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也要强,种田走上人生巅峰
作者:飞翔的阿吧阿吧 | 分类:古言 | 字数:23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章 市集大采购
周氏见她突然脸色变红,“你咋地啦,怎么突然脸变色了。”说着用手摸了摸她的头,“你别吓我,你是不是又不舒服了!”周氏面露紧张。
春晓这会儿莫明有些兴奋,“没事,娘,我突然想到了一些事情。咱这萝卜干怎么办?”她赶紧岔开话题。
周氏见她无事,这才放下心来,“咱再转转看,看看有没有人要的,顺便找找你方婶,看看她们东西卖完了没有。”
她们萝卜干没有找到买家,倒是半道碰到了方氏,就见方氏笑脸盈盈的,“我们东西卖完了,你们呢。”
“我们蛋卖完了,还剩一些萝卜干怕是难卖,这富人都喜欢吃新鲜菜,不行我们还是回集市了。”周氏看了看方氏婆媳二人,“既然你们东西买完了那你们就先回吧,我这还有好些东西要买呢,一时半会也回不去。”
“那行,那我们就先回了,下回卖蛋你再找我。”
“知道了,你回吧。”
方氏带着媳妇杜鹃走了。
“娘,咱们是回集市吗?”
“再转转,不行就回集市。”周氏带着她又转了几个地方,也问了几户人家,结果东西还是没有卖出去,没办法,她们只好再次回到集市。
严大山正在跟边上一个摆摊的汉子唠嗑,见她们回来,“怎么样,卖出去了没有。”
周氏将背篓往他跟前一放,“蛋卖出去了,萝卜干没人要,这样,你就在这卖萝卜干,还是按我之前说的,我跟你妹妹去把东西办了,收市前回来找你如何。”
“你们去吧。”他又不会讨价还价的,买东西他也不在行。
周氏凑到他耳边,告诉他背篓地下有卖蛋的钱,让他注意着些,严大山应了,让她们也小心些身上的钱。
周氏于是带着春晓走了,这会两人一人背了个空背篓。
“娘,咱买啥。”如今钱都在老太太身上,她只有跟着看的份,不过有娘给她置办,她也省了不少的心,让她去跟那些人讨价还价,她还真有些拉不下脸。
“咱先去布庄,这有了褥子,还得做床单被套,家里孩子多,没有什么旧布,这些都得买。”
春晓跟着周氏去了布庄,家里已经很久没有买过布了,一问价,粗棉布800文一匹,细棉布一两四钱一匹。真的是贵得很啊,春晓看了看架子上的布,宽度都是差不多一米二左右的,颜色很多,粗布多是深色,细布多是浅色,以红蓝居多。
春晓看的时候周氏也在看,床单被面一起至少要用6米左右的布,那就得买半匹,她又与布庄老板讲价,结果人家老板寸步不让,最多只肯送她们几块碎布头。
没办法,周氏只能掏了400文钱买了半匹粗棉布搭几小块碎布头,“你看看,就这么几样二三两银子就去了,真是什么都不敢多买。以后手头宽裕了,最好再做一套备用,不然洗了不干都没有用的。”将布匹放在背篓里,二人出了布庄,路过街边摊位的时候,周氏又花10文钱给她买了把木梳子。
接着,她们又去了瓷器店,买了三只便宜碗,瓷器一直贵,便宜也要15文一只,又去杂货铺买了油盐酱醋等做饭必备调料,还有灯油,陶罐等物品,为了以后方便,大小的陶罐各买了几个,在杂货铺总共花了300文左右。
春晓以为买完了,谁知周氏又带她去了粮食店,“娘知道你吃家里的麦麸窝窝不好受,家里的细面已有,但是不多,之前收成的时候有人去村里收粮卖了一些,这一大家子人吃饭都是能省就省我也不好单拿给你,我想着还是给你买一些放在家里,你想吃的时候就自己做着吃。”
没想到她的一些表现周氏都看在眼里。
细面14文一斤,周氏买了20斤,米15文一斤周氏也买了20斤,将两袋粮食放进春晓的背篓里,“这个回去别讲。”
两个人的背篓如今都满了。
“娘,应该没啥要买的了吧。”
周氏仔细想了想,“还有一样差点忘了,你那大门的锁如今用的是老大家里的,现在家里有人用不上,但是还是要自己备把锁,我就问你,急不急出门,如果不急的话那就先不买,这锁也不便宜。”
春晓一想,这锁还真得买,“娘,买吧,这个是必用品。”
二人又来到了锁铺,一问价,这锁还真是不便宜,最便宜的小的也要三百文,春晓他们要用的挂大门的要700文。
“你这就这么大个东西,怎么就这么贵。”周氏有些犹豫,主要是太超出了她的预算。
“这位嫂子,我这东西不大但是内里讲究,你不能以大小论价格啊,没有它,家里东西被偷了那不是更不值当,这都是上好的玄铜做的,结实着呢。”锁铺老板拿了几把锁给他们看,“这识货的就知道内里好坏,那便宜的锁头没两日就坏了买回去有什么用!”
“春晓,那咱还买吗?”周氏觉得不行就先用着家里的,如今正是用钱紧张的时候。
第14章 市集大采购
“娘,买吧,早晚都是要买的。”
周氏又看向老板,“老板,你看你这个锁价也太贵了些,这样,我买一个大的您给我送一个小的呗。”
“您这个算盘真是打得精。”老板连连摆手,“不成不成,我小锁一把要300文,免费送你我就赔老本了,不成。”老板看了看她们两,“你们若是成心想要,这样,一把大的一把小的,总共算你们850文,再低是不行了。”
“我如果只要一把大的,550文成吗?”
那老板甩了甩自己的袖子,有些哭笑不得,“老嫂子,价不是您这样算的,一把就是700文,两把我给您的可是成本价呢,您二位自己好好斟酌斟酌吧,不要也没关系,以后欢迎再来。”
两人没办法,想着小锁灶房可以用,于是咬咬牙,花850文买了两把锁。
“要我说,这锁现在就不该买,850文,可以买别的多了去了。”出了锁铺周氏还在念叨,“早知道我就先不跟你提锁这个事儿呢。”别的钱用的她都不心疼,就这锁钱用的她十分心疼。
“娘,买都买了,反正现在不买以后也是要买的,早买用的时间长,比之后买可划算了。”
周氏一想,也确实是这个理,随即不再说什么,“走,买的也差不多了,再买也装不下了,回去找大山,该回去了。”
两个人都背着满满的东西,周氏又去棉花作坊取了褥子,店主好心的用绳子给他们捆好了被子。将她们送出了作坊。
春晓跟周氏将被子固定在背篓上一起去集市找周大山。
周大山的干萝卜卖了一部分出去还没有卖完,见到她们两,“你们东西买完了?我这还要一会儿,这干萝卜太难卖了。”
“不卖了,走,回去。”
大山一愣,“这收市的时间还没有到,要不要再等一会儿?”
“我们带着这么多东西不好弄,算了,萝卜干能放,下回再卖也行的。”周氏看着他,“你把你妹妹背后的背篓接过来,我这7斤的被子也放你那,4斤的褥子我们拿。”
严大山接过春晓的背篓,“都买了些啥,分量还不轻。”
春晓将他背后的褥子卸下来,将周氏背后的褥子固定了上去,“好了。”春晓接着又将周氏的背篓卸了下来,“娘,我背这个,您背装萝卜的那个背篓吧。”将轻的褥子固定在背篓上,三个人一起离开了集市。
“你们东西都买齐了吗?”大山问。
“哪里买得齐,不过要紧的要用的都买了,先凑合着用吧。”周氏看了看他的身后,“你要是累,就把那床被子给我,我这背篓还是空的。”
大山笑了笑,“娘,您是不是小看我,这才多重,放心走吧,保准给您背回家。”他看了看头顶的太阳,“这走回去都下午了,早知道给娘您带点干粮了。”
“走吧,就饿个把时辰有什么关系,回去还要收拾。
三人在路上走着,走一段歇一会,走一段歇一会,负重走这么长时间,太阳又在头顶上,身上都发热了,这里又不像现代,热了可以随手脱衣,春晓就觉得热的难受,希望能快点到,好在走了一个时辰左右,总算是快到村口了。
“大山,我们不走村口,直接走村田埂绕到村尾去。”这些东西本来就是给村尾置的,拿回去还得从村中露一圈,到时候村里人又得说些什么了。周氏想直接去村尾。
几人于是绕田走小路,从田埂子绕去了村尾,上了坡就看见春晓的那处房子了,如今插了篱笆又修整好了,远看也有那么些住人的模样,春晓已经三天没有来过了,进了院子,看到边上修好的灶房,心里隐隐透着欣喜,不知道里面除了床,还做好了什么,床好了应该就可以住人了,这处以后就是她的安身之所了。
周氏打开了堂屋门,出门的时候她就想着买完了东西直接来这处,所以随身带了钥匙。门打开,春晓就看到了堂屋的桌子,还有两条板凳。
她跑到堂屋的左手边,这间房是她的卧房,床对窗靠墙摆着,窗子边上的墙角摆着一个隔层的简单的柜子。
“娘,柜子桌子都好了,床也好了,可以住人了。”春晓有些兴奋,“等床铺那些做好了我就要住进来。”
周氏也仔细瞧了瞧,房间的角落还放了盆跟桶,这严老五的速度确实是快。
大山将背篓放在地上,“娘,这边确实是都收拾出来可以住人了。”昨日这里就已经收拾妥当,今天来只是多了桌子等几个物件。
“你先回去,让你媳妇把饭热热,我跟春晓先收拾一下就回去了。”
“我帮你们呗。”
“就两背篓东西,哪里用得上这么多的人,你先回去,不然回去了吃饭还得等。”
大山觉得也是,于是先回去了。
周氏将厚褥子铺到床上,大小略宽,宽是好事,总比窄了好,“这布还有这薄褥子要带回去做套,晚上我跟你嫂子就给你赶出来。”归属好了褥子,周氏又将粮食袋子拿了出来,“你柜子里也没有什么东西放的,这个先放到柜子里吧。”
春晓依言将粮食放进了柜子里。
周氏又将买的几个坛坛罐罐放到了堂屋,两人又来到灶房,将油盐酱醋那些放到了灶房的灶台,春晓看着灶房半屋子的柴火惊呆了,这是准备了多少,有粗的有细的。”
做完这些,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好收拾的了,用新买的小锁锁好了灶房的门,周氏拉着春晓又到了卧房,她从身上摸出三两银子,“这些钱你收好,等你住过来,种些菜,养些鸡,日子大抵也是能过下去的。”
“娘,我算了的,今日花用了4两多银子,我怎么能收您这三两银子!”
“这种时候你别犯倔,几百文钱拿在手上能顶什么用,我不是跟你说了吗,我有体己银子,让你拿着你就拿着,你知道要用钱的时候没钱有多难吗。”
春晓知道周氏一心为她,她收了银子,将银子用一个布头包好,拿了个小坛子装着放到了柜子边上,如今这边没住人,谁也不会想到她把银子放在这里,等住过来了,还要找个隐蔽的地方把钱藏起来。
她算了算,借了哥嫂2两银子,木匠的工钱欠了2两,如今又用了她娘2两多银子,这一下子就差不多欠了7两了,得早点住过来开始做事才行。
两人又在屋子里看了看,发现没什么好收拾的后,抱着薄褥子,背上背篓,春晓换上新买的锁将大门关好就一起回了村中的家。路上碰到村里人也是匆匆打个招呼就过。
到家的时候,田氏跟孩子们都在,严柄发也在。
孩子们看到他们就围了过来,有的叫奶奶,有的叫姑姑,问她们有没有带好吃的,虽然刚刚问了爹,爹说没有,他们依旧不死心。
“没带,什么都没带,今日是去跟你们姑姑买褥子的,哪有功夫跟闲钱给你们买吃的,让让,让奶奶把这褥子跟布拿到房里去。”
几个孩子再次失望的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