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作者:小火烧麦 | 分类:历史 | 字数:166.2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0章 沙俄入侵,东北风云
辽东早在努尔哈赤的时候,满洲女真为了扩充兵马,就大量招募黑龙江流域的索伦人。
索伦人就是鄂伦春人、达斡尔人、赫哲族、锡金族和野人女真的统称。他们没有统一的国家,都是一个个分散的小部落。
到了皇太极时期,这些小部落基本臣服于满清,偶有不服的也被打服了。
皇太极和多尔衮大量搜捕这些索伦人,充当兵源和奴隶。这就导致黑龙江流域人口稀少,民生凋敝。
一直在外东北虎视眈眈的沙皇俄国,趁机侵入黑龙江流域,大量建设定居点和补给站。
位于黑龙江上游的雅克萨,一直以来都是达斡尔族敖拉氏的地盘。
大概七八年前,沙俄流氓哈巴罗夫带领探险队来到雅克萨。
富饶的黑龙江引起了探险队的贪婪,这帮流氓四处劫掠,与当地各部族发生激烈冲突。
当时这群流氓只有70多人,不是达斡尔人的对手,被打死20多人后狼狈逃跑。
哈巴罗夫回到雅库茨克,向当地总督申请派兵。
当地总督因为哈巴罗夫出身低贱,并未给予支持,只是给了一张委任状。
委任状允许哈巴罗夫自行筹措兵马钱粮,“开发”黑龙江。
哈巴狗夫散尽家财,四处贷款,组建了1000人的远征军。他精心策划三四年,终于在两年前卷土重来,气势汹汹杀入黑龙江上游。
沙俄人号称远征军,其实就是一群流氓、恶霸、罪犯。只有几十个哥萨克骑兵,算是有些战斗力。
远征军来到雅克萨,四处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当地各部落没有火枪,连遭惨败,被打死200多人。许多部落的妇女、儿童、牲口都被沙俄兵俘虏,成了他们的牲口和食物。
达斡尔人不是沙俄兵的对手,只好避其锋芒,在首领古达尔带领下,迁徙到嫩江流域。
满洲女真自从被吴三桂打跑后,也跑到嫩江流域。
达斡尔人不知道多尔衮惨败已经身亡,以为满清还是那个满清,于是向代善求援,希望联合出兵,夺回失地。
代善一方考量过后,决定出兵。不过满洲已经没有多少青壮年,硬凑了1000兵。加上达斡尔的500勇士,1500人去征讨沙俄人。
谁知消息走漏,这1500人还没到达雅克萨,就被沙俄人伏击了。1500人损失了五百人,惨败而回。
老代善得知惨败消息,痛哭流涕,于是向吴三桂求援。
吴三桂接到求救信,当时都懵了。我不去剿灭你们,就是给你脸了!你被人揍了,还向我求援?老代善是不是老糊涂了?
代善是老了,可没有老糊涂。他在信中极力夸大沙俄人的强大和贪婪,仿佛今天不帮他,来年沙俄就会占领整个关外大地。
另外,代善还在信中隐隐暗示,如果不帮助他们这些少数民族,他们挡不住沙俄人,就有可能投降沙俄,以求自保。
吴三桂犯难了。他刚从四川回来没两年,如今又娶了一房妻子,刚出生的小女儿还在襁褓中,他是真的想歇几年。
可是事情找上门来,吴三桂又不得不处理。
沙皇俄国的强大,吴三桂心里是知道的。如果是一般的小部落,吴三桂直接出兵剿灭,甚至无需惊动朝廷。
可沙皇俄国地大物博,打上门的1000人只是先头部队,就算把他们剿灭了,还有后续。
弄不好造成两个大国之间的长久战争,那他吴三桂以后就别想安生了。
于是吴三桂召集将领议事,连夜写成奏报,六百里加急报请朝廷。
朝廷接到奏报,国公大会展开讨论。
很多人对满清鞑虏恨之入骨,坚决反对支援。也有部分人高瞻远瞩,觉得鞑子已经构不成威胁。如果任由沙俄吃掉他们,那大明将与沙俄面对面,将来战乱祸端少不了。
很多人对沙皇俄国不了解,以为只是一个小国家。
李建安做了长篇报告,众人才知道沙俄帝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侵略成性。
最后大会投票,决定提供帮助,目标就是维持女真和蒙古各部独立,以保证他们能够对抗沙俄,不被吃掉也不被征服。
提案的拨款数额是28万两,至于具体措施,则由内阁草拟计划,再作讨论。
李建安给吴三桂回信,说国防军大多是山东兵,受不了白山黑水的严寒气候。朝廷决定不出兵,希望吴三桂出兵助战,朝廷可以提供相应支援。
吴三桂大喜,这是他最想要的结果。他不希望朝廷派兵来关外,辽东有个沈世魁已经够了,万一朝廷大军战后不走,那就麻烦了。
如今这样的局面,外东北的战事还是他吴三桂做主,他不仅大权在握,还可以趁机向朝廷索要好处。如果作战胜利,还能抢夺不少地盘,有做大做强的机会。
吴三桂拟了一份单子,向朝廷讨要粮食、布匹、军械、马匹、最重要的,吴三桂讨要3000挺《赵氏步枪》。
早在安业三年,李建安还是副总理时,他就邀请赵宝桢父子进入工部,研发新式步枪。
赵宝桢是火器专家,曾研制出多款实用火炮。他们按照李建安的要求,结合鲁密铳、燧发枪和佛郎机的特点,研制出了《赵氏步枪》。
赵氏步枪长4尺6寸,重7斤5两,后膛装药,激火点发,比火绳枪方便多了。
经过几年研发实验,赵氏步枪的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不仅火力猛,填装快,而且方便操作,射击准。
步枪构件大多采用钢材,密封好、伸缩小、耐高温耐严寒。
新式步枪采用弹药一体的“子弹”,子弹里面打的是钢珠,可以说是一款大成之作。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赵氏步枪造价高昂,需要慢工出细活。如今生产虽然步入正轨,但每天最多制造7挺,还没有列装部队。
吴三桂一次性讨要3000挺新式步枪,朝廷根本拿不出来。如今造好的加在一起才2280挺,不可能都给吴三桂。
别说朝廷没有,就是有也不能都给他。
李建安几位内阁成员开会,决定物资砍半支援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