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医女
作者:顾十六言 | 分类:古言 | 字数:115.1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69章
白夫人生育的过程虽然并非十分顺利,可也没有什么大的波折,林惊雨陪着雨霖县主喝了一壶茶,吃了些许的点心,大约过了近两个时辰,产房里的稳婆就笑着跑了出来,大声道:“母子平安,恭喜县主,贺喜县主!”
雨霖县主闻言立刻站了起来,大声道:“赏!”
林惊雨在旁看着县主府里一片欢天喜地的模样,笑着等待了片刻,等到雨霖县主回过神来,这才起身告辞。
“今日多谢王妃前来坐镇!”雨霖县主很会做人,笑着道:“我特意准备了一些礼品,还请王妃收下才好。”
林惊雨犹豫了下,“我并未帮上什么忙?”
“王妃在这里,就足以让我们安心不少。再者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王妃收下只当沾沾喜气也好啊。”雨霖县主笑着说,示意身边人去取东西。
林惊雨见状不再推辞,笑着说了一声恭喜。等着从县主府出来,她这才掩唇打了一个呵欠,笑着道:“今日倒是省事了不少。”
虽然之前检查已经确定了白夫人所怀孩子胎位恢复正常,可女子生育原本就会有不少的意外,各种突发情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如今白夫人顺顺利利生下儿子,自然是一桩好事。
大约是这个兆头足够好的缘故,医学院那边暑假期间收下的三个产妇,每一个都是顺顺利利剖腹产生下了孩子,恢复期也没有再出任何的乱子。最后一个甚至是君子期上手给人接生的,她第一次上手给人做剖腹产,比白露当初还要镇定三分,表现也很是不错。
而等到最后一个产妇从住院部出来,也已经到了七月底了。
虽然中午天气依然炎热,可早晚却凉爽了不少。
而在这渐渐凉爽了的天气中,王家那边也传来了一些消息。
王家的族长最终经过族中长老商议,被罢免了。至于王之昊这个原本已经颇受争议的宗子,自然也不可能留下了。
王之昊在七月初,王家还未更换族长的时候已经匆匆离京。而等到近日族长被罢免的消息传来,王之易也请了长假带着苏晴,赶在傍晚城门被关之前一并离开。
“王家看起来要乱了。”林惊雨听到这样的消息并没有多少的感触。最开始,遇见王夫人之后种种惊慌和不安,在这些日子的沉淀之下,只剩下了平静,还有一丝释然。
她甚至有些说不清楚这点释然究竟是她自己的想法,还是原主的感受。
正在写信的瑾王听到她这话,抬头一眼看过去,笑着道:“王家早已经乱了。用了这么久的时间,强逼着王家废黜了族长和宗子。有了这个先例,以后王家只会更乱。”
人心浮动之下,再想把偌大一个家族拧成一股绳,几乎就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除非,王家会面临灭顶之灾。
而皇上并没有彻底毁掉王家的意思,只想看着他们内耗,然后一步一步往下滑落。
这不止是王家的命运,也是瑾王和皇上为其他一些世家安排的命运。
林惊雨没有反驳瑾王的话,低头想了想然后轻声笑了下,然后继续看手中的游记。这一本游记是瑾王特意让人寻来的,故事性不强,不过上面写的是在北方的一些见闻和风土人情,正适合他们出巡之前多做一些了解。
甚至于,一旁还有一份不太清晰的舆图,供林惊雨用来设定他们的路途。
是的,他们出行的路途,每一个歇脚游玩的地方,都有林惊雨来定。
他们要去哪里,都由她想要去那里去定。
而第一次认真看这个世界的舆图,虽然比之后世的地图太过于简陋,甚至比之前宫中惊鸿一瞥的还要简单一些。
这跟她记忆中的“国家”完全不一样。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不同,最重要的是,她所熟悉的山脉,河川,都与后世的记忆不同。
不止是换了一个名字,也不止是偶尔改道那么简单。
那些山川的走向,河流奔涌的方向,都与她记忆中的不同。
她第一次看清楚这幅舆图的时候,只觉得浑身发寒,忍不住抱紧了双臂。
而那个时候,有个人从她身后轻轻把她搂入了怀中,温暖、炙热的怀抱,几乎是在一瞬间融化了她感受到的孤寂和不安。
“在想什么呢,半天都没动一下?”那人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林惊雨眨了下眼,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思绪全部都压了下去,抬头看向瑾王笑着道:“在想,我们也不知道能不能走到书中所提的这片大草原。”
鉴于年前还要回来,所以他们这次出行的时间有限。暂定是中秋之后就立刻出行,而腊月十五左右就要回京的。
四个月的时间,听起来似乎很长,可真要像游学一般出行,却也去不了很多地方,也走不了多远。
林惊雨和瑾王认真研究了下他们的旅途,最终决定把大草原当做是他们这一次出行最北面的一站,等在大草原玩够了之后,他们会从另外一条路线回京。
等到两人终于商定好了路线,甚至在一些标注了能看日出,赏雪景,或者是大集市的地方,还特意多留出了几日的时间来。
总之,一路走走玩玩,顺便体察民情,甚至跟不同地方的名医交流,就是他们这次出行的主要目标了。
而这个消息也渐渐在京中传开了,不少人开始知道等到中秋之后,瑾王妃就要跟着瑾王一并离京出巡了。
这样的消息让不少人心中暗暗猜测,难不成这是瑾王在和皇上之间挣脱权力失败,所以才暂避出京的?毕竟,这近一年来,皇上亲政的步伐可以说是走得极稳,一步步走来几乎已经到了可以跟瑾王分庭抗争的程度。
两人在朝堂上意见不合,皇上也从来不会轻易退让。
反正每日参加大小朝会的官员们早已经在朝堂之上见证了这对叔侄从一开始的和睦到后来的针锋相对,而瑾王从一开始的强势,到后面一步步退让,也被所有人看在眼中。
明白的人知道瑾王是急流勇退,不明白的人则暗叹,今上手腕了得,小小年纪就让瑾王退避三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