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军婚:嫁最强兵王,我一胎双宝

作者:桃其朵 | 分类:现言 | 字数:107.7万

第89章 收到报社的回信

书名:军婚:嫁最强兵王,我一胎双宝 作者:桃其朵 字数:2413 更新时间:2025-02-01 04:47:42

赵队长和养猪的老孙,瞬间一脸失望。

这个周晓楠,还真是个来凑热闹的。

赵队长低下头,想了几秒说道,

“咱们北山村的账上,还有些钱。”

“就用这些钱,买些红糖和陈茶叶。”

“说来也是巧了,我家大儿子,前些天给我拿了些红糖和茶叶回来。”

“也不用去镇上买了,就先用我家的吧。”

老孙一脸认同的点了点头。

赵队长说啥就是啥,他听赵队长的。

李欣然和周晓楠两个下乡的知青,就更不会说什么了。

方法说完之后,周晓楠抬脚朝着赵队长的方向,走了几步。

“赵队长,村里是还差一个小学老师么?”

赵队长扫了一眼,眼前的周晓楠,应了一声,

“嗯。”

似乎是知道周晓楠要问什么一样,赵队长继续说道,

“不过,咱们村里的小学老师,一直都是嫁到村里的知青。”

“周知青要是也想当这个小学老师,只能先找个咱们村里的汉子嫁了。”

“要不然你要是真当了这个老师,村里人也不会同意的。”

他们村里的这个小学老师的名额,也算是个给知青的福利。

人女知青都嫁到他们村了,有什么好差事,自然要先紧着他们村里人去做。

周晓楠的脸,白了又白。

她肚子里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就被赵队长给怼回来了。

李欣然在心里默默的想了一下,原书中,周晓楠有当上这个小学老师么?

可是想了又想,她也想不起来。

现在的情况,已经跟原书里的有很大的不一样了。

既然情况都不一样了,那就更不能用原有的剧情,来猜测了。

至于当小学老师的机会,有没有对她来说影响也不大。

治猪的法子已经说完,陈茶叶和红糖还要到赵队长家去拿。

李欣然跟赵队长说了一声之后,就离开了。

她还要回家吃饭呢。

两天之后,村里的山楂摘完了,李欣然得到了两天的满公分和几斤红山楂。

猪舍里的猪,也精神了起来,不再病怏怏的。

赵队长看到拿着山楂的李欣然,脸上竟然罕见的露出了笑容。

“李知青,回家啊。”

“嗯。”

李欣然点了点头,有些奇怪的看着眼前的赵队长。

今天的赵队长,怎么对她的态度这么好。

以往几次,她治好生病的猪,可没有这种待遇。

赵队长笑的说道,

“李知青你说的,那个陈茶叶加红糖的法子,真管用。”

“前几天,咱们附近村子里的猪,都得病了。”

“有那严重的,直接就死了。”

“还多亏你,治好了咱们村的猪。”

就因为他们村的猪,都活的好好的。

这几天,他这个队长在整个公社里,那都是抬头挺胸的。

就连隔壁村都来问他,他们村里的猪,怎么就没有得痢疾。

那放在以前,隔壁村的队长,可没有这么和声和气的跟他说过话。

现在嘛,可就不一样了。

等到年底,没准他们北山村,还能评一个先进村呢。

一想到这,赵队长心里就一阵舒坦。

这李知青还真是有两下子。

可惜啊,要是李知青愿意嫁到他们北山村,这小学老师肯定有李知青一个。

不过,看这个李知青也不像是个,愿意嫁给庄稼汉子的人。

就说来到他们北山村的这些知青,哪一个是自己盖了两件小屋的。

赵队长现在的心情特别的好,

“李知青啊,咱们村的果树,到时候还要你给剪一剪。”

要是修剪完之后,明年果树能结更多的果,那他们北山村在整个公社里,腰杆子就硬起来了。

李欣然答应了一声。

“赵队长,修剪果树要等到冬天,还有一阵呢。”

这修剪果树的事,是之前就说好的,她自然不会反悔。

赵队长乐呵呵的点了点头。

他这不是高兴么。

他们北山村,可是很久没有这么威风过了。

看到赵队长没有什么事情后,李欣然就拿着分到的山楂,就回到了她的小院。

然后,她就准备试着做一做糖葫芦,和山楂罐头。

除了山楂,她空间里还有很多的水果。

葡萄草莓这些水果,都可以做成糖葫芦。

李欣然先把草莓葡萄山楂这些水果,洗 了一遍,然后擦干放在一边。

再在锅里放入白砂糖和凉水,把锅烧热。

直到锅里的糖浆开始冒出绵密的小泡泡,把串好的山楂,葡萄,草莓这些水果,放进糖浆里,滚上一圈。

然后,等待晾凉后,糖葫芦就成型了。

李欣然拿了一个草莓的糖葫芦尝了一口,又甜又脆,还真是好吃。

她又尝了一个山楂的糖葫芦,除了甜,还有点酸。

不过都是一样的好吃。

李欣然顺手又做了一些,山楂的罐头。

要是哪天,她大哥李通业又来找她的话,她可以给她大哥带些罐头回去。

这些罐头,可都是用空间泉水做的,最适合补身体了。

秋收后,北山村几乎没有什么事情了。

知青们和村民们,都闲 了下来,就开始不停的往山上跑。

那劲头比平常干农活,充足多了。

干农活是按工分算,可是上山摘山货,那可都是自家的。

你摘的多摘得快,自家得到的东西就多。

李欣然虽然不缺东西,但是也跟着赵美娟她们上了几次山,摘了点山货回来。

等过一阵,可以再给他大哥一些,和在蓉城的李父和李母一些。

李父和李母给她邮寄的大包裹,也值不少钱呢。

她总得回馈一些吧。

下山回来时,知青们有时会路过村口。

“李知青有你的信。”

村口一个穿着绿色工作服的邮递员,看到李欣然,大声喊了一声。

李欣然脚下转了个弯,就朝着邮递员走去。

信件鼓鼓的,看起来里面装了很多东西的样子。

李欣然接过后,就扫了一眼寄信人那里。

上面写着的就是,她上次寄出去的那家报社。

李欣然瞬间高兴了起来。

是报社的回信,信封还这么鼓,里面一定有很多钱吧。

李欣然捏着手里的信封,心里不住的猜测着。

跟李欣然走在一起的几个女知青,看到李欣然这么高兴的样子,也没有太当回事。

她们只以为是,李欣然收到了家里的来信。

以往她们收到来信,也都很开心的。

所以,几个女知青根本没想过,是报社给李欣然寄的。

等李欣然回到小院后,立马就撕开了信封。

一张信纸和一张折的四四方方的报纸,“啪嗒”一下掉了出来。

李欣然看了看,信封里掉出来的两样东西。

又拿起手里的信封看了一眼,空空的,里面什么也没有。

怎么没有钱?

难道投稿被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