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腾飞年代
作者:愚笨的熊 | 分类:都市 | 字数:69.8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3章 不一样的新年(一)
从里面走出来招呼的保育员姓赵,以前是附近国营电器厂里的职工,02年企业改革之后,分流到这个福利院来做保育员。
赵大姐平时见多了4,50岁年龄大的人来这里看望小朋友,像张明安这样年纪轻轻还带着个漂亮女朋友的还是第一次见到。
不过福利院里早有规定,因为国家财政困难,拨款只能解决孩子们最基本的生活,有社会上的热心人士来访问一点要招待好,尽可能的争取捐款捐物。
张明安来之前就已经有了这个打算,所以和孩子们互动聊了会天,做了会游戏之后,张明安就开始和赵大姐坐到一边,询问一些福利院的情况。
主要是问问福利院这边有没有什么困难。
这要说起困难,其实是真的很困难。
原本国家拨款就紧张,后来因为那个案子,一下子塞进来20多个小萝卜头,不说别的,多了20多长吃饭的嘴就是个不小的压力。
这还是上级民政部门紧急批了一笔款子下来,不然情况会更艰难。
张明安心里也是沉甸甸的,他把和孩子们在一起疯玩的沈雅萍喊过来,从手提包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1万元。
“赵大姐,我们两个还是大学生,这是我们平时打工赚的一些钱,希望能给孩子们添一件新衣服,明天就过年了。”
赵大姐还是第一次见到一次性就捐一万元的热心人,特别是两人自己都还是大学生,在她看来,这钱来的肯定不容易。
赵大姐不由十分激动,紧紧握着两人的手不住的道谢。
看着围过来的小朋友们,赵大姐激动的说道:
“孩子们,张哥哥和沈姐姐给大家买新衣服过年了,大家一起谢谢他们好不好?”
“好。”
“谢谢大哥哥大姐姐。”
“谢谢……”
孩子们真是太可爱了。
听着孩子们杂乱的道谢声和脸上纯真的笑容,张明安眼睛发涩,而沈雅萍已经流下泪来,蹲下身去,抱着可爱的小宝。
“大姐姐,你为什么哭啊?”
小宝一边懂事的帮她抹眼泪,一边带着疑惑天真的问道。
张明安蹲下身去,拉着小宝另外一只手,微笑着说道:
“姐姐是因为看到小宝们开心,她也就开心的哭了。”
看门的大爷也被这一幕感动了,他胡乱的在脸上抹了一把,然后赶紧去保安室打电话,一次性捐一万这样的事情,肯定要第一时间让保育院的领导们知道。
果然,听到保育院来了两个一口气捐款1万元的大学生,正在民政局找领导磨嘴皮子申请要钱的刘大妈也吓了一跳,丢下领导就要往回跑。
还是领导听到电话里的事心里一动,赶紧一把拉住了她。
领导姓许,是市民政局的副局长,他的政治敏锐度可比刘大妈高的多了。
在许局长的催促下,刘大妈只能不情不愿的把电话打回去,把负责接待的赵大姐喊过来,将事情的始末了解清楚。
挂了电话,一直在旁听的许局长思索良久,带上刘大妈就去找局长。
民政局的周局长听说之后也很重视,她也知道市保育院的困难。
她和许局长商量了一阵之后,一面让刘大妈先回去,无论如何也要留住两位热心大学生,并做通他们的工作配合民政局接下来的工作。
另一面则打电话给松江卫视里的熟人,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帮助,宣传一下这样的好人好事,弘扬社会正能量。
因此,张明安的午饭是带着沈雅萍在保育院里和孩子们一起吃的。
饭菜很简单,只有青菜萝卜豆腐,肉不多,只能加了几个鸡蛋做汤,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吃到一点。
可是孩子们却吃的很香,没有谁哭闹着不吃,也没有谁挑三拣四的挑食,更没有谁需要人端着碗满地乱跑哄着一口一口的喂。
张明安和女友默默吃完,之后两人走到一边商量了一下,和赵大姐打了个招呼就出门了。
再有两天就过年了,大街上一片喜气洋洋的装扮,许多人赶在这两天准备年货。
两人找到附近的超市,超市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年货摆满了货架,这也是一年当中生意最好的时候。
两人挑了几种糖果,每种称了10斤,又挑了几箱苹果,保证每个孩子都有两个。最后,还在店老板的推荐下买了些瓜子和饮料,总共花了1000多块钱。
这样的大客户可不多见,特别是听说两人是给对面的保育院的孩子们买的,老板顿时肃然起敬,不但答应帮忙送货上门,还给张明安他们打了一个9折。
最后出门的时候,老板想了想,又搬了4袋大米上车,而且坚决不肯要张明安付账。
等年货送到保育院的时候,孩子们都欢呼着围了上来,一个个小馋猫分到了零食和水果之后都开心的吃了起来。
小宝乖的让人心疼,她手快脚快的洗好苹果,自己没吃,先塞到大哥哥大姐姐和赵阿姨看门伯伯手里。
松江卫视的速度很快,他们赶到保育院的时候,正好看到孩子们这样欢快的一幕。
松江卫视来的人里面有一个张明安的熟人,正是上次做访谈采访惹出大祸被发配出来做外景的彭芝兰。
在这样的情景之下重逢,彭芝兰心里羞愤交加。
可是上次的事她吃足了教训,根本不敢再搞什么小动作,她还记得她那个在松江卫视负责制作中心实权副台长舅舅警告她的话:
“这种连市里的领导都关注的节目,也是你可以乱来的?”
所以面对张明安的时候,她虽然多少有些不自然,但还是老老实实的按照规程做采访。
倒是张明安早就把那点破事放开了,还有心思开玩笑:
“彭记者,没想到这么快我们又见面了。”
彭芝兰硬挤出过笑容,僵硬的回答:
“是没想到,那我想请问一下张同学,今天来这里帮助这些可爱的小朋友,是你自己的私人行为还是代表着青苹果?”
此时还没开始录制,跟在边上的许局长好奇的问道:
“什么青苹果?”
张明安心里一动,这可是正面宣传青苹果的好时机,赶紧接口说道:
“忘了向领导自己我介绍了,我是松江理工的学生,也是松江理工大学生创业合作社的成员,我和我们学校的一些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创立了一家B2C网络销售公司,名叫‘青苹果’。”
许局长眼前一亮,这小伙子,不简单啊。
边上的彭芝兰有心讨好,也接口说道:
“我们台里在做一个节目,就是对青苹果公司的采访,节目会在大年初一那天的‘松江访谈’里播出。”
这句话里透露的信息让许局长心里一震,接着就是大喜过望:
“本来以为只是捞了只虾米,没想到抓了条大鱼。”
敏锐的感觉到其中价值的许局长一改刚才敷衍的态度,热情的握住张明安的手,不住的夸赞,什么“年轻以为”,什么“心系社会”,什么“乐善好施”。
让张明安听的又无奈又滑稽,沈雅萍早就躲一边偷笑去了。
节目的录制很顺利,虽然沈雅萍有些紧张,但是大部分时间摄像机都是主要瞄准张明安的,有过一次录制经验的他在摄像机前侃侃而谈。
他先是表达了对孩子们的关心以外,接着又简单介绍了“青苹果”,最后,着重介绍了“青苹果”的经营理念:
“‘青苹果’是一家由在校大学生成立的年轻公司,是一家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除了今天这样对社会福利机构的捐赠,‘青苹果’还会继续关注关爱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坚持可持续发展,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