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之大道无谋
作者:尘蒙 | 分类:历史 | 字数:55.3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48章 国库欠款
(断了一段时间,上一章更新较大,若你发现前后对不上,请刷新重看)
“国库欠款?”贾玦眼神微微一凝带有些许疑惑的道。
“对,国库现在有三千两百五十万两借出去的银子没有收回,若是能把这笔欠款收回,则可大大缓解国库的压力。”
“阁老找我,不会是想让我去追缴国库欠款吧?”贾玦半开玩笑的问道,不过林如海看得出来,贾玦的眼神可没有玩笑起来。
吕端严肃的点了点头道:“对。”
看了一眼吕端的脸色,贾玦缓缓收敛了笑意,想了想道才道:“阁老不要给我开玩笑了,我算是那个位份的人?这国库欠款那是我能追得动的。”
吕端闻言看着贾玦认真的道:“现在这个情势,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了。”
林如海在一旁呵呵一笑道:“阁老这就有点抬举这小子了吧!满朝上下,滚滚诸公,有德有才者何其多,这小子哪能排得上号。”
吕端看了林如海一眼,叹息一口气摇头道:“我知道,你们都不愿意接这烫手的差事。”
“别说负责追缴,就是谁先还欠款都得惹上一身骚。”
“可是这世上很多事都不是不想就可以避免的,特别是咱们身在官场,身不由己才是常态。”
贾玦沉默了一下道:“如果我没猜错,陛下已有心让我接这个差事了吧?”
吕端点了点头道:“没错,陛下有这个想法,太上皇也有这个想法,虽然不全是为了追缴国库欠款,但我没有理由反驳,因为你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所以我其实从一开始我就没得选了?”
“陛下还是希望你能主动上折子。”
贾玦看了他一眼沉默不说话。
吕端见此继续道:“你在扬州的政绩被压得很厉害,你若同意这件事,我可以力保你赈灾的功绩不被打压。”
贾玦向后靠了靠道:“我不在乎赈灾的功绩被打压,我今年才十七岁,后面的日子还长着呢!我何必着急?”
“你以为太上皇和陛下让你主动上折子是为了不背上打压功臣的名声?”
贾玦还是没有说话,不过这种时候不说话其实代表了默认。
“你主动上折子,陛下和太上皇会让你父亲重新出来带兵。”
“什么?”贾玦再次怀疑了自己的耳朵。
就连林如海都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吕端。
吕端笑了笑道:“你们不必感觉如此惊讶,这个世界没那么多不可能的事,万事万物都是因势而动。”
“昔年汉高祖那么忌惮与不满韩信,不也是满足了韩信封齐王的要求吗?”
贾玦想了想道:“陛下想动严阁老?”
“这个目前还谈不上,严格老也不是轻易能动的。”
“嗯,既然现在我们已经把话说得这么直白了,那咱们干脆就把话再说透一点。”
“这次边关的事,虽然一开始严格老那些人是瞒着严格老干的,但像严格老这样素通兵事的人,那些边关将领在想什么又怎么能长期瞒得了他呢?”
“可严格老在察觉后却没有说什么,他默认了他们这么做。”
吕端说到这里,端起茶杯先喝了一口茶后才继续道:“不用想陛下和太上皇都会对严阁老心生不满。”
“可现在的情况是,若是没有严阁老,勋贵仍旧会在军中独大,若是没有严阁老,现在对勋贵形成压制打压的局面也无法继续维持下去。”
“所以就想着用我贾家破局?”贾玦眼神低垂了一下问道。
“我前段时间去见过太上皇,太上皇其实是想扶持李林甫入阁的。”
“可是李林甫现在在军中的影响力仅限于那些异族将领,那些异族将领先不说靠不靠得住,单说影响力,现在除了一个三千营节度使史思明外,其他异族将领的影响力哪会被根深蒂固的勋贵放在眼里?”
“所以啊!就算太上皇想靠李林甫制约勋贵,也肯定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办到的。”
“可我贾家也是勋贵。”
“欠国库银子的九成都是勋贵,追缴国库欠款就是你贾家的投名状。”
听到这里贾玦算是全明白了,原来这才是自己最适合追缴国库欠款的原因。
主动上折子追缴国库欠款,贾家与大部分勋贵恐怕都会结下梁子。
并且就算自己想出不与勋贵结梁子的催款方法都不能用,因为这是一份不可能办好的差事。
等开始催缴时,随便发生个大臣被逼撞墙撞柱昏迷的事情,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以酷吏的理由把自己罢官夺职。
想来前段时间朝堂上传出风声要弹劾自己赈灾不利,致使粮价上涨也根本不是为了打压自己,而是为了增加让自己同意追缴国库欠款的筹码。
毕竟若是自己强硬不同意,由陛下下圣旨强行安排这份差事的话,这件事对陛下和太上皇来说就会多出很多不可控的因素。
至少会给荣国府留下与勋贵的缓和的可能,毕竟在很多勋贵眼里,荣国府也是被逼的嘛。
第248章 国库欠款
而一旦主动上折子,这性质就不一样了,不管荣国府是不是被逼,荣国府都已经做出了站在勋贵对立面的选择。
虽然粮食上涨的事被自己提前传出谣言防备住了,但对皇上和太上皇来说只是少了一个筹码而已,总体影响不大。
贾玦沉默着。
吕端也不着急,一边品味着手中的茶,一边等着贾玦的答案。
过来良久,贾玦才道:“这件事不是我自己能做主的,牵涉到宁荣两府,我得回去与两府的主事人都商量一下才能做决定。”
吕端点了点头道:“这是自然的,也不急于一时,现在离开印还早,你在开印之前答复我就行了。”
看着吕端颤颤巍巍离去的背影,贾玦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道:“这位吕阁老果然如传言所说的,一心为公啊!”
林如海笑了笑道:“吕阁老这人骨子里其实固执得很,以前很多时候为了公事,没少显露出铁面无私的一面,上次被罢大学士也有一些这方面的原因。”
贾玦闻言无奈一笑,像吕端这种人,也会笼络人,但他笼络人却绝不可能是结党营私,而是为了更好的办事。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他不可能为了所为的阵营而干出违心的事的。
这样的人好,但来往起来也会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不过总体来说,贾玦还是很佩服尊敬吕端的。
“你怎么想的?”林如海问道。
贾玦叹息了一口气道:“其实这件事我怎么想已经不重要了,陛下和太上皇是一定会让我同意的,我承受得住压力,但宁荣两府其他人能承受得住吗?”
“再说了,宁荣两府的情况姑父你也知道,珍大哥是个不晓事的。”
“二叔,他向来是老太太说什么就是什么。”
“而老太太对父亲隐忍保守的做法从来都不赞同。”
“剩下的敬大伯和父亲,我在外面搅得天翻地覆他们都没有出来约束我,就知道他们现在也已经放弃了继续保守下去的想法了。”
林如海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朝中其实很多人都早已看出了宁荣两府的风向转变。
应该说,从贾赦同意贾玦出仕的那一刻起,就代表宁荣两府对未来的方向就已经在改了。
毕竟要低调就得低调得彻底,这头说远离朝堂,结果那头又安排人出仕做官,想两头都沾,这天底下没这么好的事。
贾玦这时将一旁的礼物放到桌子上笑道:“昨日惹林妹妹生气了,这是我带的一点赔罪的礼物,还望姑父帮我转交一下,也代我替林妹妹陪个不是。”
林如海笑道:“你倒是有心了,都是至亲的兄妹,这么见外干什么,还能隔了心不成。”
贾玦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昨天的事是我的不是,说话没个把门的。”
林如海闻言收敛笑容,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脸上尽是惆怅。
贾玦见此,斟酌了一下言辞,缓缓的道:“我觉得姑父还是应该再娶才是。”
林如海摇了摇头,他明白贾玦的言外之意,林黛玉的教养现在是个大问题。
他没有想到这几年贾母把林黛玉养成了这个样子,现在林黛玉才十岁,一切还有补救的机会,等再过几年就该出阁了,倒那时可就没有什么补救的机会了。
可是让他在娶,他也实在没那个心思了。
林家书香门第,教养自然不同于寻常人家,知书达理、搭理家务只是基本。
可是现在这别说基本,就是在礼这个字上林黛玉都很多弄不明白。
这要是嫁人,林家的百年清誉毁于一旦都很有可能。
可是谁来负责教养现在却在林如海这里走进了死胡同,这不是随便选一个人就可以的,哪怕是宫里那些千挑万选的宫女都没几个能行的。
一般的人只能培养出会读书会管家的女子,真要培养出书香门第的纯正大家闺秀,培养出那种品行、气质、胸怀、眼界,不是书香门第出身的女子一般都不行,首先该从那里下手很多人都搞不清楚。
当然,也不是说不是书香门第出身的女子一定不能成为一个好的书香门第的主母。
贾敏就是一个例外,不然贾代善也不会执意要给他安排一个书香门第嫁过去。
当初若不是迫于国公府的面子,林如海的母亲是连来相看贾敏都不愿意来的。
可是见面之后却一眼就相中了贾敏。
但是这种毕竟比较是罕见的,林如海若要续弦,大概率还是得从书香门第选的。
但书香门第出身的大家闺秀,有几个愿意嫁给林如海这个四十多岁的人呢,林如海也不愿意拉下这张脸厚着脸皮去求。
且一树梨花压海棠的事他也不愿意去做,可是若是不娶书香门第的人,娶其他家世的人,意义就不大了。
毕竟关键点还是在于林黛玉的教养。
贾玦怀揣着心思急匆匆的赶回了荣国府,马上找到了贾赦将吕端找他说的事告诉了贾赦。
贾赦听完沉默了一下,才道:“我们去东府找敬大哥商量一下吧!”
贾玦点了点头,两人也不耽搁,立马便动身到了东府贾敬院子里。
在听完贾玦的叙述后,贾敬沉默了一下道:“答应吧!”
“我们既然已经做出了不远离朝堂的决定,那就只有一条道走道黑。”
贾玦叹道:“我担心老太太会让我这边接下催缴国库欠款的差事,他那边又一个劲的去讨好那些勋贵维持关系。”
贾赦对于贾玦这话只是沉默,他非常了解贾母,他明白贾母可能真能做出这种事来。
但宁荣两府想来一体,更何况是荣国府内部呢。
两头都想吃的后果很有可能是最后两头都落不着好。
贾敬看了一眼贾赦道:“官场的事,婶婶还是不要插手的好,这件事哪是她能够想明白其中关节的。”
“陛下要是觉得宁荣两府的投名状交得不好,为了防止意外,是绝对会直接砸盘子的,到时候将玦哥儿至于何地?”
“且就目前这个形势,勋贵这条船还是不要过于靠近的好。”
贾赦叹息道:“我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可是老太太哪是我能拦得住的?”
贾敬道:“你拦不住,到时就去玄真观找我,我来拦。”
贾玦道:“这件事其实不是陛下和太上皇不砸盘子就没事的,其他人也很容易砸盘子。”
贾敬道:“只要陛下和太上皇还不想砸盘子,且事态不是太严重,问题就不大。”
“派人把那些欠国库钱,又德高望重或是功勋卓着的老臣盯紧点,如果出事的人不是什么德高望重、功勋卓着的老臣,陛下和太上皇就能压下。”
贾玦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接下来贾敬叫来了贾珍、贾政、贾琏,又仔细商议了一遍这件事情。
为了把投名状做得漂漂亮亮的,两府在这件事上是绝对不能出现不同声音的,为了表示宁荣一体,贾敬安排宁国府首先交上三十万两欠银以做表率。
宁国府还完欠银后,荣国府就紧跟着还上荣国府借的二十五万两欠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