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满朝奸臣,你让我登基称帝?
作者:稀哩哗啦 | 分类:历史 | 字数:113.8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百八十五章 国子监孔诸暨
孔宇一愣,他不明白朱慈烺找他做什么。
自从上次朱慈烺来讲课之后,两人似乎就很久没见面了。
按理说,朱慈烺现在的重心应该在建设上面。
当然,还有孩子上面,听说太子侧妃生了一个男孩。
这在整个大明都是好事情,所以已经全国通报了。
这种情况下,太子居然还有工夫来到他这里。
“不知道太子找我何事?”孔宇笑着问道。
“是关于我曾经的一个构想,想听听你的意见。”
孔宇带着朱慈烺,来到了茶室。
这里是只有祭酒才能带人来的地方,私密性好,而且还有茶水。
如今的孔宇,和之前的孔宇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哪怕面前来的是崇祯,在行过礼之后,他也不会去表现的多么下里巴人。
而是非常平常的让朱慈烺坐在了他的对面,笑着问道:“不知道太子想要讨论的是什么?”
“我想,开设学堂。”
“这是好事啊,凭借太子您的身份和财力,这应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孔宇有些疑惑道。
朱慈烺摇摇头,道:“并非如此,我开的并不是你想象中的私塾,私塾是私塾,我想开的是学堂,是想接纳全天下的孩子,我希望我大明的所有孩子,都能成为有志之士!”
孔宇端起茶杯的手微微颤抖,他轻轻的喝了一口茶,隐匿掉眼睛里的光。
“太子,您的想法很好,可惜这很不容易实现啊。”
“孔祭酒,之前你不就是这样的想法吗?对此,甚至不惜用贪污的方式,去支援那些寒门学子,怎么如今,却觉的这个方法不可行了呢?”朱慈烺问道。
孔宇握着茶杯的手,迟迟没有放开。
整个人好像开始神游天外一般,不知道说些什么。
朱慈烺也不着急,默默的等待着。
一直到孔宇回过神来,朱慈烺才又问道:“你有什么顾虑吗?”
“太子,此事福民万泽,是天大的好事。可是这个事情,推广必定困难重重,比太子你的扶贫部门,还要困难。”孔宇实话实说。
朱慈烺笑道:“孔祭酒,清剿贼寇的时候,困不困难?”
一句话,问的孔宇哑火。
朱慈烺继续道:“那么,消灭建奴的时候困难吗?”
孔宇继续沉默不语。
“整顿朝廷是困难吗?出海作战困难吗?沙俄到现在还没放弃对我们的进攻,和他们打困难吗?我的感觉每一样,应该都不简单,但目前为止,除了沙俄,我们是不是都挺过来了?很多事情,和我们预想中的一样,他本身就是困难的,可是,我们就要因此放弃吗?”
孔宇此刻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为国为民,才是朝廷所有官员该做的事情,当一个事情被提出来,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件大好事,却因为所谓的困难,百般推辞,那么,这和之前那帮贪污的官员有什么区别?不作为,就是最大的劣迹,怕担责,更不可能是一个好官!”
朱慈烺根本不怕面前的孔宇不接受这个责任,他怕的是,孔宇接受这个岗位的时候,思想不对。
所以,急忙在这里敲打对方呢。
果然,听到这些话,孔宇顿时气的眉毛和眼睛都飞起来了。
“太子此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你比我明白。”朱慈烺话没说透。
两人依旧在茶室里静静的喝着茶水,自从京城开始飘雪以来,便断断续续,没有停歇过。
如今,外面又开始飘雪了。
当煤炭这种东西出现之后,不仅仅是朱慈烺在用,甚至还流传到了达官显贵的家里。
他们觉的,煤炭作为取暖用具,也非常的不错。
当朱慈烺得知这件事情之后,非常严肃的下了一纸奏疏。
所有使用煤炭的房间里,必须开得一扇窗。
这个想法,并不仅仅是说给那些达官显贵听的,还是说给老百姓听的。
煤炭也好,木炭也罢,都是一样。
当朱慈烺此话一出,所有人也就明白了。
茶室里也有一个铜盆,距离他们不远,燃烧着煤炭。
旁边有一个小窗在开着,外面就是纷纷扬扬的大雪。
这一年的冬天,似乎比前两年慢了。
朱慈烺思考良久,才发现不是冬天慢了,是自己慢了下来。
前两年的冬天,他可没少跑。
如今,似乎也不需要他去跑什么了。
很多事情,都由手下去解决。
朝廷也变的和之前不一样了。
说实话,总有大胆的,贪污情况肯定还存在。
但没有这么的明目张胆,更不可能有数额巨大的情况存在。
毕竟,朱慈烺在京城里呢。
哪怕是真的想动点心思,他们也会趁朱慈烺不在的时候动手。
孔宇紧了紧衣服,对朱慈烺道:“好,我答应了,太子,此时你打算怎么做?”
听到这话的时候,朱慈烺笑了。
他知道对方肯定答应,但不能让对方心不甘情不愿,一定要心甘情愿,这个事情才能是这么回事。
“好,那我们就来讨论讨论具体细节。”朱慈烺兴奋了起来。
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和后世一样,义务教育。
这个普及程度,肯定是需要时间的。
当然,也不能指望普及的多么广。
能让天下的百姓都认字,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事情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件事情怎么做,怎么切入?
两人讨论了许久,资金方面不是问题。
如今,大明的国库也日渐鼓了起来。
只要不是再次发生大规模的饥荒灾难,估计应该会一直这么下去。
两人讨论到天色擦黑,才终于停了下来。
孔宇有些意犹未尽,朱慈烺笑道:“孔祭酒,这件事情,你就着手去办吧。”
“定不负殿下所托!”孔祭酒非常郑重的说道。
谁不想被史官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如果这件事情做成功了,太子不用多说,他已经在史书上留下太多笔迹了。
但他孔诸暨,也能因此上了史书,不管是浅浅的一笔,还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那都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想到这里,孔宇只觉得浑身干劲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