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王爷偏执宠
作者:慕樱之华 | 分类:古言 | 字数:31.7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5章 兄长
第26章兄长
苏暨亲自跟着搜救的侍卫从灵泉寺一路搜寻到半山腰的小屋。
远远看着李沨抓着苏梨琬的手,苏暨急忙走过去,从阿年手中结果一件宽大的披风给苏梨琬罩上。对着李沨道谢:“多谢殿下照顾家妹。”
他带着苏梨琬从暝山的小路绕开,转回灵泉寺的侧门,早有马车停在那里。
苏梨琬被从头到脚罩了一件苏暨的披风,几乎看不到她的脸。
她上了车,发现车内空荡荡,于是开口问苏暨:“寒蓁还好吗?”
这不说话还好,一开口她就发现自己的声音变得厚重而沙哑,苏暨敲了敲她的头:“你只担忧她?”
苏梨琬笑道:“自然也担心你啦!”
苏暨道:“她被关在灵泉寺,除了惊吓,没有任何问题。”
“那就好。”
苏暨看着苏梨琬泛红的面颊,伸出手探了探她的额头。果不其然发现苏梨琬已经发了高烧,他一边吩咐车夫加快赶路,一边给苏梨琬紧了紧衣带:“等我们回家再说吧。”
苏梨琬觉得头疼的要命,听到苏暨的话,心底莫名地涌上一阵安然。苏暨没有说话,气氛静谧而平和,苏梨琬昏昏沉沉,眼皮渐渐半合起来。
“咚!”
苏暨正想着如何向父母解释,冷不防听到一声闷响,转过头望去,发现是马车一个颠簸,苏梨琬一点一点的头猛然撞到了车壁。
他急忙把她的头扶起来,发现这丫头嘟囔一句:“好疼。”就继续昏睡,只得叫车夫放低了速度驾驶马车,心底又暗自责怪自己没有把家中的车带过来。
苏暨小心翼翼地把苏梨琬的头放在自己的腿上,摸了摸妹妹熟睡的脸,叹了口气。
赵王世子被刺杀一案很快成为了京城百姓街头巷尾的谈资,不过大家的讨论多集中在李沨和董絮絮身上,对于不幸卷入纷争的苏梨琬,只是提了几句就作罢。
杀人凶手的情感纠葛,还有游手好闲的四皇子突然的英勇救人,这才是值得谈论的话题。运气不好的世家小姐,并不值得多言。
苏梨琬对于自己的名声不是很在意,她本也没打算嫁人。倒是苏暨担忧了好一阵,又派人去打点一番,把苏梨琬从桃色新闻和街边故事中剔得干干净净。由于苏暨的谨慎和运作,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那晚她的存在。
李沨就没这么好运了,李洵听说他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也没有地就靠着点轻功一路追着韦中瑞进了暝山,似笑非笑地叫人“请”四殿下去长信宫中谈一下。
李沨先是称病,说自己染了风寒,不能下床,李洵准备好了太医。
他又打算从后门溜走,被太子派来的贴身侍卫首领笑眯眯地堵在门口,最后乖乖地被“请”到了长信宫。
长信宫内灯火通明,来来往往的宫人低着头匆匆路过太子的书房,生怕一个不小心听到了什么不该听到的事情。之前四皇子来到太子的书房,都是会传来太子带着怒气的高声,这在平日里温文儒雅平易近人的太子身上简直是昙花一现地存在。
李洵的桌案上摞着厚厚的折子,这是皇帝布置的功课。他一边执笔记下自己的见解,一边听着对面站着的李沨一本正经地解释。
“我与李溢一起在兴乐苑赏舞,没想到他招惹了董侍郎的千金,按理说事后上门赔礼道歉也就算了。谁想到董小姐的情郎含恨在心,杀了他。我眼看着他死在我面前,怎么能无动于衷?”
李洵道:“是没错,但是不是有金吾卫?”
李沨轻哼一声:“周链只知道稳妥为上,有他安抚灵泉寺内众人的功夫,我早就在山里找到韦中瑞了。”
李洵看着他右手的纱布,气不打一处来:“李沨!你知不知道你武功不好!你这是在拿自己的命开玩笑!”
李沨依旧是吊儿郎当的模样:“就韦中瑞那两把刷子,我还真不怕。”
李洵知道他的脾气,你越是较真,他越是满不在乎的样子。
他扶额叹气:“你小时候被李沛吓到了,对带刃的武器避而远之,怎么这次无惧无畏?以你的轻功,甩开他不是问题。”
说着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看向李沨:“不会是因为那位小姐?”
李沨想也不想地立即否认:“我对那个苏小姐可没什么想法。”
李洵打趣道:“我又没说是哪家小姐。”
李沨讨饶:“皇兄饶了我吧,我的性子你不是不知道,满京城的花等着我去采,何必在一棵树上绑住我。”
李洵正色道:“话虽如此,你的婚事到底还是要准备起来的,父皇最近忙于政事没见到你,见到了一定会提,你做好准备。”
李沨叫苦不迭,但是碍于李洵过去的经历,没再继续抱怨。
李洵又提起韦中信:“他的案子我已经听刑部审议过,大概半个月左右就斩立决。赵王叔的意思是要把世子的尸身带回封地安葬,父皇要办一个践行宴,你准备准备,这段日子就不要出宫了。”
李沨想起来董絮絮,问了一下:“那个董小姐怎么样了?”
“听说大病一场,现在还在府中休养。”
李洵停下笔看着李沨:“不是真的为了这个董小姐吧?”
李沨吓得连忙否认:“皇兄怕不是没见过那位大小姐,活生生一个女疯子。”
李洵数落他:“对一个女孩子要有一点尊重。”
李沨承认自己有点过,但是还是补充道:“董侍郎把这位小姐养在府内挺好的,她状态确实不大好。”
长夜漫漫,兄弟二人还说了许久的话。
京城另一处的董府内,董闺房内絮絮被父亲董文进关在闺房内。两个丫鬟一左一右地贴身守在她身旁,生怕董絮絮情绪失控。
门口有两个婆子看着,院外还有守卫,董絮絮没有一丝逃离的机会。
董侍郎这一次是生了大气,他没想到女儿竟然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与一个小小的给事郎两情相悦,还导致了赵王世子的死亡。
赵王自然不肯饶过董絮絮,不过大理寺驳回了他的诉求,皇帝那里也没有同意追责,因此董絮絮才安安全全地待在家里。
偏她不知道被灌了什么迷魂药,哭着闹着要去牢里探监。董侍郎气的当场给了她一个巴掌。董絮絮怒急攻心,加上之前着了凉,双重作用之下昏厥过去。
董侍郎一时意气,不愿家丑外扬,董夫人到底是亲娘,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亲生女儿不救。好说歹说闹得鸡犬不宁,才把大夫请到府中。
就这样折腾了足足十天,董絮絮的情绪才平稳。
意识恢复后的董絮絮不吃不喝,执意要见韦中信一面。董夫人流着泪劝她:“我儿,你如今败坏了名声,你父亲张罗了一门亲事,将你嫁与彭城的一个县令。你越是这般,他的心意越是坚定。”
董絮絮泪流满面:“我做错了什么?娘,你跟爹说一声,我死也不要嫁。”
董夫人早就劝过多次,奈何董絮絮在京城已经找不到门当户对的人家出嫁,彭城县令家事清白,也算是外嫁的上选。她只能转过来继续劝说董絮絮:“絮絮,你记住,你与那个韦中信没有任何关系,你不能在想他了知道吗?”
董絮絮呜呜咽咽地说道:“我不明白,他为了我杀人,现在又性命不保。难道只是因为杀的人是权贵就不论道理了吗?”
董夫人又劝了许久,她只是不听。见她哭地上气不接下气,董夫人只得暂时离开,给她单独的空间思考。
又过了五六日,韦中信在菜市口问斩。董文进为了警示董絮絮,叫人把她带到刑场亲眼看他人头落地。
董絮絮悲伤惊吓之余晕厥过去,醒来后再也没提韦中信一句话。董家人以为她想通了,就用亲事试探她口风。
董絮絮没有反对,直说父母做主就好。董家人放下心,开始接触彭城来人,准备定亲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