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冠军:开局站在奥运赛场
作者:竹林大熊猫 | 分类:体育 | 字数:88.8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五十九章 灾难中的堡垒
2008年5月12日,凌晨两点,苏风在纽约希尔顿酒店的房间里坐卧不安。
现在国内的时间已经是下午14点,还有不到半个小时,那个影响巨大的灾难就会发生。
运动员不能吸烟,苏风也没有喝酒的习惯。
不过此时坐卧不安之下,苏风破天荒的拿出了酒店房间里的一瓶红酒,倒出来就喝了一大杯。
看着手表,在时间到达14点28分之后,苏风的身体一下紧绷了起来,此时的每一时每一刻都变得像一年一样漫长。
而此时的汶川,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
无数的房屋倒塌,许多人来到了房屋外面却发现无处可躲。
有的人在街上开着车,突然旁边的楼房就倒塌下来,直接连人带车一起砸中。
直到两分钟后,剧烈的震动才消失不见。
之后,就是全国各地开始紧急救援的时刻。
最先接受到命令的就是解放军部队,一个个部队带上搜救物品成建制的开赴灾区。
因为道路阻断,信息隔绝,为了第一时间弄清灾情,几十个伞兵甚至在恶劣的大雾环境下进行了伞降。
得益于全国一盘棋的的超强行动力,这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地震,被以最快的速度展开了救援。
第二天早上,凌晨五点多的时候,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在苏风的门前响起。
苏风根本就没有睡,直接挺身从床上坐了起来,连忙来到了门前把门打开。
“苏风,你知道了吗,国内发生地震了,八级的大地震。”何军一脸焦急的对苏风说道。
很快,不只是何军,苏之队的一个个人都从房间走了出来,大家聚集在一起说着自己得到的消息。
这里面没有四川人,但是附近的省份还是有的,他们的家人也打来了电话,说了地震的事情,同时也问了他们是否平安。
“我家是山东的,在那里灯泡都晃动了,不知道四川得成什么样?”
“已经开始救援了吗,要捐款吗,何教练,我存了一些钱,我都捐出去。”
一条条消息开始汇总,何军这时也冷静了下来,打电话给自己国内还在役的战友,他们应该能收到最准确的情况。
“好了,大家不要乱了,国家已经展开救援了,这个时候更要相信国家,大家先回屋吧,和国内的亲戚朋友报一声平安。”何军还是很有领导力的,这么多人堆在走廊上不像话也没有用,还不如赶快给亲戚朋友打个电话。
众人回房后,何军拉着苏风走进了房间。
“我打听清楚了,这次地震的中心暂时划定为四川的汶川县,你的那些希望小学不就在那儿吗,我记得当时是说能防八级地震,没有问题吧。
我的战友说,那里现在余震不断,许多房子即使没塌,也不敢住人了。
而且事发时间是中午两点半,正好是孩子们上课的时间,如果真能防住八级地震,那就救了太多的人了。”
苏风点了点头,这方面何军不清楚,他可是一直找人盯着,每一个希望小学都找人看过,本身的施工方更是当初设计了汶川最牛抗震学校的人,绝对是信得过的。
“好,那就好。”在这样的大灾面前,何军也变得有些语无伦次,在确定了小学的质量之后,有些魂不守舍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这时苏风的电话也响了,是国内的爸妈打来的电话。
然后是英短。
随后则是各个朋友的电话。
……
当天白天,一天的时间,苏风都没有心情训练,何军和苏之队的人也都心不在焉,所以也没有人管他。
大家都在用各种渠道收集着灾情的消息。
第二天依旧是这样。
第二天,这个时候大家才慢慢回归了正常。
不管怎么说,事情已经发生了,总局也进行了捐款,虽然不在国内,但大家也想办法把钱捐了出去。
5月16日,苏风收到了蒋意涵打来的电话,知道了那些希望小学的具体情况。
前前后后一百所希望小学,都是处于震中的区域,却没有一间倒塌。
更难得的是,在周围建筑物都不安全的情况下,即使部队已经打通了生命线,找了半天,却找不到合适的聚集地点。
尤其是还有余震的情况下。
这个时候,这些希望小学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
经过部队的测试,又从四川省建筑局拿到了详细的施工资料之后,救援指挥部确定了这一百所希望小学应该没有问题。
质量过硬,而且是同一标准建设的,从设计到建设又是同一个团队。
因此这些学校第一时间被选定为安置灾民中重伤员的地方。
一个个全国各地赶到的医疗小组,纷纷入驻各个学校,把许多教室都改成了临时的手术病房,直接开始了手术。
而剩余的教室和操场,则成了救援物资和指挥部的集合点。
不是不想用这些地方安置灾民,实在是地方不够用。
总指挥部不可能同一时间对所有的地方进行具体的指导,因此又成立了几十个下级的指挥单位,而这些学校就成了稳固的指挥大后方。
loubiqu.
物资的囤积,人员的调动,一个个的命令都从这里被发出。
“那就好,我知道了蒋姐。”
苏风挂了电话,自己的这些学校总算是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在不说出自己知道要发生地震的情况下,这已经是苏风能做到的极限了。
毕竟他的资金有限,也不可能把汶川所有的房屋都改成能抗八级地震的,这连国家都做不到。
不过他根据前世对于汶川地震的了解,还是做到了自己限度之内能做的极限。
前世的汶川地震,在解放军冒着余震和山体滑坡等巨大风险打通了生命通道之后,遇到的最大问题还不是物资,虽然也是缺少,但却不是最主要的。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没有一个安全的地点。
一是进行手术,本地的医院自己都墙体开裂,根本无法安全的做手术。
二则是连下放的指挥中心都没有地方安置,指挥中心可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个几十人的小组。
需要各种电脑和通讯设备,还要有自己独立的发电设备。
这些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场所。
尤其是地震之后由于地壳的强烈挤压,相撞,或者分离,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蒸发加强,气流上升,对流运动显着提升,再加上分针使空气中杂志变多,这些因素加起来,就会形成地震之后除余震外最重要的次生灾害之一,暴雨。
当初的暴雨给救援行动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有的指挥中心甚至进行了多次迁移,损坏的电脑设备无所谓,但是对救灾造成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
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又怎么可能救灾。
这也是事后总结的时候,排列在第一序列的问题。
苏风在有限的条件下,对这些小学进行抗震级别的建设,一是可以救下大量可怜的孩子,再有就是可以作为临时的手术病房和指挥中心,还有物资集散中心来用。
而现在这些地方也确实都被征用了,发挥出了它们应有的作用,就像一个个坚固的堡垒,保护了上万个学生,也确保了救灾工作可以有序进行。
“这就好。”挂了电话,苏风看着手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