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老村

作者:城市村夫 | 分类:都市 | 字数:63.6万

第43章 有个体面的亲哥哥真好

书名:老村 作者:城市村夫 字数:4377 更新时间:2024-11-16 15:05:03

自从跟周连鹏打架以来,赵东城就很少到周顺昌家里去了,这倒不是因为他对周顺昌有什么怨恨,而是去了之后他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赵东城也弄不清楚,他跟周连鹏打了架,怎么却感觉跟周顺昌有了什么隔阂,尽管他一直不承认两人之间有了隔阂,但却又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它的存在。

这让他烦恼、不安和无奈。

他知道赵启章和周顺昌关系不和,也明白赵启章对他多加关照的某些用意,但他并不想掺和进他们两个人的恩怨中去。

他也不想去化解他们之间的恩怨,因为他知道这可能是他力所不能及的。

他不想刻意地去帮谁或者对付谁,哪怕是无意识的。

周顺昌偶尔问起他要地的事,他总是说正在想办法,闭口不提赵启章的参与。

赵东城认为,对自己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办好自己的事,体现在目前,就是尽快筹措建窑所需的资金。

他把六队的群众召集起来开了一次会,他在会上说:“由于那片地被人家占用的时间过长,现在尽管要了回来,也不可能把那些地分到各家各户,因为这样的话,要了等于白要,还是没法管理。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在那里建一个砖窑厂,当然不是建有十多个窑门的大围窑,咱们没有那个实力,土地资源也不够,而是建两个门的吊窑,尽管这样,建窑、买砖机、工人工资、搭砖木浮桥等等各项费用,加在一起,没有五万块钱也拿不下来。

这些钱去哪里弄?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打算的,窑建好后,属于六队集体所有,年底分红的时候,分多分少,根据建窑时各家各户出资的多少而定。

没钱的可以出物估价代资,既不出钱也不出物的,只能拿均摊的那部分利润,不能参与年底分红。

凡是六队的人,有愿意在窑上干活的,另发工资,工资标准先随行就市,以后根据效益情况再逐渐改动。

具体情况就是这样,大家仔细想想,看看自家打算怎样参与这个事情。”

赵东城讲完了,就看着大家。

人们立刻就纷纷议论起来。

有人说建窑好啊,你没见沟北那些烧窑的都发大财了吗?

有人说行政村办厂都办不成,一办就倒闭,咱一个队难不成比行政村力量还大?就是办成了,不能撑两年,非倒闭不可,到时候交上去的钱咋办,找谁要去?

就是能找着人要,到时候他没有钱,你能剥他的皮吗?剥人家的皮还犯法咧!

周顺昌不就是一个例子吗?谁咋着他了?

还有人说,只要不要钱要东西,咋样干都行!

结果是,赞成的也好,反对的也罢,都是一毛不拔。

给钱给东西,行!要钱要东西,不行!

赵东城接下来解释了半天,拍着胸脯承诺,还是无济于事。

人家说了,不是不愿意兑钱,而是家里确实一分钱都没有。

赵东城只好宣布散会。

赵东城去找赵启章,问他有没有办法搞到钱。

一提钱的事情,赵启章就连连摆手,说他原来手里还有点钱,但两个儿子结婚,给花得一分不剩了,现在外边还欠着账哩。

赵东城没法再多说,知道说了也是白搭。

有人说有病乱投医,他被逼急了,就硬着头皮去找周顺昌。

他想,就是贷款,如果没有村里的担保,信用社也不会把上万元的现金,贷给一个还没有影儿的砖窑厂的。

赵东城没有提赵启章,他不想在还没弄清周顺昌是个啥态度前,就先引起他的反感。

周顺昌先是吃惊,他只知道沟北的人到村里打架的事,却不知道赵东城因此而解决了要地的问题,他一时半信半疑。

但说到钱,他也是大摇其头,说钱的事情找他没用,村里贷信用社的钱还没还哩,信用社已经不相信他了,要说贷款,不找他反而还好办些。

赵东城又一次傻眼了。

他不甘心,自己到信用社去了一趟,但结果和他想象的一样,空手而归!

回家后,他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短短几天,眼见得人就憔悴消瘦了下去。

王月琴见他急成这样,就劝他:“啥大不了的事,不就是办个窑厂吗?没有钱就不办,以前咱没干窑厂还不是照样生活得好好的吗?”

赵东城叹着气:“你知道个啥?这窑厂办不办肯定是不一样的,有了窑厂啥都会改变。看不出来,你还挺容易满足哩,咱现在过得是啥日子?你手里的余钱超过几百块钱吗?

有了这个事那个事,不是还得去借?我跟你想的不一样,我以后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手里没有钱根本不行!”

王月给他出主意:“要借钱,你就到有钱的人家去借,净朝手里干干的和跟咱关系不咋好的人家跑,有啥用!”

“跟咱关系好的人家,不是都穷得叮当响吗?上谁家借去?”

“三柱妹妹一个多月前刚传过贴,光是现钱男方就给了八千多块,听说三柱爹把这钱存信用社了,你不会去问问?”王月琴提醒他。

第43章 有个体面的亲哥哥真好

赵东城听了一拍大腿:“对呀,这事我咋就忘了呢?”

但他马上又泄气了:“我开会说的时候,人家一声都没吭,这好多天了他家也没来人提过,还能不是不愿意把钱往外借吗?我想我去了也是白搭。”

王月琴生气道:“你以为人家会把钱给你送家里来呀,净摆这个臭架子,现在是你求人家,不是人家求你,就是他不愿意往外借,你去一趟还能累断腿吗?总比蹲家里干着急强得多。”

赵东城想想也是,就决定去碰碰运气。

他没有直接去找三柱爹,而是先去了三柱家。

赵三柱一听明白他的意思,就气咻咻地说:“别提了,俺爹这钱已经借出去了,我还在为这个事气着哩。”

赵东城吃惊道:“借出去了?借给谁了?”

“借给了村里,说是要办骨胶油厂。”

“骨胶油厂?没听说呀?啥时借的?”

“俺爹刚把钱存到信用社,周有恒就找来了,说周顺昌让他筹钱办厂,其他村干部也都在筹钱,俺爹一开始不愿意,怕不稳当。

周有恒拍胸脯指天划地发誓作保证,并许诺三分的高利,还说可以先给一千块钱的利息钱。

俺爹贪图高利,又想着还能先拿到一千块钱的利钱,就答应了他,当时就跟周有恒一起去信用社把钱取了回来,又到周顺昌那里让周顺昌写了借条。

那借条我看了,上边有周顺昌和周有恒的签字,还盖着行政村的大印。”

“行政村现在到处欠的都是账,这钱借给他们就不知道啥时候能要回来了。我已经看透了,行政村不管办啥厂,最后都会弄得一塌糊涂。

因为他们的心思根本就没在办厂上,办厂只不过是为借钱和捞钱找个借口,只要借钱给他们,行政村的大印他们敢到处乱盖。

你让他们盖一百个印章他们都愿意,因为他们心里明白,这借到的钱是不用他们自己掏腰包去还的。

以后行政村别说没有钱,就是有钱了他们也不会用来还账的,那一点钱他们花起来还嫌少哩。

周顺昌也真能夹住热屁,我几天前还去找他帮忙贷款,这办骨胶油厂的事情,他硬是没给我放一个屁出来。”

“你一开会说办窑厂需要钱,我就去俺爹那里跟他说,想让他把那钱先拿给你用,没想到他已经把钱借给村里了,还连跟我商议一下都没有,你说这气人不气人,到现在我还气着。”

“钱已经拿给人家了,生气又有啥用?但愿以后能顺顺当当地把钱要回来。”赵东城劝他。

三柱赌气道:“他八年不要我也不管了,又不是我让他借给周顺昌的。”

“哪能这么讲,说来说去还是自己老子,该操心的还是得帮着操心。”赵东城不以为然。

三柱深感愧疚:“咱们在一起这么好,该帮忙的时候没帮上忙,你说这咋对得起你。”

赵东城赶紧安慰他:“你千万别这么想,这有啥哩,你有这个心意我就已经很感激了,办窑厂的钱我终究是会想出办法来的,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你有这个决心就行,我还真怕你泄气哩。”

“哪能会呢。”

赵东城回到家把情况跟王月琴说了,王月琴气得跺脚:“看看,还是慢了这一步。”

“我有时候太过俗气,这是老天爷在惩罚我。”

“别又弄这一腔可好,还是赶紧想别的办法吧。”

赵东城茫然:“该想的都想到了,还往哪想?”

他索性不再考虑借钱的事了。

机会常常在彻底放松之后来临,这个经验,他有!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几天之后,赵东城在郑州水利局工作的哥哥赵金城回来探亲,他看赵东城愁眉苦脸的,就问他怎么了。

赵东城就把怎么要地,怎么准备建砖窑厂,怎么弄不到钱这些事情一五一十地跟他哥说了。

赵金城立即表示大力支持,但他手里也没有多少钱,他说创办企业必须跟银行搞好关系,等他先到镇信用社看看再说。

赵金城没顾得休息,第二天上午就去了双桥镇信用社。

他和信用社孙主任一打照面,两个人都是一愣,接着都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不但是中学同学,而且还是大学同学,只不过是一个学的是水利,一个学的是金融。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两人这是第一次见面,自然是亲热得不得了。

他们在休息室里畅所欲言,谈上大学时候的感受,谈工作后的苦乐,甚至还谈了各自的感情生活,兴之所至,竟然忘了时间,眼看就快要下班了。

孙主任这才顾得上问赵金城,今天过来是不是有啥事要办。

赵金城就把弟弟赵东城建窑需要贷款的事情说了。

孙主任很惊讶:“哎呀,那个身体魁梧的赵东城就是你弟弟呀,他咋不早说呢!”

然后他表了态:“他想建砖窑厂那太好了,现在到处都在搞建设,正需要大量的建筑用砖。人嘛,就是得想着干一番事业。没问题,后天逢集,你让他直接来找我,今天时间有点晚了。”

赵金城再三向杨主任表示感谢,孙主任说客气就见外了。

赵金城看看时候不早了,就要回去,但孙主任说啥也不让他走了,硬是拉着他的手到一家饭店里,两个人好酒好菜地吃喝了一顿。

赵东城见到孙主任后,孙主任对他非常热情客气,问他建砖窑厂需要多少钱,赵东城说,就是省着花大概也需要五万块钱左右,有些东西可以先赊欠,前期启动资金最少也得需要两万块钱。

孙主任又问他现在手里有多少,赵东城实话实说,现在自己手里根本就没有钱,孙主任也没犹豫,大笔一挥就批给了他两万块钱的贷款,并许诺说后续资金不够还可以追加贷款。

赵东城对他自然是千恩万谢。

钱拿到手后,赵东城等不及麦后,怕夜长梦多,就赔了几家人的麦种钱,让他们先把一部分麦子割掉,腾出一小片场地建窑体。

他以个人的名义在村里借了一些檩条,又在附近砖窑厂拉了一些砖,在三柱、东启、庆辉、德宝和组里一些以后愿意在一起干的年轻人的帮助下,在河上搭起了一座只能供人行走的简易浮桥。

浮桥搭好后,赵东城就开始着手建造窑体。

说是集体建窑,其实东奔西走、统筹规划等等一切事宜,几乎全是赵东城一个人在忙,就是那些帮忙的,包括三柱、东启、庆辉和德宝在内,赵东城也得一天三顿地管他们吃饭,不然别的不说,时间都花在来来回回地走路吃饭上,哪还有多少时间用来干活。

赵东城觉得这样反而好些,省得别人乱出主意乱插棵。

他对在蘑菇菌厂的教训记忆深刻,他不想让那种你说这样,他说那样,谁又都认为自己有权利而不肯让步,最终导致事情无法办成的局面再次出现。

赵金城临回郑州之前,塞给了赵东城五百块钱,他说赵东城结婚的时候,他这个当哥哥的没能回来参加婚礼,深感内疚。

赵东城说,贷款的事情,如果没有哥哥出面帮助,他自己根本就办不成。

赵金城说,咱俩是亲弟兄,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赵东城不由得感慨,有个体面的亲哥哥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