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之大明帝国
作者:爱吃油豆腐烧鸡 | 分类:历史 | 字数:67.5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2章 缺人了
大明京城紫禁城。
朱由校正在御书房里召见众位大臣们商议国事。
其中内阁主要上报的事情就是基础建设缺人,现在的大明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说了。
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现在唯一限制着大明发展的就是基础建设问题。
各地流通不便,严重阻碍了大明的发展,所以朱由校决定大力发展基础建设。
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人力资源又出现了问题。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但是同样的是沿海地区的工商业十分的发达。
很多作坊拔地而起,大家都可以进作坊工作,要么就是在家中照顾自己家里的土地。
所以像是基础建设这种工作也就只有农闲的时候才会有人出来做。
其他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缺人的状态,还有很多危险性比较高的工作。
这就更没有人做了,现在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很少有人会为了这点钱去冒险了,这或许也是生活在古代的一种好处吧。
这里的人大部分还是讲究知足常乐的,没有那么多的必须要买房买车的压力。
虽然生活物质上跟现代社会没法比,但是精神文明上要好上一点。
当然也可能是大家都没有办法改变自己命运,能吃饱家中有点余钱逢年过节的扯点布给家人做件新衣服就已经很满足了。
沿海地区是人口密集但没有人愿意干这类工作。
内陆地区就更缺人了,内陆广大工程量巨大,人员缺口更大。
所以现在的大明到处都缺人,工部尚书每天都到内阁找内阁大臣要人。
但是内阁大臣们也没有办法给工部变出人来啊,最后还是张居正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那就是战俘,而战俘只能找武英阁了,所以内阁就只能找武英阁大学士们协商。
让武英阁尽快的催促戚继光和俞大猷把倭人做到大明来。
要不就让武英阁自己想办法多弄点战俘回来,内阁的这一通操作让武英阁的张维贤和袁可立两人以为内阁的人都病入膏肓了。
一直以来内阁都是积极的反对武英阁发动对外战争的。
现在怎么反过来了呢,竟然要推动着武英阁尽快的发动对外战争了。
所以内阁的大臣们在武英阁的两位看来就是属于病入膏肓了。
根本就不敢想象,内阁会有一天主动的要求武英阁发动战争。
这一切都被朱由校看在眼里,同时朱由校心中也在暗自高兴。
这充分的说明了,战争不是只有花费没有收入的。
这不已有了利益,文臣们也不再说什么好战必亡的话了。
反而一个个的都积极的奔走相告,想要推动战争尽快的到来。
这是因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政绩了,大明地方官的升迁有一条新加上的内容。
那就是官员升迁或者是考核的时候,境内的基础建设将会是决定升迁或者是考核成绩的重要标准。
所以整个大明的官员们都开始忙碌了起来,为了自己以后的前途。
大力支持修桥铺路,可以说是各显神通啊,但是有着海瑞和李邦华两个头铁的看着。
至今还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官员违纪事件,这一情况还是让朱由校比较满意的。
这说明大明官场的整改还是有效果的,要不然就以前的官员们还不知道整出多少幺蛾子呢。
“东征军有消息了吗?”
朱由校看着袁可立问道。
“启禀陛下,目前武英阁还没有收到军报,按时间来算,戚将军他们现在应该刚刚登陆不久。
要是有消息的话,还需要等一段时间,以现在的速度起码还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唉,现在的信息传递还是太慢了!”朱由校心中十分的怀念后世的科技了。
要是有一部手机的话,什么事儿不就是很简单了吗?
“那就没办法了,只能等着了,这段时间大家先坚持一下吧。
即使东征顺利,要想有足够的人力送回来,那也需要最少一个多月到两个月的时间。
相信以后就会好了的!”
“诺!”
众位大臣也都没有办法,只能等着了,但是看着内阁大臣们用殷勤的眼神看着袁可立和张维贤两人。
朱由校也只能无奈的苦笑了一下:“武英阁还有没有战俘了?
前段时间麻贵不是送了一批战俘回来吗?还有秦良玉也送了一批人回来。
具体有多少,你们可以先给内阁允一部分出来缓解一下目前的压力。”
袁可立和张维贤两人对视一眼,苦笑一声,没办法了今天必须要出一批人了。
要不然内阁这些人不会这么轻易的放弃的:“陛下,我们武英阁也缺人啊。
西北的战俘还没来就已经被各大军用矿场把人都要走了。
至于西南的战俘还没有过来,根据消息一共也就只有两三万人而已。
这点人数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啊,光是武英阁都不够用的。”
“那这样吧,先把西南的战俘给内阁,其他的以后再说。
现在军队基本上已经换装结束了,对于装备不是那么的迫切了。
可以暂时先缓一缓,等到后面倭国战俘送到,就可以大力生产了。”
“诺!”
有了朱由校的吩咐,再加上两人也都有了心理准备。
所以没有在说什么就直接答应了下来,这么干脆让朱由校知道自己上当了。
对于大臣们的那点小心思朱由校也是知道的。
现在大明军政分离,军政双方竞争十分的激烈,武将们终于摆脱了文官的掣肘。
儿文臣们多年间养成的看不起武将的毛病也没有消除。
虽然现在双方都还是良性竞争,没有闹出什么大的乱子出来。
但是难保以后不出事情,对于文武相轻朱由校其实乐见其成的。
只要是保持在一个度上就行了,因为也只有这样皇室才能够维持好皇室的权利。
保证皇室对大明的绝对统治,当然维持好这种局面也是很考验皇帝的能力的。
稍有不慎就会惹出大乱子出来,损失最大的都将会是大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