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贪和珅是怎样上位的
作者:农家三少 | 分类:历史 | 字数:63.1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00章 和珅惩治粮商救灾民
刘全匆匆忙忙赶来告诉和珅,说:“年关临近,京城里米粮价格却急遽上涨、我们的粮库却存粮极少,不知如何是好?”
和珅一听京城里米粮价格上涨,就急急忙忙赶去禀告皇上。
和珅到了皇宫,见了乾隆皇帝,上奏说:“启禀皇上,现在时近岁尾,真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各地米粮价格却急遽上涨,北京城里尤为严重,银钱贬值,百姓不堪重负。各地粮商囤积居奇,老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整治社会米粮价格问题,恐怕引起饥荒,影响社会稳定,不利于国家安定团结。”
除了和珅,刘墉也了解到了临近年关,京城里米粮价格猛涨的事情。他也前来上奏乾隆皇帝,说:“皇上,近日米粮价格上涨,粮店米粮堆积如山,却又不肯出售,老百姓叫苦两天。朝廷应该采取措施,控制物价,下令各米粮店按照朝廷规定的社会价格,出售米粮,防止百姓挨饿受冻,引起社会动荡。”
乾隆皇帝听完和珅和刘墉的上奏,也深感这些商人的奸诈和可恶,令人深恶痛绝,就谕示:“此事交于和珅去查办。”
和珅又奏:“启禀皇上,臣以为应该颁旨,严禁囤积居奇,各米粮店囤积米粮不能超过五十石。”
乾隆皇帝准奏,于是颁旨规定:各米粮店囤积米粮不能超过五十石。和珅的米粮店存米粮只有四十石,符合朝廷颁布的标准。
可是,乾隆皇帝的圣旨发出后,商人们和王公大臣却极力反对,不执行这个规定,没有一个米粮店按乾隆皇帝的圣旨去出售米粮。
只有刘墉一个人在这件事情上与和珅站在一起,支持和珅。
和珅再一次上奏,说:“启禀皇上,对于这些不法商人,朝廷应该严厉制裁,平抑物价,让老百姓卖上平价米粮,安安心心地过一个祥和的春节。如果一旦物价得不到控制,百姓春季都过不好,京城必定动荡不安。臣请皇上恩准,对各粮店进行严厉查处,违者严惩不贷。”
乾隆皇帝准奏。
和珅领旨后,调来兵丁侍卫,分散到京城里的各米粮店去,打开米粮店,逼米粮店老板出售囤积的米粮。
大军到处,哪个米粮店也不敢违抗,只得打开米粮店,按朝廷规定的价格,平价出售囤积的米粮。
百姓蜂拥而来,争先恐后地抢购米粮,唯恐来迟了,米粮价格再往上涨,他们买不去,只得饿着肚子过大年。
当然也有一些大胆妄为的不法商人之徒,他们囤积居奇,暗藏米粮,储存米粮超过六万石,不愿出售,结果被兵丁们打开米粮店后查出来,最后被贴上封条,封存起来。
和珅又奏乾隆皇帝,把这些封存起来超过六万石的米粮拿出来减价粜卖。乾隆皇帝恩准和珅的建议。
和珅在这些米粮减价粜卖的同时,又在平民区设立粥场,派专人熬粥,赈济贫困无助,无家可归的百姓。
朝廷采取的这些措施,很快平抑了京城里的米粮价格,使黎民百姓吃上了平价米粮。百姓拍手称快,大赞和大人英明伟大。
和珅这一次总算做了一回人事,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和点赞,获得了好的口碑。
其实和珅在赈济灾民上还做过一件让百姓称赞的事,让纪晓岚不理解的事,让乾隆皇帝大加赞扬的事。
这件事看似是缺德,实而则是迫不得已,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处在生死边缘的灾民们活下去,而不让贪官得到好处,这里还有一段和珅在河南赈赈济灾民的小故事。
乾隆时期,有一年,河南遭遇了百年难遇的一场大旱,良田干裂,河流断流,空气都是热腾腾的,人好像活在蒸笼里一般。百姓为了活命四处逃窜。
当时的乾隆很是着急,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他们的靠山,乾隆皇帝不能不作为,不能不关心老百姓的生死。于是乾隆皇帝便派和珅前去河南,亲临现场,指挥督导救灾工作,安抚黎民百姓。
和珅到达灾区后,赈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刚开始的时候,人们都能吃到白米饭,有地方住,也算是安慰。
不过好景不长,很快就有人去给乾隆皇帝打报告,说米不够吃了,这是咋回事呢?因为这次赈灾乾隆皇帝可是下拨了大量的银子和物资的,只会多,怎么会少呢?
和珅一想,就知道下面有人做了手脚,有些官员变相地贪污了这些救灾用的粮食。可是救灾要紧啊,和珅暂时已经没时间再去查出哪些人在贪污了。
他首先要做的是安抚灾民,不能让他们闹出大事,否则局面就不好收拾。
和珅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
和珅当下就到下面的一个粥厂去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完后,和珅明白了事情的原由。他突然做了一个让大家不可思议的动作,他随手抓起一把沙子,慢悠悠地走到粥缸前,随手一挥,就把沙子撒到了粥里,就像天上下黄沙一般。
纪晓岚一看,肺都气炸了,他质问和珅,为什么这么干,这不是作孽吗?老百姓肚子都吃不饱,你还干这缺德透顶的事儿,老百姓会骂你祖宗八代的。
和珅却深有熟虑地说:“真正的灾民饥肠辘辘,是不会在乎粥里有沙子的。而那些乱七八糟的,来蹭吃蹭喝的人,就会在乎这些沙子。我这一把沙子,就把那些蹭吃蹭喝的人赶跑了,他们就不会再来了,这样才能让最困难的灾民活下来。”
和珅往粥缸撒的这一把缺德的沙子,虽然做法不可取,但出发点是好的,它最大程度地帮助了灾民,让他们人人都有饭可吃,而且也断了那些想从中获利的贪官们的念想。
看似是非常缺德的一件事,纪晓岚看到了表象,而和珅却看到了表象背后的深刻逻辑。如果赈灾粮干干净净,和普通粮食没什么两样。用猪脑子想想都会知道,一定会出现层层截流的情况。真正吃到灾民嘴里的,恐怕就没有多少了。
掺了沙子,看上去是品质下降了,但原本想截流的那些人,考虑到赈灾粮的口感和挑沙子的难度也就放弃了。如此一来,粮食才能够最终进入到真正灾民的嘴里,虽然有沙,但总比饿死要强百倍。
皇帝闻听此事,大加表扬了和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