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
作者:照见红尘 | 分类:历史 | 字数:99.8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十章 改粮为棉王道治之
“沈括之言,抽丝剥茧,发人深省,其应对章程虽也是惯常之法,但也可以见其关心政务,精于吏事,但为聚民心而行征伐之事,实非社稷之福也。微臣于癸卯科殿试也曾细细看过沈括之《平边齐民论》,禁绝边民和西夏互市、修建堡垒的主张,微臣深表赞同,胜吉五年,微臣任职河东时,便在边境修建堡垒以防西夏,但微臣却不同意沈括擅兴边事的鲁莽之举。河东猛将郭恩领厢兵五千攻击西夏,结果大败而归,郭恩畏罪自杀。我大周不得已与西夏议和,每年互市交付西夏粮食二十万石、精铁两万斤、丝绢五万匹。若我朝能够绝市以弱其势,筑堡以防其劫掠,长久之下,西夏必成疲弱之师,我大军自可西进攻占兴庆府、尽取河套、河西之地。”
“九月初二,西夏劫掠我延安府、庆州四县,所为者不过棉花之物,因棉花不便运输,才裹挟边地百姓运送棉花而去。棉花之物,我大周产出甚丰,若以西夏所需之棉花抵精铁、粮食,既保存了我大周的实力,避免边境再起战火,又可使百姓不至流离失所。一次劫掠,我大周损失财货何止百万贯,实在经不起太多的损耗。眼下,还是我大周休养生息之时,切不可贪一时之功,而惹大祸。”
“一味退让,只怕会助长党项人的威风,却不知我大周何时能收回河西之地?”柴勐叹一口气言道,“欧阳爱卿,沈爱卿着有《平西齐民论》,司马爱卿于十年前也献上了并州举人刘邕所着《边议》十卷,两位爱卿均为务实守成之忠臣,但关于西夏边事各有章程,一主张全面进攻,以战定边,一主张徐图谋之,以守定边。你身为我朝大司马,却不知有何高见?”
兵部尚书欧阳修出列言道,“回禀陛下,党项人李元昊于仁德十九年反叛我大周,建西夏国定都兴庆,仁德二十一年三川口之战、仁德二十二年好水川之战、仁德二十三年定川寨之战,三战皆大败我军。至此河西走廊尽归西夏,至今已二十八年。我大周三战皆负,既非将士不奋勇报国,也非文官贪生怕死,实乃党项人有三支精锐铁鹞子、步跋子、泼喜军,无往而不克。每战接敌,泼喜军的旋风炮纵石如拳,阻我兵势,而后铁鹞子突阵,待突破我军阵型后,步跋子再夹杂在铁鹞子后面趁势杀入我军军阵,我军阵既破,则败局已定。沈括《平西齐民论》虽有对付铁鹞子、步跋子、泼喜军的战术,但毕竟未曾实战,而我陕西六路安抚司的禁军又与党项三支精锐有很大差距,故臣以为司马光之见甚妥,非坚城雄堡不足以抵西夏。”
“朕之西军甲兵三十万,每年耗钱以千万贯计,难道至今仍不能与西夏相抗?”
“回陛下,步跋子、泼喜军倒也罢了,步跋子擅长山地战,我西军将士也能吃苦,毫不畏战;泼喜军的旋风炮虽利,但必竟只有两百余匹,难免顾此失彼;铁鹞子却是由近亲贵族子弟组建的世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些世兵,长期磨合,战斗力强;而且各自为战,互相辉映,些许损失并不会伤其根本,铁鹞子悍不畏死,人与马相锁,既使身死也不会坠马,保持冲击队形。我军与其对冲,难有胜算。”
“沈爱卿,你意下如何?!”
“回禀陛下,臣早已有大小投石车、扭力抛石机、各式床子弩及神臂弓的图纸和样品,经过训练后的西军,可在与铁鹞子、步跋子、泼喜军相抗中不落下风。”
“沈副使,你这新式武器利用守城、攻城,而不适用于野战,敌骑倏往忽来,只凭利器而无机动之骑兵如何可挡?”司马光不客气地质问道。
“回司马学士,括愿练新兵,以五年为期,必可建功。”
“就只怕纸上谈兵,书生误国!”对于这个学生晚辈,司马光倒也没有客气。
“好了,两位爱卿不必再争,西夏、北辽已劫掠逃窜,军国大事,也非一朝可定,本次大朝会朕还想听听沈爱卿的王道治天下。”
欧阳修、司马光遵旨回列,沈括平复了心情,稍微理了一下思路道,“回禀陛下。秦尚书以水力车机引出其害有三,臣请以王道释之。”
“可!”
“其一,土地兼并本身并无好坏优劣之分,好坏优劣只在人心,朝廷立了规矩,加大监督力度,保障佃户、坊工的利益,则土地兼并有利无害。微臣在钱塘推行新式农具,一户村夫、村妇原先只能耕种二十亩稻田,使用新式农具后,可以耕种五十亩稻田。改为佃户后,不仅可以得到二百贯的售田收入,而且每年可以得一百五十石余粮,折合九十贯收益。”
“其二,改粮为棉需要因地制宜,而无需因噎废食,棉花产出甚丰,不仅可供我大周百姓添置棉布衣裳,棉衣、棉被还可抵御北地之严寒,实与粮食同等重要。但产地却不宜为江南之地,占城稻引进之前,江南播种一季稻,亩产两到三石;占城稻引进之后,江南播种两季稻,亩产提升为四到五石;微臣在钱塘实施不同稻种的间作,亩产可以达到六至七石,钱塘之法亦可以推广至江南。棉花种植性喜光照,可广泛种植于京东路、京西路、陕西路、河东路、河北路、密云路等一年一熟之地。此地产出不过一两石,若改部分农田为种棉,其收益较种粮多几十倍,而江南所产粮食足够大周百姓食用,并可以保常平仓之充盈。而西夏、回鹘之地,更适于棉花生长,异日,我天兵拓地河西、西域,以棉代牧,则西域宁矣。”
“好!“柴勐击掌笑道,“爱卿继续讲,朕一会儿再说。”
“遵旨。其三,民智开化是社稷之福也。工部员外郎王寿光本系一宣州熟匠,因臣传其水力车机而茅塞顿开,各种纺机、织机、车机、农具均由其设计完成,内侍省经王寿光指点后,也多有创新之机械,收益增加数倍、数十倍,农户、坊工劳苦日减,而收益日增。二浦官坊、转塘庄园现已成江南百业兴旺之典范。大小投石车、扭力抛石机、各式床子弩及神臂弓也是在工部李尚书、兵部欧阳尚书与微臣的指导下,由王寿光带转塘工匠研制完成,与禁军当下使用的投石车、床子弩、长弓相比,威力增加四至八成。倚仗陛下天授之福泽,微臣研制出水力车机,历经五载,各州县逐步使用推广,致使国库充盈,百姓富足,若能按臣解说之王道来治天下,则天下百姓皆可富足,国家可日益强盛,国强民富则匪患不生,是故无需用计也。”
“沈爱卿运筹帷幄,可谓朕之子房,适才朕突然想到,自汉时起,我华夏强兵征西域,伐漠北,虽能克之,却无法占之,致使胡人依靠骑兵屡屡犯我国土,掠我百姓。若真能如爱卿,使其种植棉花,则党项人、契丹人可凭借种棉获得收益与我大周交换有无,则天下平定矣。”
“皇上圣明仁德,可昭日月!”
“皇上英明神武,泽被万民!”
“皇上高瞻远瞩,洞悉万里!”
各式各样的恭维声此起彼伏,这才冲淡了四州反叛的阴影,有了些大朝会的样子。
沈括也与众臣一般,跪下山呼万岁,但心中不禁想说,那北辽却与西夏不同,天寒地冻,不宜种植喜光喜热的棉花。但看着柴勐一脸享受的样子,怎敢去煞风景,只好找时间暗中提醒,以防哪一天皇帝陛下反应过来,治自己欺君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