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启一九八七

作者:那年我吃鸡 | 分类:都市 | 字数:111.9万

第177章 护城河

书名:重启一九八七 作者:那年我吃鸡 字数:3248 更新时间:2025-02-10 02:10:35

第178章 护城河

“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大部分信件都能寄到这名股票经纪人手中,而且每封信平均经手6次。

这就是六度分割理论,或者六度空间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建立联系,最多只需要6个人。”

丁志远笑道:“我只知道这个理论的内容,却不知道这个理论的来由,今天陈教授给我上了一课。

我以前听别人说起过一个有趣的问题,一枚回形针能不能换到一栋别墅?

大家觉得能不能?”

这次不仅学生们皱起了眉头,就连陈鸣也陷入了沉思。

丁志远等了一会儿才道:“从劳动价值论角度,一枚回形针和一栋别墅的使用价值天差地别,似乎不可能用一枚回形针换一栋别墅。

但这有个大前提,那就是每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

我前两天还问过白杨,你是理性人吗?

白杨没回答,我想她不是。

不仅她不是理性人,包括陈教授、我在内的所有人,都在理性之外,还带着一点感性。

区别只在于,陈教授的理性多一点,白杨的感性多一点罢了。”

白杨听丁志远不停地点自己名,有些不服气道:“丁总,我承认我不是理性人,但我再不理性,也不会用一栋别墅来换取一枚回形针。”

丁志远笑道:“好,咱们来捋一捋。

我有一枚回形针,尹秘书有一块闲置多年的镇纸,我用回形针跟她交换……。”

尹爽微不可察地哼了一声道:“我又不傻,才不跟你换呢。”

丁志远轻轻咳了咳道:“尹秘书,请你配合我一下。”

尹爽本来还想傲娇一下,但在众目睽睽之下,只好从了丁志远:“好吧,我跟伱换。”

“我现在有一块镇纸,陈教授酷爱书法,对这块镇纸爱不释手,于是用他法国留学期间买的一瓶波尔多葡萄酒跟我做了交换。

这是一瓶1975年的波尔多红酒,果香浓郁,单宁坚实,是红酒中的佳酿。”

陈鸣暗自翻了个白眼,老子脑子进水了,才拿这个年份的波尔多红酒跟你换一块破石头?

“我正好有位美国的商人朋友,他嗜酒如命,尤其喜爱收藏红酒,见猎心喜,于是用他的座驾,一辆凯迪拉克跟我做了交换。

这辆凯迪拉克虽然有十几年车龄,但保养得非常好,动力十足,内饰奢华。

国内这些土包子老板哪见过这玩意儿?

别说一栋别墅了,两栋别墅都愿意换。”

说到这,丁志远摊摊手道:“白杨,你看,就这么简单。

我举这个例子,重点不在于理性人感性人,而是想告诉大家,这个故事背后隐藏的底层逻辑,或者说回形针换别墅这个交易成功背后的决定因素。

首先,交易的潜在对象要多,越多越好,如果只局限在会议室里的十几个人,是绝对做不成这笔交易的。

其次,交易信息的传递要畅通,要能将交易目的、交易方式、交易利益等关键信息,快速、准确地扩散至所有的潜在交易对象。

所以说,这个故事其实和六度空间理论是相契合的。

也就是说,只要拥有足够的信息,我们一定可以为某人眼中无用的资源,找到一个愿意掏钱的买家。

孙同学,不知道我这样的解释你能否接受?”

孙亚洲紧锁眉头到:“丁总,这个思路是对的,但问题是如何实现?

别的不说,供需信息的汇集怎么实现?

信息汇集后,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处理,把正确的资源配置到正确的地方上。

我刚才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我到现在还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

丁志远扭头对陈鸣道:“陈教授,你这里真是卧虎藏龙啊,把我都问住了。”

陈鸣笑道:“丁总你谦虚了,我明明看你成竹在胸,怎么可能被问住呢?

丁总,你就别藏着掖着了,我也好奇呢。”

丁志远道:“孙同学,其实这个问题没你想得那么复杂。

供需信息的汇集要靠日积月累的收集,然后利用计算机建立供需信息数据库。

通过一系列算法,计算出最优的资源匹配路径,就这么简单。”

孙亚洲眨巴眨巴眼睛,一脸问号:“简单吗?”

丁志远笑呵呵道:“不简单吗?”

陈鸣无语道:“丁总,你就别卖关子了!”

“唉……。”丁志远叹了声气,摇摇头道,“这本来是我的杀手锏,其实我真的不想说的太细。

但陈教授都发话了,我总不能敝帚自珍吧。

这事儿说起来简单,不过做起来难。

以供需信息的收集为例,如果有政府部门的协助最好,他们手中有比较详细的统计数据。

不过这些统计数据只能当作参考,至于原因你们懂的。

所以,为了能掌握更准确的信息,我会在每一个城市派遣业务员,负责调查、收集企业产品和需求信息。

这些信息每天通过电话线路汇集到总部的计算机上,录入数据库。

当天的所有供需信息全部存入计算机中后,就可以计算了。

你们可以想象一下,我刚才举的我和尹秘书换牛羊的例子。

这还只是一个小范围内的资源调配,计算量就已经不小了。

所以,为了节约算力,同时也是为了方便物流运输,最好是以一个省或几个省比如华东地区、华北地区为单位,进行资源调配。”

大家齐齐倒吸凉气,用看疯子一样的眼神看着丁志远。

孙亚洲道:“丁总,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城市吗?

如果按照你说的来做,投入有多大?”

“我知道。”丁志远点点头,一脸严肃道,“省、地级市、州、县、县级市加起来将近3000个。

我也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投入,但难道因为投入巨大就不做了?

我敢投入,也有信心获利。

别人不敢投入,也没信心获利。

而这,就是我的护城河!”

陈鸣由衷感慨道:“丁总好魄力!”

丁志远自嘲地笑笑:“哪来的魄力,纯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办法之下的无奈之举。”

陈鸣哑然失笑:“那丁总理想中的模式是什么样的?”

“理想中的模式……。”丁志远恍惚了一下,不由得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这才摇摇头道:“太过遥远的事情说不好。”

陈鸣点点头道:“是啊,现在只能有多大的锅,做多少饭。

丁总,我有个小疑惑。

你刚才说每天通过电话线路传递各地的供需信息,但电话效率太低,这么多城市,即便每个城市通话一分钟,一天时间也不够。

用传真也不行,传真无非是把语音通话换成了图像传输。

当然了,可以准备许多条电话线路和电话机,以及几百个信息记录员和打字员。

丁总,我不是说这种方式不可行,只是觉得……,怎么说呢,效率太低了。”

丁志远笑着道:“陈教授,我还以为你会说往各地派遣业务员搜集信息效率太低。”

陈鸣正色道:“有时候,往往笨办法才能发挥出最好的作用。

比如你刚才提到的统计数据可信度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最大的原因是统计局采用的是上报数据,他们没有沉下去自己去调查。

难道统计部门不知道上报的数据有问题?

知道,但没办法啊,他们一个部门就那么几个人。

靠他们几个人调查这么多数据,累死也做不到啊。

其实就连上报数据的核实工作,他们也只能用抽检的方式来验证真伪。”

“知我者,陈教授也!”丁志远活了两辈子,什么魔幻的事情没见过。

比如某省各地级市发布的统计数据加起来跟省里的数据对不起来。

再比如,基尼系数竟然二十年都在0.47附近上下徘徊……

“陈教授,不知道你听没听说过FidoNet?”

陈鸣疑惑地摇摇头:“第一次听说这个词。”

丁志远道:“这是前几年美国的一项技术,或者说应用。

简单说,就是利用现有的电话网络,用调制解调器将两台计算机连接起来。

调制解调器可以将电话线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信号,从而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虽然这种方式只能实现点对点通信,效率不高,但相对于语音通话和传真,这种方式有一个无法比拟的优点。

那就是可以将数据做到标准化、统一化,方便传输的同时,又能便于计算机直接存储、读取、处理。

这样一来,就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

在总部里只需要几名技术员和数据分析员,就能完成对全国供需信息的分析。”

陈鸣听得一愣一愣的,有点不明觉厉。

他喝过洋墨水不假,但隔行如隔山,丁志远说的这些东西对他而言犹如天书。

他办公室里虽然也有一台长城的PC,可一年到头也用不了几次,他还是习惯用手写文章、做统计分析。

孙亚洲突然问:“丁总,你的意思是,只要有电话线的地方,我们就可以像打电话一样,将两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并且传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