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
作者:照见红尘 | 分类:历史 | 字数:99.8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百四十章 太后指婚
纯元子在琼楼宫等了半天,才得到消息,皇帝陛下启驾前往坤宁宫向皇太后请安,短时间不会回来,请他先回昆玉殿,随后再召见。
柴勐乃是皇太后二儿子,他的兄长早年因病去世后,留下一个皇孙,这个皇孙甚得周仁宗柴冒和皇后的宠爱,大有立此皇孙为皇太孙的趋势,柴勐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无力与父皇、母后相抗。岂料仁德三十二年,周仁宗重病不起,皇后邵玉涵力排众议,立柴勐为太子,将已成年的皇孙封为吴王,优养于苏州,远离了朝廷。
柴勐登基之时,已年过四十。他从小便对母后钦佩无已,母后仿佛无所不知,无论父皇和皇子们有什么棘手之事,母后往往只言片语便处理地妥妥当当,父皇是依靠母后的辅助,才能在皇祖父的众皇子中脱颖而出,登上宝座。而柴勐也是被母后看中,才能被册立为太子,这让柴勐暗中下了决心,凡是母后的懿旨,定然遵从不怠。可是自他登基之日起,升格为邵太后的母后,便象是变了一个人,对于朝政再不过问,而邵太后的娘家的子侄也根本没有安排差使,只是靠爵位的俸禄生活,有名的安乐先生邵雍便是邵太后堂兄之子,虽然有邵太后这层关系,但也没有出仕为官。
柴勐登基之后,自然对皇太后恭敬异常,每日散朝之后便会去坤宁宫向皇太后请安,从未中断,就连宫中的园林宫殿,也是以孝敬太后的名义修建,只是皇太后习惯了节俭,从未享用,时间长了,这些园林宫殿便成为柴勐享乐之所。
腊月二十日的朝会散了之后,柴勐刚走出紫宸殿,便看到坤宁宫的宦官主管李德远守在殿外。
“娘娘今日气色如何?”
“回禀官家,太后娘娘今早起来,进了一碗稀粥,一碟点心,婧儿公主早间过来陪太后娘娘说了会儿话,太后娘娘甚是愉悦,让奴婢守在紫宸殿外,请官家散朝之后移驾坤宁宫。”
柴勐扬了扬眉毛,“婧儿去做什么?”
“奴婢不知。”
等柴勐来到坤宁宫,果然见到柴婧跪在太后膝前,一边给太后按捏着大腿,一边说些市井之间的趣事,皇太后深居大内,但是对大周的市井百态却了如指掌,祖孙两人聊得不亦乐乎。
“孩儿参见娘娘!”柴勐下跪请安。
“皇帝快请起,婧儿过去搀扶一下你父皇。皇帝年龄也大了,以后不必行此大礼。”
“孩儿现在身体康健的很,给娘娘请安,乃是孩儿的福气。”
邵太后听了柴勐之言,颇为满意,“皇帝,今日朝堂之上可还顺利?”
“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时近年关,二十年的祭天祭祖,礼部已拿出一个章程,只是可惜礼部贺尚书出缺之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选,许多事情还得由孩儿亲自己来把关。”
“皇帝,关于沈家就没有什么要说的吗?!”邵太后见到儿子与自己绕圈子,笑了笑,淡淡地问道。
“娘娘!”柴勐这时突然绷不住了,有些气愤地说道,“孩儿实在没有想到,沈括现在已经成势,今日朝堂之下,我已下旨将沈括除爵免官,可是石相之下多半朝臣为他求情,就连那些以前弹劾他的言官们也跟着瞎起哄。”
邵太后叹了一口气道,“朝堂之事,我已许久未曾参与,便是那沈括,也是在给他指婚之时,见过一面,以我看来,那沈括乃是一忠诚勤勉之良臣,皇帝你也说过,当今朝堂办事能让你顺心满意者不过王安石、沈括等数人。怎么就到了要除爵免官的地步了?!”
“娘娘可知这半年,昌国沈氏有多大变化?”柴勐陷入了沉思,“先是一本万利的玻璃,然后是国之重器水泥,接着便是攻敌之利器火枪。”
柴勐言语之间流露出些许兴奋,“这火枪一出来,西夏、北辽的骑兵便不足为惧,大周终于能重现汉唐时的荣光。水泥和火枪还只是用于朝堂之上、行伍之中,那昌国织机一出来,大周便可人人有衣穿,百姓亦更加富足。”
“这些不好吗?!”
“好是好,可是,娘娘,你想过没有,若是沈家有了反心,水泥可以坚守,火枪可以进攻,加上玻璃聚敛财富,四尺布收买人心,这天下只怕要变天了。”
“沈括不是这样的人。”
“沈括固然不是,但保不齐他身旁有人贪图富贵,蛊惑、挟持沈括谋反也未可知,加上沈方颇有胆色,敢想敢干,假以时日,必成为柴家心腹大患。”
“皇帝没有考虑过,将沈括收为心腹,善加利用?!”
柴勐苦笑道,“这几年,简拔最快,恩赏最丰的便是沈括了,可是到了今天,孩儿也没有十足地把握控制住他。孩儿知道沈括有才干,对大周忠心耿耿,但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也不得不把他除掉。”
“如果柴家与沈家联姻呢?!”
“联姻?”柴勐不由地看了一眼柴婧,只见平时娇蛮的四公主,今日却异常腼腆,脸颊红朴朴地象能够滴的出姻脂水。
“沈家这些日子以来生产的物件,我也见的多了,无论哪个物件,都是以解决百姓疾苦而生,便是那水泥,在皇帝看来可以修建坚固的保垒,巩固城防,但对百姓而言,若是用水泥修建道路,修筑水坝,不知道能为多少百姓带来生计,又不知道能挽救多少百姓的生命财产。这样的沈家,如果不能成为我柴家的臂助,反而要费心除掉,实在是有伤天和之举。”
“娘娘圣明,只怕我以诚心待沈家,但人心隔肚皮,反而会助长了沈家的势力。”
“沈家能有什么势力,只要皇帝记住,善待百姓,尊重士人,整顿军纪,他便是有火枪又能如何?难道还能不吃饭,不睡觉?况且,火枪技术既然已经学来,便好生利用起来,一个工匠不行,就用十个、一百个工匠来做,以大周之实力还能比不上一个小小的昌国?!”
“娘娘圣明,和娘娘说话,孩儿收获极大,若不是在跟前,说什么也不敢相信,娘娘已是八旬的老寿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