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2011,我和女儿读大学

作者:爱看小说的70后大叔 | 分类:都市 | 字数:15.8万

第74章 振兴川剧

书名:重生2011,我和女儿读大学 作者:爱看小说的70后大叔 字数:4912 更新时间:2025-02-06 02:10:10

蓝洁花的事,毕胜男知道了,路远熙也就知道了。

毕胜男问了,路远熙也会问。

不过路远熙比毕胜男聪明、理智。

“老李啊,你既然觉得周大佬可交,那蓝洁花的事,你就不要插手,让严大姐和蒋三妹去处理。她是周大佬的女人,哪怕现在他不要了,丢弃了,如果你想捡来用,或者被他怀疑你想捡来用,都会影响你们的关系”。

你这是什么话?我是捡垃圾的人吗?

李存孝心里很不舒服,想要反驳,还是忍了。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老祖宗深有体会。

“不是我们不相信你,你现在学业有成,事业成功,很容易招蜂引蝶。你不动都会扑过来,你一动,更是群蜂乱舞,月月姐委托我们把你看好了”。

这是什么虎狼之词?你们监守自盗,还说得这样理直气壮!

女儿肯定也接到了老妈的监督任务,好在每次打电话,欧阳淼淼都在身边。

她不会被女儿策反成了间谍吧?

挂了电话,李存孝开始胡思乱想。

期末考试的前一个周末,李存孝带着女儿和欧阳淼淼出去放松。

在嘉陵江边,发现一个老茶馆。

小竹椅、木方凳、盖碗茶。

一群老人悠闲的斜躺在椅子上喝茶聊天。

更热闹的是,还有一群川剧票友,正在敲锣打鼓的唱川剧。

乐器伴奏参差不齐,但听起来顺耳。

主唱帮腔高高低低,但吐字清晰。

李存孝居然听得津津有味,也勾起了儿时的记忆。

女儿和欧阳淼淼虽然没有兴趣,但还是耐着性子坐了一个多小时。

小时候叫“看川戏”,虽然看不清,听不懂,但不妨碍我们去凑热闹。

唉,不知道现在的那些川剧团还在不在。

兴趣盎然的李存孝,看着兴趣缺缺的两个女孩,也没了想给她们讲故事的兴趣。

女儿提前一天考完试,拎着行李到学校等李存孝他们。

中午她和欧阳淼淼手挽手进食堂,那些不敢觊觎欧阳淼淼的男生,都悄悄的打听女儿的情况。

一个男生对一个女生嘀咕了几句,女生跑过来,对着欧阳淼淼耳语。

“你问她老爸答不答应”。

欧阳淼淼指着李存孝说道。

女生看着李存孝严肃的脸,转身跑了。

女儿长大了!

李存孝若无其事的埋头吃饭。

考完最后一科,收拾行李,立刻回家。

送欧阳淼淼到家,刚好是吃晚饭的时间,李存孝也不客气,和女儿留下吃饭。

饭后和欧阳老爷子在书房闲聊。

“老李,倩妹今晚不回去了,你爱上哪就上哪”。

老爷子呵斥她,没大没小。

妻子不在这边,李存孝开着车正考虑是回县城,还是住这边。

毕胜男的电话来了。

“老李,是不是流落街头啦?过来,我收留你”。

身边的间谍无处不在啊。

李存孝想起了出门时,欧阳淼淼那诡异的眼神。

男士拖鞋,男士睡衣,男士内裤,剃须刀,牙刷…

“毕胜男,你想包养我啊”?

看着卫生间里摆放整齐的洗漱用品,李存孝问道。

“养你,小菜一碟”。

毕胜男穿着睡衣,抱着膀子,靠在卫生间的门框上。

她已经洗了澡,浑身散发着沐浴露的芬芳。

“睡衣和内裤都洗过了”。

毕胜男扬了扬下巴。

“你不来给我搓哈背”?

毕胜男的举动,让李存孝有些得意。

“一会儿我给你搓成条条”!

毕胜男一脚把门关上,回卧室了。

男人最丢脸的是,和女人打架,更丢脸的是,打不赢!

李存孝三次主动攻击都被毕胜男反客为主。

比动作,没有她灵活,比声音,没有她大。

一大早,毕胜男再次把李存孝折磨一番,哼着小曲上班去了。

李存孝瘫在床上,蒙头又睡。

女儿玩得不思家,李存孝只好一个人无精打采的回县城。

老爸老妈看到儿子回来了,拉开冰箱,挑着最好的东西弄。

吃了午饭,也没心思和父母摆龙门阵,进了卧室倒头就睡。

醒来的时候,妻子差不多该下班了,冲个澡精神百倍。

妻子买了他最爱吃的卤郡肝。

饭桌上,老妈说明天要“走人户”(四川话,走亲戚)。

大舅的儿媳妇“做喜三酒”(四川话,满月酒)。

娘亲舅大,李存孝当然得去。

晚上,李存孝火力全开,和妻子打了个平手。

大舅家离县城十来公里。

小时候,连鸡公车都推不进去。

现在,汽车可以开到家门口。

院坝门口搭起了遮阳棚,四张圆桌一字排开。

一个大蒸笼冒着诱人的香气,下面柴火熊熊。

宽敞的院坝里还摆了八张圆桌。

三三两两的客人围着圆桌,等着开席。

男人们在抽烟“冲壳子”(四川话,吹牛),女人们在嗑瓜子,摆龙门阵,交换“情报”。

第74章 振兴川剧

这些客人,李存孝大多数都认识,喊着该喊的称呼,一一问好。

路上还有客人陆续到来,表弟站在路边,收礼接客。

噼里啪啦的鞭炮放完,客人们自觉入座。

现在不像以前,在堂屋里摆一桌,还有“上把位”,专门给长辈们坐。

李存孝不喝酒,就和老妈在门口的圆桌坐下。

染红的鸡蛋和花生,每人配发。

主人家也不刻意招呼,每桌人齐了就可以动筷子。

男人们边较酒边吃菜边聊天。

女人们边吃菜边聊天边招呼自己的男人少喝酒。

场面一下子就热闹起来。

说实话,菜很丰盛,但没有老妈做的好吃。

李存孝随意的挑着自己喜欢的菜。

院坝里一群男人开始划拳。

一个似曾耳闻的声音传来。

李存孝扭头一看,一个国字脸,身材魁梧,声音洪亮,和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正在热情的劝酒。

好熟悉啊!

“那个吼得最凶的人,是不是牟中旭哦”?

李存孝问同桌的亲戚。

“对对对,他就是牟中旭,以前是唱川戏的,现在好像下岗了”。

牟中旭,李存孝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

在学校时,两人的关系很铁,初二那年,牟中旭被县剧团招走,从此两人再没见过面。

没想到今天在这里遇到了。

看那一桌人都喝得热火朝天,李存孝没有马上过去打招呼。

女人们很快散席了,男人们还在较酒。

老妈陪着她的姐妹们打麻将去了。

李存孝坐在院坝门口玩手机。

差不多一个小时吧,较酒的那桌终于偃旗息鼓了。

“牟中旭”。

李存孝走过去,给已经开始喝茶的牟中旭打招呼。

“李存孝”?!

李存孝的体型,从初中开始,就没咋变过,能被一眼认出来也不奇怪。

两个“毛根朋友”(四川话,发小)相聚,都很激动。

“走那边去坐一哈”。

李存孝指了指一处清净的地方。

李:“我们有三十年没见了”。

牟:“差不多,我是85年走的”。

李:“没在剧团唱戏了”?

牟:“都改行七八年了”。

李:“其他人呢”?

牟:“除了几个有关系,吃闲饭的编入文化局,其他的都走了”。

李:“川剧没市场了”?

牟:“哪还有市场哦,现在有几个人爱看川戏嘛”。

李:“剧团的人,还能不能联系上”?

李存孝有个大胆的想法。

牟:“都还有联系”。

李:“他们现在,情况咋样”?

李存孝问得很小心。

牟:“都不咋样!你想嘛,都是初中没毕业就去了剧团,唱了二十多年的戏,突然改行,要文凭莫得文凭,要手艺莫得手艺”。

牟中旭刚才喝酒的兴致,一下子就低落了。

“能不能把剧团的人组织起来,省里有位退休老干部,特别喜欢川剧,他可以提供帮助”。

李存孝把欧阳老爷子搬了出来,管他喜不喜欢,只要他肯出面就行了。

“真的?!”

牟中旭喜出望外。

谁愿意丢掉自己用青春换来的本事,去做被人施舍的工作。

“真的!这样,我这段时间都在县城,你想办法把团里所有的主力都召集齐,然后约个时间见面”。

李存孝的脑海里已经有了雏形,甚至连演出的场地都有了安排。

“好好好”!

牟中旭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两人聊到“宵了夜”(吃了晚饭),才依依不舍的分手。

第二天下午,把罗总和蒋百里叫到饮片公司。

“我又要开始作妖了”。

李存孝微笑着对大家说道。

毕胜男和路远熙对望一眼,罗总和蒋百里对望一眼,廖化军看了李存孝一眼。

都没说话。

“我准备成立一个川剧团”。

李存孝说完,等大家的反应。

“啥子团啊”?

毕胜男第一个发问。

“川剧团,唱川戏的剧团”。

蒋百里对川剧团很熟悉。

“你咋个想起办川剧团喃”?

廖化军莫名其妙。

罗总和路远熙都不开腔。

罗总是不懂,路远熙是不想参与。

“你还记得牟中旭没有”?

李存孝问廖化军,他们都是同一届的初中同学。

“咋记不到喃,他就是进了剧团唱戏多嘛”。

县剧团来选人的时候,好多同学都去面试了,最后只选了三个。

“县剧团现在散了,我想把他们组织起来”。

现在饮片公司的效益不是一般的好,李存孝有信心。

“这可能是个赔钱的买卖,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剧团如果不能打开演出市场,就得赔钱把它养着。

“我同意”。

啥也不懂的毕胜男率先表态。

大家都用奇怪的眼神盯着她。

“老李说有可能赔钱的买卖,最后都赚了大钱”。

看到大家的表情,毕胜男尴尬的捂住了嘴。

“李总的眼光确实很独到,我也同意”。

蒋百里第二个表态。

“我也同意”。

路远熙毫不犹豫。

“那就同意嘛”。

廖化军还是没想明白。

“虽然我不懂,但我也同意”。

罗总最后一个表态。

“其他股东我就暂时不通知了,等具体方案出来,我们再一起讨论”。

李存孝又把童满洲叫来,给大家分享了饮片公司的可喜局面。

散会的时候,李存孝收到路远熙的短信。

“今晚跟我回家”!

救命啊,我刚刚才满血复活,你又来了。

李存孝给妻子打电话,回成都有事。

为了掩人耳目,李存孝坐罗总的车回了成都。

在小区下车,李存孝到一壶春茶楼小憩。

直到路远熙打电话,他才打车去她的小区。

小区门口,路远熙拎着一包菜。

“喝白酒还是红酒?我家里没酒”。

门口有个小超市。

“啤酒,我自己去买”。

李存孝抱着一件啤酒,跟着路远熙上楼。

三室两厅两卫,很宽敞,装修豪华,但不俗气。

“你先坐哈,我去炒菜”。

两荤两素,一个凉拌猪头肉,一个煎蛋汤。

“手艺不错,味道很好”。

李存孝拿起啤酒,咚咚咚,直接吹瓶子。

“你喝慢点”。

路远熙伸手抹了一下李存孝嘴角的酒沫。

四比六,李存孝喝酒完败。

李存孝是强弩之末,路远熙是牛刀小试。

第二场比赛还是从浴室开始。

当卧室乱成一团的时候,李存孝精疲力尽,路远熙奄奄一息。

当牟中旭说组织了三十来人的时候,李存孝吓了一跳。

为了拉近距离,全体人员在城郊一处知名的农家乐聚会。

牟中旭一一介绍他们的角色。

小生、须生、旦角、花脸、丑角,共15人。

道具组3人。

乐器组8人。

四川清音老师2人。

四川金钱板老师2人。

加上牟中旭,一共31人。

大家围坐在一起,有的很迷茫,有的很希望,有的很迷惑,有的很兴奋。

到底是县剧团选拔出来的。

虽然都年过四十,但男的气度不凡,女的风韵犹存。

“我叫李存孝,是牟中旭的初中同学,也是好朋友”。

等大家稍微安静了,李存孝开始讲话。

“我对川剧很感兴趣,正好省里一位退休老干部也很感兴趣,我们决定以你们为基础,成立一个川剧团。牟中旭负责业务,我负责资金,老干部负责市场。大家放心,从你们签订合同起,就是正式员工,基本工资和五险一金都有”。

大家开始窃窃私语。

“给大家交个底,我就是兴华中药饮片公司的董事长,剧团的后台就是饮片公司”。

全体都兴奋了,连牟中旭都愣住了。

兴华中药饮片公司那可是市里的明星企业。

因为不知道牟中旭到底能不能组织起来,所以李存孝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

“从今天开始,大家还愿意回到老本行的,我们就开始发工资,给大家三个月的训练时间,等剧团全部手续办齐了,就安排正式演出。训练场地、服装、道具、乐器,由牟中旭统计,饮片公司负责安排”。

随后大家讨论了工资标准,作息时间,以及杂七杂八的其他事项。

总之,31个人拍手叫好,都愿意加入新的剧团。

随后,李存孝到欧阳老爷子那里,汇报了自己先斩后奏的事。

老爷子十分高兴。

他虽然是北方人,但到四川的时间很长了,对川剧也很喜欢,对四川清音更是情有独钟。

四川清音因为“哈哈腔”、“舌尖弹音”,被称为“东方歌剧”。

“四川金钱板也很不错,让他们重放异彩,我相信你,支持你”。

老爷子表示,将不遗余力的尽快帮忙把川剧团的手续办下来。

“第一场演出,老头子亲自来给你们捧场”。

有了老爷子的支持,李存孝的信心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