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这个朱棣太狠了
作者:舜琴 | 分类:历史 | 字数:75.8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2章 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嗯!锦衣卫一事,须待胡惟庸一案了结后,才可决定。”
朱元璋打断了两个人的对话。
“如果老四想要回边陲的话,那么,等过了年,你就跟着老五回边陲好了。”
朱棣一听朱元璋这么说,顿时愣住了,连朱楠都要退位?为什么自己没有听说过?
他没想到,就连朱标都没听说过。
“站住!老四,你说什么呢?”
朱元璋目光一转,落在了两位皇子身上。
“我们老朱家,从微不足道开始,到现在执掌大明江山,你们要记住,打江山不容易,守住江山,才是最难的。
“那一天,我被叛军团团围住,我才知道我已经老了!早已经不是当初的自己了……
“父亲,您正值春秋鼎盛,怎么会老呢!”
朱标赶紧说道。
朱元璋却是微微一笑,接着道:
“我认为,大明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依靠我们自己,所以,从今天起,你的几个哥哥,都要早早地出山了……
“早一点历练,早一点成为人才!这一年多来,我一直在观察老二老三老四的变化,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朱棣听着朱元璋的话,心中一动。
在历史上,胡惟庸并没有造反,也没有将朱元璋逼得走投无路,所以诸侯们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退位。
有的提前十八岁,有的提前二十五岁,有的提前二十五岁,有的则是因为生病,不肯回京。
现在看来,朱元璋是被他给激怒了,所以才会让他的几个儿子,提前出山。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眼看着宫门就要上锁,朱棣便趁机离开了。
朱标明目送朱棣远走,脸上露出一丝茫然。
“太子有何想法?”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说道。
“是啊,老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强了?这是历练的结果吗?”
朱标实话实说,这也是他这几天想要问的问题。
“是啊,老四的改变,实在是太大了!”
就算是朱元璋,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当日若不是老四来的及时,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朱标揉了揉自己右边胸口的血洞,一脸的后怕。
“太子!这几天,我都没怎么睡觉。”
朱元璋忽然话锋一转。
“什么?父亲有没有让人给他看看?”
朱标诧异地说道。
朱元璋望向远方,声音中带着一丝落寞:“朕的心事……”
“心事?该不会是为了老四吧?”
朱标很快就做出了回应。
“不错!他一闭上眼睛,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陆离从天而降的画面。
“你可知道,他那日为何会进宫?”
朱元璋向朱标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不知道!”
朱标这段时间一直在休养,所以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当天的情况。
“你的弟弟,只是在宫门上敲了两下,然后说了三个字。
皇宫里的几百号人,居然在关键时刻,为他打开了皇宫的大门。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
“就这么简单?”朱标也是吓了一跳,这宫门的硬度,可不是普通货色。
如果有几百号人把守,一般情况下,就算是一万人一起进攻,也能支撑数个时辰。
可到了朱棣这里,却是轻而易举的就突破了。
朱标这才恍然大悟,难怪自己的父亲会失眠。就算是皇宫的大门,在他面前也没有任何的作用,那么,又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止得了他呢?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朱棣想,他随时都可以单枪匹马杀上皇宫。
不管是谁,在这位皇帝陛下的位置上,都会寝食难安。
“而且,你是不是没看见你受伤了?
于是,朱元璋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朱标。
“几千名叛军,在他的命令下,聚集在了太极殿内,在他的命令下,所有的叛军,都被他的命令,脱下了铠甲,丢下了武器……”
朱标目瞪口呆,那一天发生的事情,朱元璋下了死命令,谁也不敢说,所以朱标并不知道。
“然后,就是他的一声令下,所有的叛军,全部都去了军营,一个都没有跑掉……”
“这个……这个……”
“所以,老四一说要搬到其他国家去,我们就二话不说答应了!”
说到这里,朱标才完全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出了宫门,皇帝陛下并不知道,在他走后,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他现在的心情非常的好,一年之后,他就可以出京,在京城里打拼了。
而锦衣卫方面,朱棣则是想要将所有的三大禁军都恢复到原先的体制。
这话一出,朱棣便为他换了个职位。
他还没有出过国,所以在王府里也没有什么官职,这一次,他就顺水推舟,让朱良做了王府长史。
回到王府后,朱棣还特意跟徐妙云说,朱元璋已经答应让他出山了。
徐妙云也很高兴,在她看来,朱棣能离开京城,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接下来的两周,朝堂上一片寂静,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胡惟庸一案,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盯着,但是锦衣卫方面,却是一点消息都没有泄露出去。
然而,就在这一天,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
清晨,千步廊的工作人员注意到了这一不寻常的现象。
数不清的锦衣卫,手持重甲,浩浩荡荡的闯进了各大府衙,将数百名官员直接抓走。
除了六部之外,其他的一些不太受欢迎的官府,比如太仆寺,鸿胪寺,光禄寺等等。
不过还好,被抓走的官员级别并不高,大部分都在正五品左右,这才让众人松了口气。
可是,没过两天,他们就知道自己想多了。
锦衣卫又是一次行动,六部尚书被抓走了四人,侍郎级的官员更是被抓走了九人。
再往下,就是掌柜、郎中了。
一时间,整个大殿之中,空无一人。
到了第三次的时候,所有人都发现,就连汪广洋也没有抓到一个人。
在侥幸逃过一劫之后,他们才知道,皇帝陛下这一次,乃是要一鼓作气,一鼓作气。将京中的官吏一网打尽,接下来就是地方上的官吏了。
京城再次恢复了一月之前的热闹景象,每天都有无数来自各地的官吏在锦衣卫的护送下进京。
统领,巡察使,这些地方的官员,几乎每天都能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