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
作者:封侯书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209.2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4章 五洲震荡风雷激
赵兰气呼呼道:“我问你,你妹妹昨晚是不是又跑去你房间里睡觉了?”
“是啊,怎么了?”朱七牛下意识反问道。
“怎么了?你十二岁了,你妹妹也十岁了,你们都不是小孩子了,男女大防不知道吗?我是不是跟你们说过很多次?”
“是啊。”
“那她还……。”
朱七牛瘪了瘪嘴:“我也让她不要来啊,是她不听话嘛。”
“那你不会不给她开门?”
“我倒是这么做了,可她死活不走,犟到了半夜,我没办法,怕她着凉,这才放她进去嘛。”
赵兰眼中闪过一丝怜惜,但动手时还是没有手软,‘啪’的又抽了朱七牛一下:“就算是她的错,我也要打你,因为你是兄长,是你没教导好她。”
“哦,那我是该打。”朱七牛低下了头,果断认怂,手里的扇子也不摇了。
见他知错了,赵兰这才哼了一声,把竹条收了起来:“下次要是你们再这样,我非把你屁股打开花不可,记住了吗?”
“嗯,记住了。”
“去吃饭吧。”
“是。”
不远处的花坛后面,躲在那里全程目睹朱七牛挨打的朱八牛撇了撇嘴,颇有些不服气。
但见到哥哥走路开始一瘸一拐的,她又瘪了瘪嘴,最终还是决定以后晚上都不去哥哥房里睡了。
做出这个决定后,朱八牛委屈的‘吧嗒’‘吧嗒’掉起了眼泪。
凭什么不让我跟哥哥一起睡啊,他可是我唯一的哥哥!
还说让我以后别挨他太近,别总去找他,怎么黄姐姐找他时你们就那么高兴,巴不得人家一天到晚住在家里?
难不成她是你们女儿,而我是捡来的?
╭(╯^╰)╮
……
朱七牛装模作样、一拐一拐的进了屋里,却见爷爷朱象和奶奶朱刘氏也在。
朱七牛下意识欢快的跑了过去:“爷爷奶奶你们怎么过来了?”
“大牛跟二牛带着他们媳妇儿回溧水娘家了,我们老两口没人说话,待不住,就来你这儿住几天。”朱象笑呵呵答道。
朱刘氏看了看朱七牛一点都不像是受伤的屁股和腿:“乖孙儿,你不疼了?”
“嗯嗯,见到爷爷奶奶后,我很高兴,马上就不疼了。”朱七牛甜甜的笑道。
“好,乖孙儿。”朱象立刻信了,老怀安慰。
朱刘氏瞪了他一眼:“他说你就信啊,还不去找老二拿点伤药给乖孙抹一抹。”
朱象撇了撇嘴:“去就去。”
朱七牛拉住了爷爷,小声道:“没事儿的爷爷奶奶,我跟着师父练功这么久了,可不是白练的,就我娘那点力气,就是拿把刀,也伤不到我。”
“这么厉害?”朱象和朱刘氏有些不信,朱象随即更是直接上手拍了拍朱七牛的屁股,见他真的一点不疼,这才半信半疑的收回了手。
朱七牛笑的跟个小狐狸似的:“简单来说就是,我练的气已经很强大了,运转到某个地方后,那里就会变得十分坚硬,刀枪不入。”
朱刘氏:Σ(⊙▽⊙\"a
朱象老怀安慰的捋了捋胡子:“七牛真厉害啊,在你没这么厉害的时候,你还没这么厉害呢。”
朱七牛嘿嘿一笑:“爷爷你没说这句话之前,你还没说这句话呢。”
“在理在理。”
朱刘氏:……
……
吃过饭,朱七牛一边摇着扇子一边跟着张冰洋来到了马厩。
“公子你看,就是这匹马,听说这是北平燕王殿下麾下的商队运来售卖的,为了拿下它,我跟人竞价三次,最后花了一百两银子!”指着马厩里那匹通体纯白的高头大马,张冰洋邀功道。
朱七牛上前摸了摸这马,它竟也颇为通灵的用头蹭了蹭朱七牛的头,深邃的眼睛里仿佛透着某种想法。
“这马我喜欢,一百两就一百两吧,你这事儿办的很好,待会儿自己去账房领十两银子,公子赏你的。”拍了拍马的头,朱七牛喜笑颜开。
“谢公子。”
朱七牛翻身上马,正要骑出去溜溜,一个家丁走了过来。
“伯爷,老爷派人来信说玻璃厂那边有大喜事,让你过去看看。”
朱七牛似乎想到了什么,神色一喜:“我这就去。”
朱七牛一挥马鞭,白马立刻跑了起来。
张冰洋顾不上去领赏钱,连忙也骑了匹马后面跟上。
出城之后,朱七牛不再收着速度了,再次挥了下马鞭,白马立刻以更快的速度跑了起来,只消片刻,便把张冰洋远远甩在了后面。
“好马,真是好马啊,没想到朱棣那边居然有这么好的马,这个生意硬是做得,可惜朝廷和前元那边动不动就打仗,开互市怕是够呛,不然我高低得组个商队过去那边贩马。”
不多时,玻璃厂到了。
朱七牛规划的这片属于自家的小工业区位于京城的东边,在八卦里属于震卦,也就是‘雷’。
震卦有震动、震撼、震惊等意思,非常符合朱七牛理解中的工业革命,一旦达成,必然石破天惊。
偏偏这一带的土地不算肥沃,还多山川,并不怎么适合种田和居住,朱七牛便干脆把这里设为了工业区。
如今除了忠义伯府的厂子外,这里还有其它一些厂子和小工坊,做的都是些药材、纸伞、家具等百姓生活必须的东西。
开这些厂子赚钱的大老板或是靠着这些小工坊半工半商的小老百姓也不是别人,多是些原本居住在农场里的百姓。
他们原本就是靠着厂子和工坊挣钱,不是农民,并未被迁移到京城内,而是举家搬到了这里。
而原来在这里住的部分百姓则被迁移进了京城,相当于三方完成了一个互换。
随着这一带工业区的产业越来越多和复杂,也随着京城内外对各种物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这里逐渐热闹起来。
许多厂子和工坊的订单都排到明年了,不得不对外招人,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百姓的就业和赚钱机会。
这类做工的厂子和工坊集中到一起,也更方便管理和交易,若有商家要进货,来这一个地方就够了,不用到处跑,大家彼此抱团的话,也能防备被商家坑了,其它好处也是多多。
时至今日,跟忠义伯府的玻璃厂一样,许多厂子和工坊甚至吸引到了外地的商家往这里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