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
作者:封侯书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209.2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2章 百二秦关终属楚
正暗暗思索着去云南修铁路的斌王殿下怎么会跑到自己这里来的卫指挥使整个人都愣住了:“王爷,话不是这么说。
老百姓都习惯于各种东西的物价频繁变动了,所以一般家里都有囤一些米面之类的东西的习惯,就连那些酒楼饭馆也是如此。
所以这种变动真的不打紧的,又不是像那些商人一样一买就是几万斤几十万斤。
再者说了,就算实在不凑巧,买的时候贵了一些,对于老百姓而言也就多花个几圆钱,不算什么大事。
我们金州的百姓虽然不是太富裕,但这几年的日子确实好过了不少,很多人因为兜里有钱了,现在早上都懒得在家里做饭了,直接花个几圆钱去街上过早。”
“住口,老百姓能接受是老百姓的事情,你作为地方官,维持好应该有的公序良俗却是你的事情,你还想抵赖不成?”朱七牛呵斥道。
“我没有,我……。”
朱七牛打断道:“我再问你,农场里的粮食减产了那么多,你怎么不管管?”
卫指挥使解释道:“咱们卫所原就有屯田的机制,原先的田地变成农场后,连年粮食就更是丰收了。
可我们大明人口有限,粮食根本吃不完,原先的仓库里的米面都要放的发霉了,还是两位皇叔派人来收粮,这才让我们减少了损失。
就这,也还是有许多粮食浪费了,我们不得不把它们酿成酒水,埋在地里。
可其它地方也差不多,这一度导致大明的酒水价格低到了极点。
后来还是朝鲜那边对酒水的需求变大,下官果断将酒水取出卖给了他们换钱,这才算是弥补了损失。
就这,也还是每年都有粮食剩下,只因好多地方的农场听说可以把陈粮卖去朝鲜,都纷纷用各种法子想把陈粮卖去,挤占了我们的市场。
如今种工少了些,粮食减产两成……其实正好,不然下官都要操心明年的陈粮该放哪里了。”
朱七牛很是喜欢这个回答。
因为农部是他提议创立的,也是他当的第一任农部尚书。
什么叫万古流芳?
什么叫国之柱石啊!
╭(╯^╰)╮
低头看了看一直不敢直视自己的卫指挥使,朱七牛强忍着笑问:“没看错的话,你这是在凡尔赛吧?你这一定是在凡尔赛对不对?”
“什么凡尔赛?下官不懂。”
朱七牛摊了摊手:“好吧,不懂就对了,不然我要怀疑你是不是穿越者了。行行行,你的话我都明白了,总之就是一切向好,问题不大?”
“是。”
朱七牛呵呵一笑:“可是本王怎么觉得朝鲜那边动静太大,害得我们生产力不足,粮食减产,又是通货膨胀,又是通货紧缩,老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经济环境十分糟糕,朝廷应该及早下令制裁,保境安民,你说对吧?”
卫指挥使:(⊙o⊙)…
有这么严重吗?
我怎么反倒觉得被朝鲜这么一搞,大明的市场更活跃,百姓更好过了?
他们那边可是一特别大的市场啊!
只要是大明的东西,但凡有点价值,他们照单全收,我们的老百姓但凡勤快点,一年总能靠着多卖点东西过去而挣到不老少钱。
话说你真的是斌王殿下吗?
斌王殿下就这么没水平吗?
你不是有个朱半城的外号吗?
你家富裕的都要赶上太宗文皇帝登基之前的大明国库了,区区几圆钱,值得你说的天花乱坠吗?
不会是有人假扮的吧?
悄悄瞥了眼朱七牛那张妇孺皆知的脸,又扫了眼他亮出来的皇帝御赐的华丽至极的尚方宝剑,卫指挥使终究还是没敢质疑。
又听朱七牛说道:“对了,还有一件事,你也上奏一下吧。”
“敢问王爷,还有何事?”
“朝鲜那边倒是方便了,直接拿我们的钱当钱花,可我们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生产起来很困难的好伐,他们买去的多了,咱们的钱币生产都要跟不上了。”
“可是王爷,下官怎么听说除了工艺上比较讲究一些,其实造纸币跟造纸差不多?”
“他们持有的币钞多了,万一发生挤兑,咱们拿不出那么多金子银子来,岂不是有碍我大明信用,你说对吧卫指挥使大人?”
“这不会呀,下官也是懂经济的,大明货币坚挺的很,靠的是大明日益增加的国力和君臣贤明所带来的公信力,更靠的是东瀛那边压根就没怎么开采的金山银山所带来的随时可以兑换的底气,而最关键的是,他们都认它,觉得能靠它快速交易。
现在哪还有人担心币钞兑换不到金子银子啊,百姓早就拿它们当过去的金子银子看了。
再说了,如果发生挤兑,他们自己也难受,何必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反倒是咱们如果设限的话,市场动荡萎靡,对我们大明才是真的不好,让我们的货币被大量抛售。”
答着答着,这位有点憨直的卫指挥使的声音越来越小,被朱七牛盯得有点心里发毛。
“王爷,您……到底意欲何为呀?”
朱七牛反问道:“你们这边常跟朝鲜通商的商人你都掌握吗?”
“是。”
“派人通知他们,近期不要再过去了,还在那边的,也尽快让他们回来。”
“啊?”
“另外就是……传我的军令,从即日起,金州卫下辖各百户所、千户所、关卡等提高警惕,进入战备状态,若有敌人来犯,杀无赦!”
卫指挥使悚然一惊,下意识就想问为什么。
联想到朱七牛方才有些没有逻辑的话,他忽然又明白了。
难道大明要对……朝鲜动手了?
王爷来我这里强词夺理,乱说一通,其实是为了师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