起来真的十分在意妹妹,这份兄妹情谊令人动容。
阿婆叹息:“哎,他们也不是排外,只是…造孽啊。”
“不过那些都与你们无关,我瞧着画像的姑娘像是住在灵巷里头的那位姑娘,早年是她母亲带着她来的,母女两个相依为命,早些年母女两个还常常来吃老婆子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