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是幽州少主我怕谁
作者:从前有座大王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108.7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03章 戚家军
一众小可爱中,刘念的年岁最大,发音也最为标准。
一声爷爷喊出后,刘虞顿时高兴的转头望了过去。
也就是这时,刘宇等其余几名小可爱的爷爷,也喊出了口。
不过发音,并不是很标准,有点笼统。
但小可爱,就可爱在这里,顿时刘虞连忙一声声的应了过去。
同时逗一下这个,摸一下那个,唯恐冷落了其中一位。
见状,刘和笑了笑,给了赵雨一个眼神后,转头朝屋内走去。
赵雨会意,顿时带着貂蝉,前往自家屋内。
虽然已经如此这般了很多回,但每回这样做,赵雨还是如单纯的少女般,娇羞不已。
见状,出征几月,久未吃肉的刘和,再也忍不住,瞬间化身为狼。
一番云雨过后,刘和心满意足的从赵雨房内离开,开始选择召唤。
此次刘和一共可以召唤三次。
其中特殊召唤两次,普通召唤一次。
没有多想刘和率先选择了普通召唤,文臣。
“叮,恭喜宿主成功召唤于谦。”
“叮,友情提醒,此刻于谦位于幽州书院之中。”
听见自己召唤了于谦,刘和顿时大喜。
他可是很清楚,这位大牛的能耐。
军事,政事样样厉害不说,其为人也是刚正不阿,绝对的清官。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要不是他,大明朝,指不定就止于明朝战神朱祁镇,压根没有后世崇祯的事。
想到这里,刘和大喜之下,直接连点两次特殊召唤,想着蹭一蹭手气。
“叮,恭喜宿主成功召唤戚家军四千,友情提醒,其主将戚继光,正在城内,招贤馆中。
“叮,恭喜宿主成功召唤大明水军一万,其主将郑成功,正在前往投奔宿主来的路上。”
听见自己召唤了戚家军,和大明水师,刘和心想,自己今天这是开了大明专场啊!
不过转念一想,刘和突然觉得,这手气,还真蹭对了。
且不说,日后打南方,必须要水军,就单这时来说。
自己也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水军,不然国外的那些优质农作物,金矿,银矿,怎么弄回来。
总不能,就只统一天下,就不想别的了吧!
再不济,也要把倭国解决了不。
一念及此,刘和心中,忍不住开始畅想,日后的盛世起来。
就在刘和想到现在倭国的那位女王的时候,突然门外传来一道声音。
“启禀王上,于谦已带到。”
这道声音,顿时把刘和从幻想中叫醒。
想到脑海中那位女王的风情,刘和不禁暗骂一声:“扑街,晚点来会死啊!”
想虽然是这么想,但刘和还是很关注实事的,他心知于谦用的好,那又是一个堪比王猛的大才。
别的不说,最少一洲军务,那是完全不成问题。
一念及此,刘和当即说道:
“让他直接进来吧!”
“喏。”
门外亲兵,应声离去。
很快一位身穿淡青色儒袍,面色刚毅的青年踏步走了进来,朝刘和拜道:
“学生于谦,拜见燕王。”
“不必多礼,起来吧!”
“学生多谢燕王。”
见于谦目光清澈,一脸平和的望着自己,刘和心知,此时的于谦,虽然在系统的设定中,对自己好感,愿意为自己做事。
但绝对不会付出十二分力气,除非自己针对其性格出发,对其说服一番。
不然很容易造成反效果。
一念及此,刘和当即说道:
“于谦,你可知孤唤你来,为何事?”
虽不知刘和,问这傻子一般的问题干啥,但于谦还是出自本心的回道:
“学生不知。”
于谦的回答,让刘和有些诧异,暗想这人就不知道,恭维一点,大胆猜测一下吗?
心念及此,刘和继续说道:
“好一个学生不知,孤倒是有好久,没见过如你这般,诚实的人了。”
“当不得燕王夸赞,学生只是根据本心出发而已。”
刘和大笑:
“有意思,本心出发。”
“于谦,孤突然有点想知道,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燕王大可不必好奇,学生简单的很,就是一个普通人。”
“是吗?”
“可孤怎么觉得,你一点都不简单!”
“那可能是王上久居高位,所以乍见学生这般普通人,觉得有点新奇吧!”
刘和再次大笑:
“哈哈,于谦,孤很清楚你的本事。”
“在孤面前,你不必藏着掖着,有任何话,都尽管只说。”
“学生不懂燕王所言何意?”
见于谦,始终平淡的回答自己,刘和清楚,再这样说下去,就是说到明天,估计也说不出来个结果。
想到这里,刘和决定给于谦下点猛药。
“于谦,孤也不藏着掖着,今天孤叫你来,就想问你一件事。”
“燕王请说,只要学生知道,学生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既然如此,那孤就直言了。”
“孤现在已坐拥幽并冀凉司隶五洲之地,可以说,这乱世,必定为孤所终结。”
“可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
“孤想问问你,关于治国,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于谦闻言,满脸错愕,随即立刻反应过来,回道:
“学生一介草民,不敢妄议国事,还请燕王恕罪!”
刘和不想,于谦如此难搞,略微沉吟会了后,继续说道:
“于谦,孤知道你是个聪明人,有些话,孤不想说的太过。”
“但孤可以告诉你,孤素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所以,你有何治国良策,尽管说出。”
“只要合适,孤立马采纳,实施,最短三天内,你便能看见成果。”
“如此,你可愿助孤,助这天下百姓,一臂之力。”
见刘和把话说的如此透彻,于谦知道再装傻,那就是真的把刘和当傻子了。
心念及此,于谦当即说道:
“不敢欺瞒燕王,对于治国,学生虽有想法,但也称不上什么良策。”
“而且想法中,隐有许多,以民为重之策。”
“若是说出,恐惹燕王你不喜。”
虽然于谦没直接说自己的策论,但听见其松口,刘和心中,便已开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