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歌
作者:沧海叔 | 分类:历史 | 字数:65.6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88章 驱虎(二)
同一片星空下。
华灯初上,夜色宜人。这里是堺市最繁华的一段地界,一处宽敞院落中传来小鼓动听的敲击声,随即悠扬的歌声在夜色中飘撒开来:
樱花啊,
樱花啊,
阳春三月晴空下,
一望无际是樱花。
如霞似云花烂漫,
芳香飘荡美如画。
一位盛装女子,手持团扇,在几位观众面前边歌边舞。她眼神迷离,舞姿曼妙,歌喉婉转,唱到抑扬顿挫处,让人情不自禁的跟着她的节奏轻轻摇晃。一曲唱完,那女子深深施礼,露出脖颈柔美的曲线。正对她坐着的一个虬髯汉子大声叫好,端起眼前的酒碗一饮而尽,正是被江枫委以北方航线重任的于万里。这已经是他指挥船队第二次来到扶桑了。由于东海船队扩大到五艘客舟,海贸的交易量颇为可观,带来的利润也更加丰厚。
短短数月时间,江枫投资的这间被称作“平安屋”的商社迅速崛起,而这家店的老板元吉,也因为其独享与平安城的海贸渠道,成为堺港的商界新星。此时的元吉,身穿华贵的丝质和服,红光满面,在奉行大人面前谈笑风生,哪里还有当初的落魄模样。这次的货物成色不错,尤其是其中五十多担各色香料。刚刚入库,就有朝廷和各大寺院的采办役前来要求看货。而本地富商,几乎连染指的机会都没有。为了能吃到一点,由奉行大人出面,堺港几位大商家盛邀平安东海船队的各位纲首赴宴。酒酣耳热之际,于万里拍着胸脯道:“各位东家,俺老于保证,下次的货香料分量翻倍,一定给各位留下一些好东西!当然,也请各位多多照顾在下的生意,咱们需要的金银、硫磺、铜锭和硝石,多多益善,有多少要多少!”大家轰然叫好,纷纷热情劝酒,于万里来者不拒,酒到杯干,豪气干云。
正当气氛热烈之时,平安屋总账房侯青悄悄来到于万里身后,拽了拽他袖子,低声道:“于大哥,有紧急情况!”于万里手一挥,不耐烦道:“走开,莫要耽误俺喝酒!”侯青急了,抓住他衣襟低声吼道:“平安城被朝廷的兵马围了!”就像一瓢凉水从头浇下,于万里浑身打了个哆嗦,眼睛里的朦胧醉意也消失了,他急问道:“你说什么?”侯青将手中字条递给他,只看了几行,他便一下子跳了起来,将面前矮几掀了个底朝天,酒碗菜碟乒乒乓乓的撒了一地。
当晚,于万里的船队连夜启航,冒着风险穿越风急浪高的濑户内海,以最快的速度向西行驶,消失在无边夜幕中。尽管拼命赶路,船队到达登州港的时候,也已经是第九天,算起来,距离平安城被围至少过了半个月。于万里急的嘴上起了几个大泡,跟谁说话都没好气。等他的船一靠到码头上,他就急不可耐的冲到岸上,对着前来迎接的梁五大吼道:“五哥,你的人呢?咱们赶紧回平安啊!”梁五踌躇道:“谢先生临走交代了,要等收到飞奴传信之后再登船南下,就是说……”
“救兵如救火!都什么时候了还等!”于万里唾沫星子喷了梁五一脸。其实梁五心里也是没底,他觉得老谢对于万里归来的速度有些悲观,所以才说的有些模糊。既然老谢去高丽借兵迟迟没有回音,恐怕此事希望渺茫,因此也不再坚持。整个登州两营早就摩拳擦掌, 梁五一声令下立刻开始装船。于万里看着两个营的精锐部队将几艘船塞满,心里面才稍稍安稳些。他遥望着南方,心中祈祷:弟兄们,要顶住啊!
然而,现实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早在一天前,平安城的大门已经再次向敌人敞开。而命令开门的,却是鼓动大家关闭城门的赵环儿。此时的赵环儿,已经是全城的主心骨,就连开门投降这个看起来有悖常理的举动,也被全城人默默接受了。人们都在想:她一定有自己的原因才这么做,我们不明白没关系,只要遵从她的意见,一定会有好结果。这种对一个人毫无保留的信任以前只在江枫身上出现过。放在以前,且不说赵环儿与江枫的关系如何,即使她的公主身份早就曝光,大家都未必对她如此的言听计从,但她为了全城百姓勇敢的面对至高无上的皇帝,甚至不惜血溅当场,以死明志,让这些淳朴的百姓与她有了一种血脉相连的感觉。在他们眼中,她既是他们的保护者,又是他们的女儿,她为他们流过血,他们则原意为她献出一切。
其实对于赵环儿来说,开门的决定异常艰难,却又别无选择。她在数日前收到谢平川的飞奴传信,字条用密语写成,篇幅甚短,想必颇为匆忙。信中让她在不造成重大伤亡的情况下尽量拖延时间,坚持四五天后就可以让出城池,而后面的几件事更是匪夷所思。她看了几遍,牢牢记住,便将字条撕碎。
赵环儿逼着自己冷静下来,分析眼下形势:城中虽然尚可坚守,但受过训练的巡检司兵士只有一百多人,平安城的大部分武力是随船出海的水兵和登州军。为了在登州稳住局面,大部分武器和火器也已经被运送到登州去了。只要今天这样的进攻再来两次,只怕城墙就保不住了。张振玉带领的南海船队虽然实力或许勉强能与朝廷水师碰一碰,但距离太远,飞奴早已送出,但他们最快也要十几天才能赶回来,只怕指望不上。她能想到的办法,只有召唤东海于万里的舰队将登州兵运过来,想必老谢肯定也已经有所安排。但是为何不让城中坚守,反而要让出城池?赵环儿反复读了几遍,始终不得要领。
如今在登州的谢平川已经是唯一的希望,老谢既然这样安排,只得先按照他的意思行事。于是当天赵环儿便派了使者与城外接触,声称无意与朝廷做对,希望皇帝看在兄妹一场,给城中百姓一条生路。杨沂中虽然有把握将这木质城墙的小城攻下来,但眼看对方士气高昂,准备充足,觉得强攻损失会很大,眼下皇帝近卫兵力只有两三千人,实在经不起这么折腾,因此力劝皇帝接受城中谈判的要求。赵构亲眼见到攻城屡次受挫,对自己这支近卫军的实力有了新的看法,而城中出现的女真人也让他惊疑不定,既然对方低头服软,他当即授意杨沂中与城中谈判。
赵环儿见对方愿意谈判,便施展拖字诀,非要一条一条的跟皇帝亲自谈条件。平安城投降的条件让赵构有些摸不着头脑:开城后不杀一人,全城居民一起迁居到山林里露宿,将城和周围的所有房舍全部让给官军驻扎。但他想了一会,随即自以为找到了理由:攻城时双方互有死伤,这冤仇已经结下,这些刁民是怕军民挤在一起,将来受气啊!
赵构冷笑一声,挥手道:“答应他们。但是不允许他们带走武器和粮食!”在他看来,这些刁民没了城墙和武器,便没有威胁,将来军队休整恢复之后,如何处置他们还不是随着自己的意思来?议和就这样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