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狂逆天邪神
作者:微醺笔记 | 分类:玄幻 | 字数:59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9章 异口同声
红漆大布一出,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向外弥漫开来。
顾天狐疑不已,一般剃头匠使用的大布多为黑色或者白色,为何这僧人使用的大布却如被鲜血浸泡过一般?
他不动声色,暗自观察,只要情况出现不对,也能及时应对。
僧人先将红色大布裹在顾天脖颈之上,走到顾天身前,手一伸,“剃度钱拿来。”
顾天面色自若的将一粒旧银子递给他,剃头匠揭过银子后,转身走到火炉旁,一边照看火炉一边以手中银子打磨生了锈的铁剃刀。
剃刀约莫五寸长短,折叠式剃发刀,刀刃弹出后,刀鞘刚好可以当作手柄使用,顾天看的真切。
随着他以银子打磨剃刀,原本钝锈的剃刀变得锋锐起来,漆黑的刀片也是变得明亮了起来,好似银铸一般。
这剃头匠不简单。
顾天心神一颤,好似醍醐灌顶,他这才发现自己遗漏了一个致命的细节。
既然这剃头匠在方知微手中吃过苦头,那也就说明两人是交过手的!
一直以为这剃头匠只是一个世俗匠工,且顾天在前来寻他之时,吊在远处观察了他好一阵儿。
没有在他身上察觉到丝毫灵力流动的迹象,且从他那挑扁担将担子两头货物甩的左摇右摆的姿态来看,也不可能是个修者。
修者担物,扁担摇晃的程度不可能那么大。
顾天轻轻吸了一口气,强自镇定,语气缓和说道:“还请高僧为晚辈指点迷津。”
在问过那句话后,这剃头匠就一直没有给他答复。
这时,铜盆中的水热了,向上冒腾着白色水汽。
只见剃头匠将银色剃刀别在腰背,伸手去端早已烧红了的铜盆,他似乎并不觉得烫手,端着铜盆走到顾天身前,说道:“打理好头发便告知于你。”
进献给佛陀的头颅,哪里容得一丝污秽?
僧人读经之前,都要先沐浴更衣才能翻看经书,更何况这是要进献给佛陀的大好头颅,肯定要洗干洗净才行!
顾天抬头看向他,眼神谨慎,“当真?”
那剃头匠一怒,喝道:“洒家何故骗你?”
顾天心头惶惶,却也只能照做。
见到顾天着手打理头发,他才说道:“瘦金体是一种书法,由赵佶那昏聩君主所创,这一名字取自各项技艺之中书法为金之意。
那段时间,书法画技大肆盛行,书法一途则以赵佶所创的瘦金体为最,画技一类则属张正道的那幅名垂千古的上河图称首。”
顾天听的仔细,手上便慢了下来,那剃头匠又喝:“快些打理!”
“仙人饮并非酒水之名,最早出现于李东壁所着的一本药理书籍之中,它本是人乳。奶汁,仙人酒……方家隐其名,谓之仙人酒。”
顾天细心思索,喃喃重复最后一句,“方家隐其名,谓之仙人酒。”
这方家是方知微所在的方家,还是药方子的意思?!
就在少年郎沉思间,剃头匠已把铜盆撤去,把水一泼,再将它裹在后背衣内,一时间又变成了驼子的模样。
一把银亮的剃度刀被他持在手中,走到顾天身后,厉声喝道:“把头抬起来,洒家给你剃头!”
瓦子栏阁楼上,那徐娘半老的女子再次出现,手捏交颈鸳鸯方巾,看着街道上剃头的一幕,轻笑道:“放着小头不让奴家打理,偏偏要去找那老狗打理大头,这不是找死么?”
顾天被厉喝声惊醒,陡然站起身来,急声说道:“高僧留手,这头不剃了!”
一把甩开身上宛如鲜血染就的大布。
那剃头匠脸色蓦然一变,眉间肉瘤滚蠕起来,厉声训斥道:“小子无所畏,这佛头肉岂能说不剃就不剃!”
他接过红色大布,往身上一披,原本只是剃头用来承接碎发的红布蓦然间变成了一件血腥气浓郁的血袈裟!
这头剃也得剃,不剃也得剃!
街上行人见到这剑拔弩张的一幕,纷纷避走。
只是他们并未逃离街市,而是轻车熟路的找寻一处偏僻位置,而后探出个脑袋来观望即将要发生的战斗。
显然他们对于这种对峙并不算陌生。
那个自称僧人的老秃子经常在这条街道上跟人捉对厮杀,他们早已见怪不怪,虽然那老秃子下手狠辣无比,但好在不会发生什么殃及池鱼的事。
在这群行人的印象中,这老秃子跟人捉对厮杀好像就没怎么输过,哪怕是败下了阵来,依旧能够全身而退,而且他只找游世修者下手,极少与本土修士动手。
他最近一次与拜侯城本土修士动手还是在几年前,也不知是他惹上了方知微,还是方知微惹上了他。
两人莫名其妙的在街上动起手来,最终这老秃子没讨到什么便宜,还生生被一座文字牢笼困了半旬光阴。
那方家少爷曾说过,他在街头与人捉对厮杀,很少会败北的原因并非他实力有多强横,而是他很会挑选对手,自觉应付不下来的过路野修他根本不会去惹。
看来那个少年郎今日要凶多吉少了。
这老秃子也不知怎得,偏偏喜好割人头颅。拜侯城的本土人氏对这老秃子谈不上有多厌恶,但心里总会觉得有些膈应,这老秃子平日里除了挑着家伙什大摇大摆的穿街过巷外,对于城中本土居民并无多少威胁,大致上是蛇鼠各行其道。
瓦子栏楼台上来了一个面相俊美的公子哥,白衣公子哥一出现,便引来诸多艺女的目光,委实是这公子哥的面皮太过于吸引人。
那穿旗袍的女子见到方知微的到来,心中讶异不已,这老秃子三天两头为难过路野修,从未见他露过面,怎么今日有这闲工夫前来观战,难不成这其貌不扬的少年人跟方家公子有关系?
方知微轻笑一声,先是跟几位艺女打了声招呼,“各位姐姐许久不见,不知可曾遇到欢心人儿?”
几位艺女款款施了一个万福,异口同声的问好:“奴婢见过方公子。”
显然这几位艺妓教养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