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贪和珅是怎样上位的
作者:农家三少 | 分类:历史 | 字数:63.1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8章 乾隆皇帝老眼昏花了吗
常青在给乾隆皇帝的奏折中说:“他到达台湾后,固守府城,坚壁清野,林爽文匪寇闻风而逃。他们正在积极训练士兵,演练排兵布阵,准备随时做好剿灭林爽文匪寇的战争。林爽文的副帅庄大田率领匪寇前来攻打府城,我率领军队奋起反抗,多次打败来犯的敌人,而且乘胜追击,打死打伤匪寇两千余人,缴获匪寇枪炮许多,抓获俘虏五十多人。”
“贼寇在我大清军队面前,胆战心惊,不战自败。还有一些慑于我军气势,反水投诚。其中一个叫庄锡舍的贼寇头目,他带领所属两千余人悔罪投诚。他投诚后又积极参与到剿灭林爽文匪寇的战争中,而且士气高昂,作战勇敢。现在战争形势对我方非常有利,解除诸罗之围指日可待,平息台湾战乱也为时不远。”
乾隆皇帝看完常青的这个奏折后,龙颜大悦,喜不自胜,立即召集朝中文武百官,召开庆功大会。
在庆功大会上,乾隆皇帝连连夸赞常青作战勇敢,指挥有方,一开始就派常青作为大将军去台湾督师作战,就是正确的选择。
乾隆皇帝一番慨叹后,立刻颁布嘉奖令。
乾隆皇帝在嘉奖令中说:常青指挥有方,能够预先设法防范,相机堵剿,筹划调度,俱合事宜,虽然他年过七十,可是尚能勇敢作战,实乃忠诚可嘉。
常青剿匪林爽文的好消息使乾隆皇帝非常高兴,他不但夸奖了常青,还顺便夸奖了和珅和阿桂,说他们推荐人选正确,能够在国事面前,直言不讳,出谋划策,颇有见地,值得肯定,希望他们以后能够再接再厉,为国家献言献策,也希望其他大臣向他们二位大臣学习,能够做到直言不讳,为国献计献策。
乾隆皇帝的一席话把满朝文武百官说得心悦口服,五体投地。
年迈的阿桂听完常青的奏折,又听了乾隆皇帝对常青的表扬,真是哭笑不得。
只要是明眼人,都能听出来,这个奏折里面水分大得很,可是乾隆皇帝却看不出来,真是老眼昏花了。
可是阿桂也不好当着乾隆皇帝和其他大臣的面说出来,只能独自苦笑了一下。现在阿桂不能对常青的这个充满战绩辉煌的捷报说三道四,他只能静静地等待乾隆皇帝自己头脑不发热,冷静下来看出常青奏折的破绽再说。
阿桂翻来覆去权衡利弊,觉得自己还是不能说出来。他是一个忠诚的大臣,他得为国家社稷的安定局面考虑,否则不然的话,偌大的大清帝国谁去维系这动乱之秋,不能因为台湾之乱就搅乱这个大清帝国。
当乾隆皇帝对阿桂投来赞许的目光时,阿桂只是低头说道:“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乾隆皇帝当即颁布谕示:奖赏常青大将军御用扳指一个,大荷包一对,小荷包两对,以及库银五千两,香珠四颗,香袋八只,宫扇四柄。
赏常青的儿子笔帖式喜明为刑部三等侍卫,驰驿台湾省亲。真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另外,乾隆皇帝还对其他有功将士颁发了嘉奖令和奖品,进行加宫进爵。
看着乾隆皇帝对常青及其他在台湾作战将士的奖励,大臣们既羡慕又妒忌。只有阿桂默默地在心里说:“常青离死不远了。皇上真的是老了!”
台湾的常青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虚报的战功,不但没有被皇上看出破绽,而且还得到了皇上的嘉奖和赏赐,就连自己的儿子也得到了提拔,皇上还允许他的儿子前来台湾和自己团圆,常青既惊又喜,深感皇恩浩汤。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常青也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感到内心不安、内疚和自责,觉得这样欺骗皇上的信任和赏识,有愧圣恩。
终究谎报军情不是长久之计,自己应该做出点成绩来让乾隆皇帝看看,自己也并非是无能之辈,也不是窝囊废,也不是怂包,自己也是一个人有理想,有抱负,敢于担当,敢于拼搏的骁勇善战的猛将。
于是,常青痛下决心,决定在五月二十四日,召开誓师大会,率领大军,进剿林爽文匪寇,剿灭不了林爽文匪寇,誓不罢休!
府城中的老百姓听说清军要出师去剿匪,全城市民就纷纷出门,在自家门前摆上盛满水酒的坛坛罐罐,犒劳即将出征作战的将士们。
清军将士们看见市民沿街摆出水酒为他们出征剿匪壮行,也不客气,趾高气扬的就到各家各户去喝酒吃肉,不少清军将士喝得酩酊大醉,东倒西歪,走路摇摇晃晃,不成体统。
当天夜里,仍有喝得醉醺醺的清军不回军营,在街上溜达,趁着酒劲寻花问柳,寻衅闹事。
常青出来巡视,看见街上的这些情况,实在看不下去,这样的军队哪会有战斗力,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还能算作大清帝国的铜墙铁壁吗,还能为大清帝国保家卫国吗?
常青怒从心中起,毫不客气,手起刀落,当街就杀了几个兵丁。常青的这一举动,大有杀鸡给猴看的作用。
士兵们看到常大将军二话不说,就大开杀戒,和过去的那些将军不一样,吓得赶紧收敛了许多。混乱局面才被控制住,大街上的士兵才安定下来,灰溜溜地回营房睡觉去了。
士兵走了,府城内大街小巷才趋于寂静。常青站在空荡荡的大街上,感慨万千。台湾的这些士兵,早已没有了军人的作风和纪律,他们散漫,无组织无纪律,也许是长期养成的恶习。这些责任归谁呢、当然罪魁祸首就是台湾原来的总兵大人。
常青想想明天就要出征剿匪了,可是这哪里还有出征剿匪的样子。将士们都喝成了这个样子,哪里还能去和匪寇交锋,根本不能按计划出征。
常青鉴于清军的散乱,毫无斗志,只好改变计划,延期一天出征。
常青万万没有想到,就因为他延迟出征一天,给他的出征剿匪计划带来了弥天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