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夫妻
作者:慢生活宣言 | 分类:现言 | 字数:69.1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十章 烧钱的补习班
张兰四处找人打听,终于锁定了一所附近的补习学校。她本来倾向请在校的老师给点点有偿补课,毕竟在校教师一直奋战在教学的一线,经验足,业务能力强。
可是打听了一圈下来,她就泄气了。别说现在学校三令五申不让在职教师外出带课,就是动用关系找到了愿意冒险的老师,这每小时五百的费用也让张兰和王鹏这样普通的工薪层吃不消。
她找的这所补课机构,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有连锁店,做的风生水起,效果也不差。
张兰带着孩子去实地了解。
机构的老师果然很专业,看过孩子的试卷立刻就指出了问题,不光王宇鲲听着直点头,张兰坐在一边也佩服的五体投地。
“王宇鲲家长,您可以和孩子参观一下我们的教学环境。”
“不用了,刚才进来就看到了,确实条件很不错。”张兰这是真诚的夸赞,她哪里想到,这个机构外面看着不大起眼,里面竟然另有乾坤,光是教室就有20多间,占了三层楼,每间教室都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空调,饮水机更是标准配置。另外还设有一对一补课用的小隔间,里面全是隔音板,简直比一般的学校还气派许多。
“那是这样,家长,我们这边报课是30节起,一节是一小时,大课是120元每节,一对一的课是300元每小时。”
张兰迅速的心算着。
“是这样”机构的老师看她拿不定注意,就建议说:“您家孩子的情况,建议她上一对一。注意有两个原因:第一呢,她的基础比较扎实,就是初中和高中知识的衔接上有些问题,和上大课的学生不同。第二呢,她已经开学半学期了才过来,时间确实有点迟了,咱们快点追赶,赶紧把差的补上,后面还可以让老师根据情况给孩子拔拔高度。”
这一番入情入理的分析过后,张兰果断的掏出信用卡:“报三十节一对一,九千是吧,刷卡。”
“这个,”对方并没有伸手接卡,语气有点迟疑,“家长,是这样,咱们一对一呢,每次是2个小时,也就是说,一节课是六百,三十节课就是一万八。”
王宇鲲站在边上,心里有点复杂。
她知道,自从到了M市以后,每月的房租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学校的各种活动、各种补习材料都是额外的花费。妈妈尽量在餐桌上保证自己的营养,但偶尔也听她小声抱怨大城市的物价贵。
家长会那天,老师抽她和其他几个同学当宣传员,她偷偷的注意了一下,妈妈的穿着和其他同学的家长比起来,真的是朴素低调。
好多同学家里的条件好,平时用的文具都是进口的,一只钢笔就好几百,她从没和别人攀比过什么,她知道好好学习才是自己的任务。
点点心疼妈妈,希望妈妈也能给自己舍得一些。
“妈,咱们再考虑一下吧。我自己也是能学好的。”她把母亲拉到一边,小声说。
“点点,刚我问过老师了,给你找的一对一老师,是带出过清北生的。机会难得。再说,高中时间这么紧,这学期末就要分重点班了。咱们可没时间耽搁了。”
“可是一次要交这么多钱,也太贵了。”
“行了行了,这事听妈妈的,钱的事你小孩子就别操心了。”张兰怜爱的替女儿把一缕头发别到耳后。
她看女儿的目光永远都是充满赞赏的,这孩子从小就让人省心,又这么优秀。
张兰自己这半辈子过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她认为是因为自己没有出众的学历,她不希望女儿重蹈自己的覆辙。她知道外面的世界又大又精彩,她希望女儿能替自己去好好看看。
张兰和孩子已经过来三个多月了。这段时间又是租房,又是报补习班,张兰和王鹏那点积蓄也都花的七七八八了。
“唉,张兰,你又买什么东西了?我这信用卡账单都还不上了。”
“我能买什么?那2万多是给点点报补习班的学费。”
王鹏有点着急:“我说你张兰,能不能动动脑子,哪有一次买这么多的,课,不是一节节上的吗?你上班能挣多少,我一个月那点工资也不够你这么折腾呀。”
张兰也不爱听了:“你过来感受一下就清楚了,我也没给自己添置什么。”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王鹏和张兰的话题一提到“钱”这个敏感就进行不下去了。突然而至的庞大开销还是让这个普通的工薪之家有些招架不住。
穷,张兰倒是不怕。她也不是没过过穷日子。
记得和王鹏刚刚结婚那会,为了省房租,他们住在没有暖气的农民房里。
北方的冬天,夜晚屋子里的水都冻的结成冰。身上盖着被子,头和脸在外面冻着,冰凉凉的。
王鹏心疼她,把她凉的冰坨子一样的脚拉过来,暖在自己怀里:“兰兰,再攒几个月,咱们买台空调,冬不冷,夏不热。”
张兰虽说冻的直哆嗦,可心里却暖的如同阳春三月。
为了省钱,怀孕6个多月的她,天天挺着大肚子到菜市场买菜,回来忙忙叨叨的做。结婚前没怎么做过家务,结婚后硬被生活逼成了十项全能。
张兰这个人别看平时大大咧咧,可她信念感极强。即使在那些最艰苦的日子里,她也有把日子一天天过好的信心。
眼下更是如此,张兰坚信眼下的困难都只是暂时的。两年半以后,当女儿金榜题名时,王鹏就会理解自己现在的决定是正确的。
王鹏最不爱回忆那段苦日子,他认为那是他作为男人的无能。
他永远忘不了,因为租的房子没有洗衣机,张兰挺着大肚子用凉水洗衣服,女儿整整早产了一个月。
挂了电话,王鹏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项目完成后,他应该能拿到一笔不算少的业务提成,但他更在意的还是公司许诺他的职位。
下周六是点点生日,张兰提前订好了周五的车票,她计划带着孩子一起回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