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清朝第一贪和珅是怎样上位的

作者:农家三少 | 分类:历史 | 字数:63.1万

第84章 王杰其人

书名:清朝第一贪和珅是怎样上位的 作者:农家三少 字数:2706 更新时间:2024-11-16 17:12:27

王杰,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清雍正三年(1725年),王杰出生于陕西。在他8岁时,父亲就去世了,自此孤苦伶仃。

王杰虽家境贫寒,无钱读书,但是幸运的是,王杰接受了免费的义务教育(古时乡间有识之士兴办的完全免收学费的义学)。

王杰进入义学后,学习刻苦认真,勤奋好学,再加上他天资聪颖,很快就得到了学校老师的垂青。老师非常喜欢王杰,对他格外照顾,悉心栽培。老师在教授必修科目《四书五经》的同时,还教他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扩大他的视野。

在老师的悉心教育下,王杰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他不但学习学校开设的各门功课,还广泛涉猎各种课外书籍,不断拓宽自己的课外知识。

王杰在他20岁的时候,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辉煌。他在全县、全府统考中脱颖而出,名列榜首,被当地人称为青年俊才,传为佳话,这种荣誉也让出身贫寒的王杰倍感荣耀。

不久后,20岁的王杰离开家乡,外出求学。他不远万里,长途跋涉,来到西安府,在北方着名的关中书院求学。在这所大学里,王杰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关学大儒孙景烈。

孙景烈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后来退休还乡,致力于学术研究,热衷教书育人。

孙景烈很看好王杰,把他当成自己的得意门生,倾其他毕生的所学知识,传授给王杰。王杰不仅从他那儿学到了渊博知识,还学到了老师的立身之本、处世之道。他的眼界开阔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王杰学会了洁身自好,学会了出污泥而不染,学会了不与自己不在同一个频道上的人同流合污。

他为官数十年,清正廉明,没有给人留下任何贪污受贿的把柄。因此王杰能够在豺狼虎豹、尔虞我诈的污浊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王杰中举之后,先是被分配到西安附近的蓝田县当教育局长。后来,他的恩师孙景烈又将他推荐给两江总督尹继善和江苏巡抚陈宏谋。

尹继善,陈宏谋非常欣赏王杰的为人处世和他的杰出才华,对他格外青睐。后来他们把王杰聘请去做他们的私人秘书,帮他们专门给皇上写奏折。

谁也没有想到,就因为做了尹、陈二位的私人秘书,起草奏折,彻底改变了王杰的人生轨迹。他被乾隆皇帝慧眼识珠,钦点为皇子的老师。

事情是这样的,乾隆皇帝在批奏折的时候,不经意间慢慢熟悉了尹、陈二位送来的奏折,字体是一个人的,而且字迹工整秀丽,书法超群,文风更是独具一格,颇得乾隆皇帝喜欢。

乾隆二十六年,王杰进京考参加了全国高考。由于初试成绩不错,殿试时,王杰的成绩位列第三,而排在第一位的是江苏阳湖才子赵翼(后来成为清代着名诗人)。

乾隆皇帝在评阅试卷时发现,有一个卷子的字体非常熟悉,而且文风也别具一格,和自己以前看过的尹、陈送来的奏折风格一样。

这样,乾隆皇帝就猜到,这个试卷的主人,应该是给尹、陈写奏折的人是同一个人。乾隆皇帝顿时心生好感,便派人去询问这个人是谁,询问回来的人启禀乾隆皇帝说他叫“王杰”,此人人品很好,并非等闲之辈,于是乾隆皇帝对王杰更加赞赏不已。

事又凑巧,恰在这一年,清政府将天山南北纳入了清的版图。乾隆龙颜大悦,于是特地将赵、王两个人的名次做了调换,以显四海升平。

于是,王杰便成为了清代陕西唯一的状元。这一年,王杰 36岁。

王杰成为状元之后,很快就被授为翰林院编修,不久又被提拔为侍讲。王杰虽出身寒微,但是他绝对不短视,目光长远,宏图大义,心怀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

王杰知识渊博,刚正不阿,性格耿直,乾隆十分赏识,于是就让他去上书房任总师傅,专门教育皇子。从此,王杰就成了皇子的老师,人生发生了逆袭。

王杰对皇子颙琰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有一次,王杰正在让十五阿哥罚跪时,恰好被前来巡视的乾隆撞见了。和现在的许多家长一样,乾隆看到有人竟敢体罚自己的儿子,非常生气,就破口大骂王杰说:"你知道吗,你教育的是谁,他是为了的天子。你这样让他跪着,难道你不明白君臣之道吗?"

面对怒气冲冲的乾隆,王杰不卑不亢地回答:"我知道我教育的是未来的天子,他做错了事,我罚站他,以后他就知道知错就改,他就会成为尧舜一样的君主;如果我发站他,你让他明辨是非,不知道有错就改,他未来就会变成桀纣一样的昏君!这是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难道皇上不懂吗?"

乾隆听了王杰的回答,不禁为之一震。突然明白了王杰的良苦用心。他也理解了王杰的做法,并为儿子有请这样品德高尚的老师而感到自豪,不愁将来儿子不成才。

于是乾隆便重新让皇子跪下,并郑重其事地对王杰说:“我把太子托付给你,就是把大清江山交到你手中。你若能将太子铸成大器,这是万民之幸,亦是大清之福。”自此以后,王杰更被乾隆看重。

王杰在朝为官40多年,历任吏、礼、兵、刑、工五部侍郎,这也就是古代常常称赞的叠加五部。

后来,王杰还迁左都御史,授兵部尚书。乾隆五十一年,王杰又被任命为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次年拜东阁大学士,管理礼部,可以说成为了当朝“宰相”。

尽管王杰身居高位,但是他十分清楚自己的分量,为官几十年,一直牢牢谨记恩师孙景烈的教导,节身有制,生活简朴,为官清正,敢于直言,是当时清廷中难得一见的廉洁之士。

王杰为官的时候,正是和珅权倾朝野的时代。和珅是乾隆身边的红人,他利用这一点作威作福,对不攀附自己的大臣,则等机会在乾隆面前构陷,而那些贿赂他的大臣,他则给那么点好处,比如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

王杰十分看不惯和珅的作风,从不巴结和珅,同和珅同室的时候,总是与他分席而坐,也不同他讲话。当和珅利用自己的权势,在国家大事上擅自做主时,王杰总会挺身而出,力争到底,直到和珅让步。

正因如此,和珅恨王杰恨得牙痒痒,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机会报复他。有一次,和珅听说王杰在他的家乡,盖有“三王府”、“四王府”,他顿觉如获至宝,还没弄清原委,就急匆匆地跑到乾隆面前告状。

和珅对乾隆皇帝说:“王杰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大奸似忠,欺君傲下,结党营私,罪当斩杀!”虽然和珅是乾隆的宠臣,但是乾隆也十分相信王杰的人品,于是便密令亲信前去王杰的家乡,进行调查。

经过调查,皇帝才知道所谓的“三王府”、“四王府”不过是以其姓氏及排行而作为一种开玩笑的称呼。王杰老家没有“王府”,有的只是一间破旧的老宅。

乾隆哈哈大笑,特召王杰、和珅进宫,并对王杰说:“你的家宅太简陋了。”随即“赏银三千两修之”。王杰至此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他还是谢绝了皇帝的美意。

和珅没有想到,自己弄巧成拙,不但没有扳倒王杰,还让王杰逮了便宜,真是捉鸡不成反噬一把米。

这事以后,皇帝更加信任王杰,后来和珅在乾隆前面说王杰坏话,乾隆总会斥为“流言蜚语,不足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