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他又在逗弄小夫郎了
作者:仟邱 | 分类:古言 | 字数:59.5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48章 前往任职
当前市面上最受欢迎的盐其中也或多或少带着些苦涩的味道,但是他们家少爷制作出来的盐可是一点苦味都没有!
这盐一旦上市有多受欢迎,阿霖光是想想就要在心底里美翻了。
只是……
“少爷,这盐该如何定价呢?”阿霖紧张问道,这可是关乎到他们铺子到底能挣多少的大问题。
京城中的盐价较为稳定,粗盐大概在十文钱左右一斤,而盐井制出的青盐价格则在三十文左右。
定价若是跟青盐相差无几,那就违背宋群青想要百姓们都吃得起细盐的想法;但定价若是过低,青盐的既得利益者肯定不会乐意。
想也知道在京城这种地方,随便拉出一个后台来都比宋群青有势力。
他一个初来乍到的七品小县丞,如今只有皇帝施舍的一点恩宠傍身,又哪里敢去动别人的利益。
不过已经下定决心要开盐行,又把盐都给制作出来了,宋群青也自然不会放弃这条挣钱的路子。
“定价上市的事先不急,另外两间铺子都收拾出来了吗?”宋群青将手中的盐放下,转而问起了铺子的事。
阿霖听到不急着上市也不气馁,而是正了正脸色:“少爷,都安排人打理出来了,按您的吩咐,东市那间只专门负责做大宗的批发生意,剩下两间则是收拾出来做零售。”
宋群青微微点了点头:“那就安排人手准备制盐,等数量差不多了我们再推出这新盐。”
“这制盐的流程简单,安排时务必要谨慎小心!”谢淮安提醒道。
阿霖青涩的小脸严肃了起来,他家少爷制盐时他全程在旁边观看,现在自己上手估计也能制作出来,由此可见这工艺确实十分简单。
且制盐和卖盐可不一样,若是做好了,轻轻松松就能累积起不小的家业。
“少爷放心,我和宋红他们一起,定能挑些可靠的人来办事。”阿霖坚定回道。
宋群青点了点头,经过这几年的磨砺,阿霖的办事能力还是有目共睹的,况且那人手还要在他这儿过目,应当不会有大问题。
京城拥有的四间铺子都安排妥当,只待规定数量的细盐制成就可正式营业,宋群青解决了一桩心事,整个人也放松了下来。
又和家人们度过好几日的闲散时光,宋群青终于要准备上任了。
第二日,他便穿着低阶文官的绿色官袍,前往顺天府府衙报到。
顺天府,领大兴县、宛平县、通州、涿州等长安附近二十四个县,负责整个京畿的治安与司法等诸多事务,职权在扬朝所有府之上。
其最高官职为顺天府尹,正三品文官,与一般的地方知府相比品级更高。
且顺天府府衙比普通的府衙要大,入了品的官职就有十几个,顺天府府衙自己征辟的吏员更是不计其数。
在顺天府府衙进进出出的官吏当中,宋群青这一身七品官员的绿袍并不起眼,但是他自踏进府衙后接收到的目光可是数不胜数。
如今整个京城还有谁不知道,宋群青一个新科状元不愿意去做给事中这样轻松官,反倒去做父母官。
成瑞帝还真应允了他,又让他当了正七品的宛平县丞,头顶上还没有县令管着,相当于宋群青就是整个宛平县的执权人。
皇帝对他的恩宠,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更何况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条——顺天府尹蔡峙岳。
宋群青从谢念蕴口中得知了这位顺天府尹就是墙头草一般的存在,向来是极其会观察形势之人。
因而看着在公堂门口迎接自己的蔡峙岳,宋群青并未觉得惊讶。
一番寒暄之后,蔡峙岳这才说了正事:“宛平县县衙空置许久,昨日我派人去清理收拾干净了,只是宛平县内的官员严重不足,只有县丞一职。”
扬朝的一众县衙,县令之下设有县丞、主簿,这三个属于朝廷内安排的官,可以从朝廷当中拿俸禄。
而在主簿之下,则设有典史、巡检还有县司吏、县司户等职位,这些并不在官员行列,而是属于吏员。
他们的工薪并不是朝廷统一发放,而是由县衙门来发,至于具体的数额,需要看县衙所处的经济条件。
比如京城、江南等富庶地区的吏员,所拿到的工薪可能都要比贫穷地方的县丞、主簿的俸禄还要高。
但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有些吏员甚至做白工,根本没有工薪拿,因而只能去剥削百姓们的钱。
但是这些吏员在县衙并非是最底层的存在,在他们之下还有捕快、狱卒之类的衙役。
只是宋群青没想到,宛平县作为京城内的县,居然只有县丞一个官,他还以为只要有空缺的官位就会被其他待升迁的官员填补呢。
“宛平县衙内的吏员也缺人,若是你有合适的人选就先用着,把名字报给顺天府备案就好。”蔡峙岳接着道。
听到这话,宋群青不由得地挑了挑眉。
蔡峙岳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宛平县由宋群青自己做主,他不插手县衙里的事务。
宋群青本以为还以为自己还要耗费一番精力,才能从顺天府手中拿到掌管宛平县的权力,却没想到自己这位上司居然就这么放手了。
从蔡峙岳手中拿到了宛平县县丞的官印,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宋群青这才拱手告别打算去宛平县上任。
让阿霖驾驶着马车来到宛平县县衙,县衙门口已经有好些人等着了,应该是得知了他要来上任消息的吏员们。
看着身着绿袍的宋群青缓缓行至他们面前,又扫了眼他空无一人的身后,那些吏员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了主意。
通常前往县衙上任的官员,都会带几个自己亲近的人充当备用人手,像宋群青这样孤身上任的官员往往都是出身寒门的读书人。
其实宋群青心中也有些无奈,他也想着带人来上任,但是家中自己信任且用得顺手的人实在太少,少数的几个还被他安排去处理别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