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2011,我和女儿读大学

作者:爱看小说的70后大叔 | 分类:都市 | 字数:15.8万

第10章 挽救父亲的眼睛

书名:重生2011,我和女儿读大学 作者:爱看小说的70后大叔 字数:2917 更新时间:2025-02-06 02:10:10

中国有5000年历史,我们在课本里学过,在传说中听过。

但这是一个四舍五入的数字。

如果再四舍五入,那就是年。

如果再四舍五入,

那就,啥也没有了!

“年太少,只争朝夕”。

历史肯定论在信心满满的证明。

历史否定论在言辞凿凿的诋毁。

历史的发展,从来都是少数人引导,多数人随从。

路走对了,跟随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路走错了,走错了就回头呗!

芸芸众生,做不了别人的主,还做不了自己的主?

李存孝天马行空的思绪,仿佛回到了远古的蜀地。

他现在站的这块土地上,曾经有着那么璀璨的文明,按照现代的说法,那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啊。

最为神奇的是,这段辉煌的历史不但没有文字记载,就连它惊现天下,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难道,我们的先民真的是“吸天地之灵气,享日月之精华”的神人?

想多了!

当身上的手机铃声响起,李存孝发散的思绪,回到了现实。

不管先民的时代是一种怎样的文明,它都被今天的文明代替了。

“哥,你在哪”?

大妹的声音很着急。

“我在城里,有啥事”?

听大妹的语气,她有什么急事,李存孝赶紧回答。

“老汉儿不好了”!

四川话说某个人不好了,就是生病了。

“他哪里不好”?

李存孝转身就朝停车的方向走。

“他说头昏脑胀,解不出手(便秘)”。

李存孝父亲70多岁,因为长年农村劳作生活,身体状况其实还不错,体力和精力比同龄人好多了。

“吃五谷,生百病”。

老爸终究是古稀老人,病痛开始找上门了。

李存孝倒是不紧张,老爸年轻的时候是家里的顶梁柱,吃苦受累惯了,闲了这么多年,没病也会闲出病来。

打开门,就听到大妹和老爸在激烈的争吵。

“你都不好这么多天了,你也不说,有病吃药,能花好多钱嘛”?

“哎呀,我自己去药店配了药的,好大个毛病嘛,去医院就是送钱”。

原来老爸早就感觉身体不舒服了,但扛着不说。

老妈发现后,他才坦白,经不住老妈的唠叨,自己去药店配了点药。

还提醒老妈,没多大事,不要告诉儿女。

今天李存孝的大妹两口子来看望老两口,顺便祝贺侄女考上了高中。

看到老爸的状态不太好,询问怎么回事,老爸嘴犟说没事,就是晚上起夜多了,没睡好。

一旁的老妈忍不住了。

“你爸这几天都头昏脑胀,解不出手(便秘),配了几道药吃了,还是不见效”。

大妹一听就急了,马上叫老公送老爸去医院。

老爸一听上医院,更急了。

就这样,父女俩你劝我不服,我说你不听。

争的不可开交,这才急得大妹给李存孝打电话。

对于老一辈的农村人来说,有个头疼脑热的,扯点草草药,熬汤喝了就没事了。

发烧,在额头上擦点酒,再用被子捂一身汗,保管第二天生龙活虎。

中暑,在脖子上或者手臂上,掐出几条红杠,万事大吉。

去医院?

那是阎王爷请客的地方。

不去!

大妹其实知道老爸的忌讳,也知道农村人对病痛的态度。

小时候,李存孝家里穷,老爸压力太大,一年到头不苟言笑,脾气暴躁,兄妹三人没少挨揍。

要不是奶奶护着,老妈劝着,兄妹三人每天都得挨打。

所以,兄妹三人对老爸的惧怕大于感情。

当然,对于70后的孩子来说,这种待遇,几乎家家雷同。

只是挨打频率不同,父母下手轻重不同。

现在的孩子,一句重话就离家出走,一点委屈就寻死觅活。

李存孝搞清楚状况后,先把大妹劝闭嘴,又让老爸坐下慢慢说。

李存孝的意思,先弄清楚老爸的头昏脑胀是不是伤风感冒,便秘是不是饮食习惯问题。

如果没什么大问题,就不用兴师动众,找一个老中医开点药就可以了。

老爸对中医,还是心服口服的。

毕竟良好的心态,是治疗一切疾病最好的良药。

带着怨气进医院,没病也能气出病来。

李存孝和颜悦色的询问老爸的症状。

他不是医生,但在医药公司工作了几年,从病的症状描述,来判断严重与否,还是可以的。

老爸还是坚持就是小毛病,吃了配的药,已经好多了。

“你们也不要瞎操心,配的药吃完还不好,我再去医院检查,这哈该对了嘛”。

老爸显然对大妹的关心反应过激有些难为情,态度温和了许多。

“你一会儿出去给我买一支眼药水,我两只眼睛有点胀痛”。

“你眼睛胀痛”?

李存孝脑子嗡的一下,心尖打颤。

前世,老爸因为不愿给儿女添麻烦,隐瞒眼睛长期胀痛的症状,导致严重的青光眼。

在送到省医院做手术的时候,专家遗憾的告诉李存孝,老爸的眼睛已经错过了最佳手术时间。

这次手术,只能维持现在的视力水平。

而且,只能维持两三年!

三年后,老爸的眼睛全盲!

这件事,让李存孝内疚了好长时间。

大妹也哭成了泪人。

李存孝内疚,是因为父母就在身边,却忽视了他们的身体健康,错过了本可以避免的悲剧。

大妹哭,是因为心疼。

她给我讲了一个埋藏在心里,从未对人说过的往事。

就在我去外地读中专的那年,老爸因为给责任田灌水(农村分田到户,分到的田,就叫责任田),和别人发生了争吵。

最后双方动了手,老爸被对方父子俩摁在地上打。

只有十几岁的大妹吓得大哭,抓起田里的泥巴就往对方父子身上砸。

好在附近的村民及时劝架,老爸才没吃更大的亏。

大妹说,从此以后,她就发誓,绝不让老爸再受欺负,再受委屈。

现在老爸的眼睛瞎了。

她觉得,自己还是让老爸受委屈了。

老爸现在眼睛胀痛,肯定就是后来全盲的诱因。

只是这一次,赶上了最佳治疗时间。

李存孝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

“爸,头昏脑胀,可能是伤风感冒了,解不出手(便秘),是不是你最近喝水太少了”?

“就是,就是”。

老爸忙不迭的回应。

他是真不想去医院啊。

就像我们小时候不愿吃药打针一样。

“但你眼睛胀痛,你不能随便买眼药水”。

“你也晓得,眼药水有好多种”。

“不对症下药,随便用药”。

“万一伤了眼睛,那就是大事了”。

“你这样,头昏脑胀,解不出手(便秘),就等吃完药再看”。

“你这个眼睛胀痛,一会儿还是走二医院去检查一下”。

“医生说用啥子药,我们就买啥子药”。

“又不打针(输液),又不住院”。

“这样总得行嘛”?

县二医院是李存孝出生的医院,当年的医生们尽职尽责,老爸对他们的印象很好,

李存孝连珠炮的建议,让老爸无话可说。

不用打针(输液),不用住院,就到二医院检查一下眼睛。

估计也用不了多久钱。

“好嘛,明天我去检查一下眼睛”。

“今天下午就去”。

李存孝绝不能让时间再延误哪怕半天。

“将就大妹和妹夫都在”。

“挂号,拿药也方便,免得你跑来跑去”。

李存孝尽量保持平和的语气。

“要得,要得”。

固执的老爸终于妥协。

李存孝松了一口气,一家人又恢复了和和气气的场面。

一直在旁边插不上话的女儿挽着大妹的胳膊,叽叽喳喳的汇报自己的事。

妹夫出去开停在小区外的车。

李存孝走进房间,从电话里找出一个号码。

这是他一个朋友的老婆,在县二医院上班。

“刘姐,在上班哇”?

“请你帮个忙,一会儿我陪我爸过来检查一下眼睛”。

“你帮我介绍一个靠谱的眼科医生”。

“我怀疑我爸有比较严重的青光眼”。

“好的,好的,谢谢刘姐”。

一切,都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