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之崛起
作者:红壳花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61.2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章 挣钱嘛,不寒碜
收了顾秉谦这个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当小弟,朱效文心里有点飘啊。
皇帝为什么喜欢用奸臣,他今天现场体验了一把,确实爽啊。
奸臣会说话,脑子聪明,做人做事灵活机敏,没有自己一定要坚持的信念,交给他办的事想尽办法给你办好,这样的奸臣,谁不喜欢?
有如此听话的小弟,夫复何求?
所谓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后人看到的历史,也不一定是事实,这里面还关乎站在什么角度看问题。
大明朝的文官,从太祖皇帝开始,一直在跟皇权默默地做斗争,想把皇帝的权力关进笼子里,这是全体文官的集体意识,因为关系到文官的集体利益。
主要是朱元璋不把他们当回事,想杀就杀,剥皮萱草都弄出来了,而且给他们定的俸禄特别低,不能让他们维持体面的生活。
朱元璋做过乞丐,做过和尚,是真正吃过苦的,所以他平时生活很节俭,就算当了皇帝,也是非常自律,对自己的身边人也是严格要求。
他对这些文官看得很轻,在他看来,天下想当官的人多的是,是我让你当上这个官的,你就应该感恩戴德,还要什么自行车?
时间一长,文官们不乐意了,你这个老板不尊重他们,还特别抠,这对立情绪渐渐上来了。
朱元璋确实缺乏远见,他没想到,自己的后代皇帝们哪可能都像他一样强势,像他一样勤奋?事实证明不可能,这后来的几个皇帝连上早朝都不干了。
皇帝强势,文官集团就弱势,皇帝弱势,文官集团就强势,这符合逻辑。
朱元璋要是知道他的后代会变得如此软弱懒惰,被文官们各种欺负,恐怕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天启皇帝现在头疼的是,国库里的银子不够用。
大明朝的后期确实显示出一些王朝末路的特征,第一个就是国库总是没钱。
一个国家,中央政府没钱,许多政策就没办法落实执行,地方上的求援得不到支持,时间长了,这中央政府的威信就会渐渐衰退,地方上就会冒出来一些野心家,他们也想登台唱戏做主角。
造成国库没钱的原因很多,有的原因在现代人看来特别奇葩。
按说明朝建国已经两百多年,国家经济发展渐渐成熟,工商业相对发达,民间财富日渐增多,中央政府怎么会没钱呢?
这是因为奇葩的税收政策造成的。
明朝的税收主要由田税,人口税,商税组成。税率不高,田税是十三税一,就是耕地上产出的8%不到一点;人口税主要是劳役,就是每年成年男人要帮官府义务劳动十几天,这也不过分是吧;商税更低了,只有三十税一,就是营业额的3。3%,不到4%,确实很低。
刚才说过,皇帝强势,文官就弱势,皇帝弱势,文官就强势。到了明朝中期,文官集团日渐强势,出台了一项有利于他们集体利益的税收制度:凡是考取功名的读书人不用交税!
具体就是考取功名的读书人名下的田产不用交田税,本人不用服劳役,就是人口税也不用交,但是不免商税,因为封建社会的阶级等级是士农工商,读书人要是去经商太丢脸了,很少有人会去自己干这种事。
这是造成明朝中后期贫富差距快速拉大的根本原因。
到了明朝后期,国库没钱,边关要打仗,各地灾害频发政府要救灾,这些钱都是不能省必须要花的钱,于是朝廷只能加税。
可是这加税却只加田税,不加商税,很奇怪吧?
因为商人生意要想做大,难免会官商勾结,不勾结很难做大,就算你做大了,也有可能会被官员杀肥羊吃掉,破家的知县,灭门的知府可不是说说而已。
所以明朝后期官和商其实是一体的,许多官员读书人自己不经商,但是可以入股啊,要是加商税,损害的是官商共同的利益。
于是文官们就制定出只加田税不加商税的奇葩政策。
于是加税加到了那些普通百姓头上,实在交不上税的普通百姓只能卖掉田产,当无产阶级了,以后也不用交田税了。
可是买下这些田产的是谁呢?是有功名的读书人!
因为他名下有再多的田产,也不用交税!这些有功名的读书人,大多是当官的,有权力,有俸禄,有灰色收入,还不用交税,只会越来越有钱,买得起更多的田产。
于是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
而且造成了国家可以征收田税的土地越来越少,这个危害就恐怖了!
可以征税的土地越来越少,征收上来的田税总量也越来越少,国库收入越来越少。
可前线战事糜烂,为了保卫国家必须继续打仗,需要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怎么办?
继续加税!
于是大明朝进入了一个死循环,贫富差距继续拉大,老百姓饭碗里的吃食都要被官府征税收走了,百姓怨恨官府,只能造反,因为不造反就会饿死!
实在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中国的老百姓最是温顺,只要有口吃的,日子过得下去,谁也不想造反。
明朝后期还有一件奇葩事,有些脑子活络的人,自己名下有不少田产,为了逃避越来越高的田税,找到熟悉的,能攀上关系的读书人,把自家的田产算在读书人的名下,就是搞了一个假的土地交易,这个做法叫依附,这种做法在当时居然有很多。
当然也有读书人仗着自己有权有势,不顾道义,把这些依附的土地黑吃黑吞掉了,于是闹得沸沸扬扬,各种狗血的事都出来了。
乱世显现,什么乱七八糟狗屁倒灶的事没有?
于是江湖上流行一个说法: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最是读书人!
今天天启皇帝对顾秉谦说的,眼下的大明其实是危机重重,确实没有瞎讲,他这个皇帝的龙椅下面其实是一个火药桶。
所以他想改写历史,首先必须改变自己,要当一个强势的皇帝,否则这个国家会被文官集团玩死!
因为文官们认为,这个国家是你们朱家的,我们顶多是个职业经理人。
好象这些职业经理人其中大多数不讲职业道德。
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少数文官自杀以身殉国,多数文官投降了,还有一部分文官觉得自己一身才华,等着李自成上门请他出山,帮他治理国家。
满清入关,打进北京城,向满清投降的就更多了;满清打到南京城,那个本想跳水自杀殉国的钱谦益觉得水太冷,还是别自杀了,带领南京的文武百官开城投降吧。
后世香港有句流行词:挣钱嘛,不寒碜!就是说为了挣钱,做点不体面的事也无所谓啊。
中国的读书人也有一句话: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我们读了这么多书,一身才华,就是来给皇帝打工的,至于是朱家皇帝还是李家皇帝,那无所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