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双龙传

作者:天下无二汪 | 分类:历史 | 字数:59.7万

第242章 愿为大帅效犬马之劳!

书名:大宋双龙传 作者:天下无二汪 字数:2307 更新时间:2025-02-23 02:12:14

白善业很郁闷,白家偌大的家业已经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败军之将的耻辱,白家难以忍受,所以只当他死了,由他弟弟白善行顶替了他禁军水营别将的职位。

虽然他人是回来了,也拜访了拓大人,对救命之恩感激涕零。

但是官复原职是别想了,他不是拓俊京,没有李资谦这样位高权重的亲家。

好在有拓俊京在前面当挡箭牌,赎回来的数百将官,大多还是得到了相应的安置。

譬如白善业就得了个府兵“权”别将职位,在延坪岛这个鸟不拉屎的孤岛上任守寨官。

他还把自己姐夫调了过来当部曲校尉,没法子,他一个部曲都没有,只能让他姐夫带人保护自己。

如今“麾下”部曲二十、府兵八十、扈从两百余,大小渔船二十几艘,驻守延坪水寨。

原本名下千亩良田,也变成了岛上千亩贫地,没地方说理去,他把娘子和两个闺女也接到岛上生活。

起码在这个破岛上的寨子里,他就是老大,他能说了算。

禁军和府兵的待遇天差地别,一个是正经的职业军人,一个是地方上的小地主。

好在经历过两个多月“劳改犯”的生活,白善业毫不在意这些。

每天睡到自然醒,有面饼、酱汤、泡菜、海鱼可吃,有板床可躺、有女人可睡,天堂一样的日子。

如果可以的话,白善业恨不得就这么舒服一辈子。

曾经热衷的仕途,拼命巴结的上官,使劲平衡的家族关系,现在想起来是多么的可笑。

都比不上一个刚烤熟的面饼香甜!

然而这一切,九月二十四下午,在延坪岛水寨木哨楼上,从他看到布帆赤旗的那一刹,全部破灭。

“阿西吧!没完没了是不?我都认命了,你们还不放过我,啊啊啊啊!可恶啊!”

原本惊慌失措,忙着披甲上弦的手下,看到别将白大人在塔楼上指天骂地、狼嚎一般。

都以为白大人这次必然死战,然而让他们惊掉下巴的是,这鸟官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来一面赤旗,往塔楼上一插。

“弟兄们,来的是浪里红,我们打不过的,你们看看那些大海船,再看看咱们的小破艇?

某不忍心看着你们去喂鱼虾,识时务者为俊杰,本官决定放下武器,喜迎天兵。

尔等如有他志,暂时也不要多想,等一切平息后,自行离开即可,千万别做傻事啊思密达!”

扔下面面相觑的众人,垂头丧气的白善业,带着自己的姐夫副将,耷拉着脑袋回了自己官衙。

打?打个屁!

就现在禁军水营那些蠢货,他原来的二十艘板屋船,就能在海上吊打他们。

这也是上次出兵,拓大人选他出征的原因所在,他都被打成狗一样,其他人算个屁啊!

两个月的俘虏生涯,让他学会了一个道理:

“论迹不论心!”

管教们从来不听你说什么(主要是基本听不懂),只看你怎么做。

别耍花样!老老实实就行!

……

在前方开路的镇远号船楼上,林风差点把千里镜杵到眼睛里。

“啥玩意?没接到军情通报,说安排人占了延坪岛啊?秀才,是你们陆军的人?”

“我不道啊!”

梁云峰一听这不是海军的安排,很是纳闷,这唱的是哪一出啊!

“靠上码头,我带人登陆看看什么情况!”

“秀才你小心些,登岸后往左边站一点,让开射角知道不?”

“知道知道,啰嗦!”

“炮长,炮长!两炮都换重霰弹,万一有事给我轰死这些垃圾!”

“是!头儿!”

……

“朋帅满赛!”

朋哥儿登上延坪岛时,迎接他的就是三百多延坪寨守卫的欢呼。

看了一眼寨楼上迎风飘扬的赤旗,他笑着对“降兵”挥挥手。

换来更大的欢呼声,一个个老激动了都!

“你就是延坪寨的守臣白善业?”

“龙义修路大队第十七小队第六运石组白善业,编号9527向大帅报道!”

朋哥差点笑喷了,呦呵!还是在劳改营啃过土豆的,难怪这么娴熟。

“嗯嗯!看来你在劳改营改造的不错啊!”

“是!大帅!小的已经洗心革面,彻底和高丽腐朽贵族划清界限,从此誓死效忠大明,愿为大帅效犬马之劳!”

“很好!白善业,本帅任命你为京畿道治安军别将,部下军官暂时先自行任命,提交相关花名册,从十月份开始定编发饷,依高丽禁军常例”。

白善业差点欢喜疯了,趴地上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响头,额头青紫一片。

“谢大帅栽培!末将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行了行了!好好干!本帅看好你哦!”

感激涕零的白别将,点头哈腰退出原来属于自己的官衙,这座岛上唯一的砖瓦房。

他回到被聚在一起看押,惶恐不安的部曲、府兵、扈从兵中,大声的宣布了大帅的决定。

“朋帅满赛!”

一干人等欢呼雀跃,开玩笑呢?

府兵是要交丁税,最低级别的一年要交一匹布,扈从兵是两匹,而禁军是免丁税。

高丽是以产量来折算土地面积,最低单位为“把”,即指能产一把粮食的土地。(差不多二两)

“十把”为“一束”(二十两划到宋一斤四两);“十束”为“一负”(宋十二斤半);“百负”为“一结”(宋一石)。

府兵给田十结、给柴地五结,二十岁受田,六十岁归还土地。

折算下来就是每年一百二十石粮,一个月十石听起来不少,其中半数是要上交国家的。

每个月还剩五石粮,注意,这还是指未加工的原量,就算是粗粮也要打个八折。

一家五口每个月一石粮能勉强吃饱,府兵的五十多亩地,最少要两家农奴耕种。

他们的口粮就要去掉两石,一家五口的府兵,每个月有三石粮食,吃饱是绝对没问题,还能换些不错的家用。

还有“柴地”相当于免费提供柴火,听起来还算是不错,所以刚开始时府兵制确实让高丽的根基稳固。

怕就怕但是二字,高丽建国二百多年下来,几次伤筋动骨的大战,人口的增长虽然缓慢,但毕竟多了不少。

贵族们巧取豪夺的兼并,要的可都是好田,府兵们新分的口粮田愈发贫瘠。

譬如这延坪岛上的田,以他们低劣的耕种技术,亩产百斤就笑了。

生活的不算窘迫,但也绝对谈不上舒坦,关键还要自带干粮武器服役。

交“血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