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
作者:封侯书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209.2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5章 功成不必在我
李景隆一脸懵逼的被拉了下去。
一直到都被送上小船、朝着大陆漂去了,他还是不太明白自己到底所犯何事。
而在宝船上,朱元璋却很明白为何朱七牛到了最后居然会替李景隆求情。
不就是怕自己万一因为亲人被杀而迁怒他嘛。
小机灵鬼!
朱元璋却还是低估了一个被宋濂培养长大的正统文人的黑心。
固然朱七牛是怕重视亲情的老朱牵连自己,实则也是想要退一步海阔天空。
试想一下,随着北朝有了大量虎蹲炮,大明必然前进受挫,损兵折将,靡费军姿,耽误时间……各种弊端一大堆。
到了那时,皇帝一想起来李景隆就必然杀气四溢。
那他不还是会死吗?
不同的是,如果他这会儿死,朱七牛搞不好会被殃及池鱼。
而到了那时候再死,太上皇怎么都不会怪到朱七牛头上。
回到自己的船舱,朱七牛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得意和激动,把扇子摇的跟刮龙卷风似得。
“这就是功成不必在我的最佳阐述啊!”
……
李景隆被处置了,固然有人欣喜,可是大明面对的问题却还是没有解决,该烦恼还是要烦恼。
转过天的上午,朱七牛又被喊到了朱元璋身旁。
“七牛,你也想了一夜了,对于接下来的局势,你有什么好法子吗?要是这倭奴之战不结束,咱也没法给你们论功行赏啊。”朱七牛一过来,朱元璋立刻询问道。
朱七牛注意到,这次不止是自己,留用中军的宋国公冯胜和其它一些将军也都在。
这么多人在,跟皇帝的对答可就不能像昨天那么随意了。
朱七牛微微沉吟后,给出了自己的对策。
“北朝所仰仗的,不过是虎蹲炮罢了,若能将其锻造完成和正在锻造的虎蹲炮摧毁,再把懂得锻造的匠人杀了,当能一了百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个办法,宋国公,你怎么看?”
冯胜道:“或可一试,但倭奴狡诈,恐怕也很明白狡兔三窟的道理,还是不得不防。”
“李景隆已然被咱卸了一切爵位职务,西路大军如今缺少主帅,冯胜,便由你前去接掌西路大军,同时派出人员执行摧毁虎蹲炮和暗杀匠人的任务。”
“末将领命。”
朱七牛又道:“臣这里还有个法子,要是实在不行,也能帮我军胜利,就是精准度不高,恐怕误伤倭奴国平民,还容易引起火灾,摧毁森林。”
朱元璋眼睛一亮:“只要能胜利,些许误伤无伤大雅。”
朱七牛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呢。
就当是给后代儿孙们报仇了。
“须得等工部匠人过来才行,臣只有想法,但不通技艺。”
“嗯,咱派人去催一催。”
“是。”
……
冯胜到了西路大军后,马上接掌了兵权,并着手安排人秘密朝着北朝渗透。
在这方面,其实大明还是蛮有优势的。
毕竟常茂还有个好兄弟涩川教直。
涩川教直本就是倭奴国守护,人脉不算少,可以帮助冯胜拉拢部分倭奴人。
李景隆若是不那么傲慢,而是事先跟常茂和涩川教直商量一番那个夜开城门的计划,他便能从涩川教直这里知道他所信任的那个家伙是个出了名的疯狂家族里的出了名的疯子。
在人家的家族里,为国赴死,以命换取荣誉地位等理念早就刻进了骨子里,是绝不可能被策反的。
且有涩川教直提供的各种消息,冯胜也能提前安排人避开许多雷。
哪怕是对秘密渗透的人的提前培训,有涩川教直这个土生土长的倭奴国人来协助,也会轻易许多。
别的不说,单是倭语这一项,就能让冯胜省老多事了,否则语言不通,还渗透个屁啊。
知人善任,这是冯胜的优点之一,也是他当上国公的原因之一。
他的第二个优点是懂得稳住。
在冯胜看来,既然北朝开始仿造威力惊人的虎蹲炮了,那就不宜与其硬拼,否则伤亡会比李景隆一开始的强攻政策造成的伤亡还大。
而既然忠义侯朱秉文有另一个法子的话,自己这边就得稳住,先让细作去渗透、摧毁北朝的虎蹲炮,刺杀北朝的匠人,若是计划顺利,自己便是头功,若是不顺利,再由忠义侯的新发明补充,自己也算是锦上添花。
而自己作为西路军统帅,就算论功行赏时并没有太明确的什么功劳,该得的赏赐和器重也不会少,跟忠义侯立功与否并不冲突。
况且自己已然是国公了,还要那么多大功劳干嘛呀,都升无可升,也快要赏无可赏了,继续卖命争取大功劳几乎等同于找死,何必呢。
抱着这样的想法,在安排好渗透任务后,冯胜直接把具体的训练甩给了常茂和涩川教直,自己则整天拿着根鱼竿海钓,跟来度假似得。
时间从这之后就仿佛朱七牛梦中书房的录音机按下了快进键似得,过得那叫一个迅速。
眨眼间,个把月过去了。
大明与倭奴北朝方面,明面上进入了相安无事的对峙状态。
谁都没有再出兵。
暗地里,却是暗潮涌动。
大明这边,渗透过去的细作摧毁了许多地方,也暗杀了不少人。
北朝这边,一边秘密搭建锻造虎蹲炮的作坊,一边开挖矿脉,一边也派出了细作。
他们的渗透目标,却不是大明,而是南朝。
其目的也不复杂,就是想跟南朝君臣串联,收复故土,全民一致对外,扩大纵深,共同排挤大明。
很可惜的是,大明的细作虽然成功不少,但北朝还是源源不断有虎蹲炮被送往前线,足可见没被摧毁的作坊和没被暗杀的工匠还有不少。
而北朝的细作呢,情况也差不多,许多南朝过去的文武官员被策反了,可在汤和、耿炳文等老油条的严防死守下,被发现的不少,全都满门抄斩了,没被发现的则很少,并且都没组织起有效的起义。
简而言之,双方的战略目标都达成了,但又没完全达成。
虽然如此,北朝依然害怕,时刻有种头发丝上挂着千斤秤砣的紧迫。
全因如今跟他们对峙的不是南朝,而是大明。
在海洋的另一端,可是有一整个强大帝国在源源不断的为远征明军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