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双龙传

作者:天下无二汪 | 分类:历史 | 字数:59.7万

第250章 赤旗飘舞随风扬

书名:大宋双龙传 作者:天下无二汪 字数:2370 更新时间:2025-02-23 02:12:14

延坪岛距离江华岛百里有余,全速航行要四个半时辰(9小时)。

卯时末(早上6:30)海军总兵官徐大海、副总兵林风、姜洋领着十二艘炮船先行出发。

副总兵崔辛成领着四艘炮舰,护卫运输船队随后出发。

白善业领着八百多“治安军”,及岛上的家眷,驾乘二十七艘幸存的戈船,二十多艘大小渔船跟在大军后面同行。

朝阳初升,布帆赤旗迎风招展,浪涛起伏中的海面上,前前后后将近百五十艘海船。

浩浩荡荡列队而行,气势骇人至极。

朋哥站在“致远号”船楼上观此盛景、此时此刻就想吟诗一首。

他张了张口,在崔辛成期盼的眼神中,干咳几声,有些尴尬。

“老九,师父我为你们海军写了一首军歌,我先教你唱”。

“师父万岁!”

崔辛成闻言喜不自胜,虽然平时师父最宠海军,什么好东西都紧海军先来。

但是唯独这军歌,师父师公尽给陆军写,他们还不好意思提,陆军四个师兄弟对海军羡慕嫉妒恨,嗯嗯!实锤的!

“歌名《大明海军向前进》

赤旗飘舞随风扬,

水兵的歌声多嘹亮,

大明海军向前进,

纵横七洲五洋谁敢挡!

……”

……

昨日傍晚,海州港被袭,戈船领全军覆没,这指的是船,恐怖的炮击吓破了这些鸟人的狗胆。

岸上营寨中的别将自己骑着马,带着几个有马的部曲,拼命往一百五十里外的开京城跑。

夜里都打着火把赶路,慢是慢点,一步未停,路上马骡撑不住,还从驿站里强征了些驿马换乘。

直到今天早上辰时,大腿内侧都磨破皮的别将,将将赶到开京西城的“宣义门”外。

“浪里红来袭!戈船领不敌,死战尽没!”

这条惊人的军情,如同凛厉的寒风横扫开京城,闻者无不色变。

“阿西吧!不是说八十万讨寇军,已经把明寇围死在柳京城中了吗?”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崔弘宰揽功推过、谎报军情,要狠狠弹劾啊思密达!”

“本官附议!”

“附议!”

王城正殿“会庆殿”中,文武两班嘈杂一片,比集市上还热闹。

“咣当!喀嚓!”

高丽大王气地抬手把珍贵的大宋官窑茶碗都摔了,大殿中瞬间死寂一片。

“成何体统?岂有此理!”

王俣把案几拍的震天响,强忍着体面没骂上几句西巴。

“李太尉,这事你怎么看?”

“大王息怒,臣以为此事勿需大动干戈”。

“嗯?”

“昨日崔帅战报尚未传来,但是从前日战报上看,大军今日已经开始攻城,不出所料的话,即使未破城也必然于敌重创”。

李资谦这番话说的有根有据,王俣悬着的心回到原位,智商又重新占据了高地。

“然也!”

“明寇这是狗急跳墙,行围魏救赵之故智尔,崔帅出征之前,对眼下情形早就定策,依策而行即可”。

“理当如此!”

……

崔弘宰出征之前和大王及太尉开过一个“小会”,其他密议先撇开不谈。

对明寇依仗海上优势,突袭开京的可能性,他们还真的做过部署。

说起来就一条:“死守开京”。

这和之前高丽被入侵的历次战争不同,江华岛防的是从陆地上过来的铁骑。

王室水军其实就是护送大王和重臣们登岛,利用天然的海道为天堑,避免被敌人堵死在城中。

能守则守,守不住也可乘船沿着半岛海岸去往南方。

以此为目的建设的三领水军,规模自然不会太大。

再说直白点,楼船是给王室和重臣们乘坐的,精锐的禁军甲士乘坐板屋船,戈船负责外围警戒和哨探而已。

眼下敌人从海上而来,这时候跑去江华岛那不是自投罗网吗?

所以,江华岛上的两千禁军甲士,和十艘楼船,皆是阻碍敌人的手段。

输赢不论,多坚持一天,就能给开京城多争取一天。

按照三人共同认可的推算,来敌在千人左右,最多不超过三千,除非明寇彻底放弃柳京城。

别说,估算的还挺准。

那么敌我兵力对比就很清楚,守开京城装备精良的禁军甲士有八千,其中还有一领高丽最精锐的鹰扬铁骑。

整个开京城中居民约十万户,六十万多人口,三户抽一丁,转眼又是三万余兵,打开甲库、兵库、弓弩库武装起来。

之所以京畿道没征调开京城内的府兵,就是防着明寇这一手。

以七千禁军为骨,以三万余府兵为肉,以开京山城城防为皮,岂容千余明寇放肆?

唯一需要的就是时间而已,从征集府兵到编组成军,领发器械、粮草,指定防守区域和军官等等。

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起码也要两三天时间,所以鹰扬铁骑即刻出城,百骑为一队,在开京城东面警戒。

地方上已经没兵了,只能下道教旨,各地官员征集民壮、死守城镇,擅离职守者斩!

敌军要想攻打开京城,从海州港到这边,海陆加起来差不多得有一百八十里。

还必须要击败楼船领、胜过江华岛上两千甲士、四千扈从兵才行,否则登陆地侧面有六千大兵虎视眈眈,还登个西巴陆。

这样算起来,敌军抵达城下最少也要四五天,他们将面对剑拔弩张、严密防守的开京城。

等柳京城那边大军收到消息,只需派出龙虎军二领铁骑回援就行,城内四万大军,(三万七加贵族们部曲)城外三千铁骑。

难道千余明寇个个会飞檐走壁、缩地成寸、刀枪不入的法术不成?

就不信了!

……

按照本时空的军事常识,高丽的准备确实很周全,如果真的支撑不住,还有最后的一招。

虽然很丢脸,但事急从权!

将数万兵马全部撤到背靠松岳山的王城,防御的城墙更高、守卫也更密集。

再下令大同江北的十万大军,放弃柳京、全速撤军。

只要坚持个五六天,十万!不!哪怕是三五万的大军撤回。

残余的敌军就算个个堪比关云长、张翼德,用人堆也能堆死他们。

退一万步讲,柳京城解围,明寇得到目的后,还不立马撤军上船,逃之夭夭。

下一步继续和谈呗!大不了就先划大同江而治,高丽群臣“卧薪尝胆、上下同心”,明年重启大战。

敌人虽然强悍,但是他们只要败一次就将彻底终结。

高丽虽小也是一个国家,一时的失败并不可怕,只要禁军主力不受重创,重组大军再战就是。

“明寇”狗胆包天、还敢“弑王杀驾”不成?

哼!阿西吧!借他们几个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