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大玩家
作者:疑似风月 | 分类:都市 | 字数:185.8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七百九十五章 垃圾观众
小姐姐在接受首映后的媒体采访。
程玉安实在太忙,参加完首映就飞走了,离开之前不住地跟赶来想约他见面的各路嘉宾致歉。
秦海露陪刘一菲一起接受采访。
聊的话题还是就那么几个,剧组趣事啊,第一次演文艺片的感受啊,对电影的期待啊,以后会不会再拍文艺片啊……
两人应对起来很从容。
但也有熟悉的记者问的问题比较怪:
“电影里你需要抽烟喝酒,有专门去学吗?”
刘一菲回答说:“对,以前不会,为了这个戏专门学抽烟,导致我女儿两个月没理我,一直说妈妈身上臭。”
刘一菲知道后面要问什么,主动说:“拍完戏我就把烟都扔了。”
“那你会喝酒吗?”
“在家和程老师会小酌一点。”
“你酒量怎么样?”
“不好,一杯就上脸。”
记者立马责备起来:“那你还喝!”
刘一菲也立马道歉:“对不起。”
秦海露在一旁乐了:“你是在责备她吗?好像一个老母亲教训自己不听话的女儿。”
记者和刘一菲都笑了,刘一菲解释说:“我们家那位好吃,收藏了不少好酒,偶尔会陪他喝点。”
偶尔喝点倒还能接受,媒体以前也拍到过刘一菲饮酒的照片,粉丝们也不在意,倒是不接受刘一菲抽烟。
首映的盛况第一时间被报道出去,引起热议。
“上影节《小公主》发布会,银发刘一菲酷飒来袭!”
“《小公主》首映,刘一菲:从来不拒绝文艺片”
“刘一菲《小公主》表演获赞,观众称惊喜!”
《小公主》在主竞赛单元里算关注度比较高的。
但是电影首映的消息并没能成功占据头条,在头条的是冯晓刚。
“冯晓刚炮轰电影圈:垃圾电影多那是因为有垃圾观众!”
《小公主》首映当天,冯晓刚参加电影节“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国电影”论坛时,谈到如今中国电影市场的萧条(去年的成绩确实不好),他直说:
“刚才说到有很多垃圾电影,这也是观众爱说的,那是不是因为有很多垃圾观众,才形成了这么多垃圾电影?我觉得(这话)可能冒犯了在座的各位,中国电影现在这么的让观众觉得吐槽,垃圾遍地,一定是和大批的垃圾观众有关系,对不对?
“你如果不去给他捧这场,他就没有生存的空间,那制片人他就不去制作这垃圾电影。往往垃圾电影票房还很高。”
在说到导演和观众的关系时,冯晓刚也有自己的看法:“什么叫尊重观众?观众和导演是什么关系?说观众是导演的上帝,这特么多扯淡啊。观众应该是导演的对手,在我看来,就是我怎么能够征服你,用我最大的诚意把这件事情做好,我认为这个是对观众最大的一个尊重。所以我还是想,导演是不是别把观众当傻子看,把观众当成一个对手比较好,当成一个很不好对付的对手,尊重观众的内心,尊重观众的感受,和尊重观众兜里的钱是两回事儿,是两种尊重。”
最后还很幽默的结了尾:“哎,我这时间凑得差不多了吧。”
全场大笑。
如果程玉安在场,他一定会反驳冯晓刚,起码会反驳他前半段的观点。
后半段他把观众当对手其实有一定道理,而且每个导演对导演和观众的关系都有自己的理解,这没什么值得批驳的。
之后,同台的戴瑾华教授不同意冯晓刚的观点,她认为:“责任当然不在观众,而是影视资本的高度垄断。”
“太多的院线掌握了话语权,高度垄断造就了观众选择实在有限,观众本身也是被动而无奈的。”
这当然是一方面原因,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这些垄断资本的不专业。
也不能说不专业,而是不愿意专业,要说他们真的不懂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吗?恐怕也不是吧。
但是当请两个流量明星,拍一出狗血剧情就能赚钱的时候,他们真的还愿意“专业”地去做一部戏吗?
你专业做一部戏,编导演员累死累活三年,上映后还不知道能不能赚钱。
我三年里都上十部戏了!
有一部戏赚了,爆出个杨阳来,我其他九部戏就没白拍。
导演看电影,和投资人看电影是不一样的。
当然,冯晓刚发这一通牢骚也有情可原。
《1942》拍得确实不错,可惜票房惨败。
《私人订制》啥也不是,但就是卖钱。
换哪个导演来都会有怨言。
但这并不能成为冯晓刚无差别喷观众垃圾的理由。
“也不是我恶意揣测他,”程玉安远在蒙省草原,第二天和剧组工作人员开早会的时候说到这个事,“《芳华》要上了,他这时候开炮肯定也是为了给电影做宣传。你们等着看吧,今年电影节,他肯定还有招。”
说完外面的事,才说回《花木兰》的筹备情况。
蒙省这边的地接很给力,马匹和相关道具已经联系好了,程玉安要的五百号蒙省汉子也在积极联系。
远程和西北影视圈关系不错,《画皮》全系列的户外戏几乎都在西北拍,宁省电影制片厂每年都还能从《画皮》系列上收到不菲的分成;因拍摄《火星救援》在青省红崖搭建的实景,现在已经成为全国唯一的火星模拟基地,每年来这里旅游和做科普教育的游客超过百万,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芈月传》在草原开机;乌尔扇和苏纶两人就是蒙省人。
最关键的,程玉安也是西北人。
正说着,剧组统筹叫他:“导儿,有人找。”
“谁啊。”
程玉安话音刚落,来客就进来了。
“小程,你可不大够意思,来蒙省也不来见见我。”说话的是一个面目和蔼的中年大妈。
程玉安一见来人,笑了,紧赶两步和来人拥抱:“哎哟哟,您怎么来了。”来人是蒙省着名导演麦丽斯老师,西北影视圈大拿,专注蒙省题材。
“我不来,你也不来见我啊。”麦丽斯笑道。
“我有罪我有罪,实在太忙。”程玉安笑道,“还说等忙完这两天去看您呢。”
“一看你小子就言不由衷,能有心来看我?”
“您这说破了就不好嘛。”程玉安玩笑道,“到时候我走都不好走了。”
“哈哈哈哈!”麦丽斯笑道,“来,给你介绍一下,我闺女。”
“不用介绍,”程玉安道,“11级导演硕士班最被看好的毕业生,我怎么会不认识。”
“师哥好。”德革娜虽然只比程玉安小2岁,但两人差了近10届。
“你们这班不简单,你、佳女都出来了,曾璔现在跟着苏纶,还是谁来着?”
“子静,在魔都电影学院教书,自己也写本子。”德革娜补充道。
“明星班啊这是。”程玉安道。
麦丽斯母女在筹备组待了一会儿,听说剧组还在招高大壮实的蒙省汉子,麦丽斯揽过来:“这有什么难的,我给你找,这个月底给你凑一千人。”
“一千人多了。”
“不多,战争场面要搞就搞大点,咱不差这几百人。”麦丽斯豪迈道。
晚上,也不知道是剧组请麦丽斯,还是麦丽斯做东,反正大家其乐融融,吃了一顿地道的蒙省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