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天骄
作者:沈不渡 | 分类:历史 | 字数:57.6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八十二章 具官论
“嗯,不急,来,苏卿喝酒。”
苏绰疑惑地看了一眼无事献殷勤的皇帝,元冠受卷起了袖子,按着酒壶盖将酒液慢慢斟了一杯。
不会是毒酒吧...苏绰没由来地冒出了一个哭笑不得的念头。
元冠受也给自己倒了一杯,他倒是不客气,与苏绰碰了碰,便用手遮着酒杯喝下。
“呼~”
蜀地的白酒醇烈的很,入口不辣,回味极为绵长,不多时,热力就从肚子里翻了上来,整个人身体暖洋洋的。
“怎么样,秋日饮来暖身还是不错的。”
“谢...至尊。”
苏绰只喝了一小杯,便有些不胜酒力,面色酡红,连连摆手不再饮了。
元冠受见苏绰鬓边已有点点霜色,不由得感叹。
“苏卿操劳啊,朕没记错的话今年才三十五岁吧,便早生华发了,可得保重身体。”
苏绰无奈地笑了笑,道:“至尊又岂不知这政事多是无用杂事,今日无穷事,明日无尽事,怎能不劳心血?况且至尊许臣以柱国,既然食君之禄做了这国之柱石,自然要忠君之事。”
元冠受默默饮了杯酒,行政之事,帝国的决策官员基本是看不到下边的具体情形的,只能通过公文流转来处理。
随着帝国疆域的日渐扩大,大而化之的行政命令都开始渐渐地迟滞了起来,比如司农寺卿贾思勰带领手下工匠发明了某一样农具,打算把它推广到全国。
本来是一件好事,一件不算复杂的小事,真正实施起来,首先要三省走一遍流程,拟个稿子给皇帝审批,皇帝现在年纪不算大精力比较充沛,还相对勤政,那这件事可能都得三五天能送到皇帝案前。
若是皇帝出去打仗了,留下来监国的皇后拿捏不准,只要不是十万火急的事情那就得继续放着,等皇帝回来。三高官官很少会联合代替皇帝行使决定权,特别是在小事上。
皇帝批了,下一步是三省把草稿,也就是意见稿变成正式的公文,交由有关部门去干活,比如农具推广,那就得户部按各道郡县的人口制定计划,度支部批钱,工部制作。
这些具体事务都得下边的六部去干,三省是干不了的,而各部门之间又不是如臂指使,官僚机构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怠政,俗称越来越混。
因为当官是一件犯错比立功容易,而且犯错的成本非常高的事情,对于一个官僚来说个人最优解就是能混就混,无过便是功。
再往后,各道有具体的实施情况,还得发下去具体落实,就更不用说。
这还是在完美的情况下,现实情况是连年打仗,一切以军事为最优先级,资源供应倾向于战争,很多计划中的政务都被一推再推。
所以说,西魏的老百姓还没有达到家家温饱的程度,之所以幸福感这么高,是因为比烂的时代里,南梁和东魏更烂。
西魏起码社会秩序稳定,土地兼并矛盾不激烈,税收负担不高,官府还在努力地做事情,只不过有些事情做得适得其反,有些事情做得不是很到位。
“苏卿有什么想法,是否用科举选上来一批人,会改变一下局面。”
苏绰摇了摇头,道:“不会,现在也不能开科举,学子学业未成,仓促为之就是拔苗助长。此为百年大计,怎么也得满十年,完成了全部的教育科目才能进行科举。”
“况且。”苏绰话锋一转,道:“科举取士,绝非一开始就能转变官场习气,臣倒觉得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均衡科举官与察举官之间的比例。而且官场是个大染缸,再有理想抱负的士子,十年寒窗骤然为官,也会被各种陋习逐渐侵蚀,最终成为甚至比现在的官吏更贪的人。”
元冠受有些头疼,总不能每隔几年就大开杀戒吧。
末位淘汰或许一开始有用,但任何制度都会沦为党同伐异的工具,后世明代的京察就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例子,谁掌握着官员淘汰权,谁就能肆无忌惮地打击异己。
“那该怎么办?”
苏绰的回答显得也有些无奈:“每隔几年,用不太贪的贪官去反一批太贪的贪官,自然能清净几年。”
“呃...”
元冠受自斟自饮,问道:“为何要用贪官?”
苏绰不答,反而直言道:“此为治标不治本的法子,用几次坚持到科举正式铺开还行,不能做长久之用。”
这都是赤果果的屠龙术,官场和治国哪有那么多伟光正的东西,更多的是这种利益交换和不能明说的勾当,今日苏绰喝上头了,少了些谨慎和避讳,话题打开,君臣之间便再无顾忌。
元冠受换了个角度问:“既然用了贪官,为什么还要反呢?”
“这有两个要点:其一、天下不贪的官很少,出于交际、面子等等官场陋习,官员或多或少都会贪一点,对于官,至尊不必怕他贪,怕的是他不听至尊的话,并且不仅贪还不干事。以反贪官为名,消除不听至尊话的官,保留听话的官,这样既可以消除异己,巩固至尊的权力,又可以得到百姓的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