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鬼成仙
作者:下笔先求神 | 分类:仙侠 | 字数:72.2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两百六十一章 百鬼夜行(三十三)
聂青收了火墙,却没有看见曾庆元与他的鬼具身影。
其实他对曾庆元的鬼具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只是这只老鬼在世间游荡了数百年,能不能收服,聂青还真没有把握。
可现在倒好,又让他跑了?
不过现在不是猎鬼的时候,周围的人也太多了点。
况且,他用黑火挡住了曾庆元施放的尸海滔天,救下了军士和修士,也同样留住了几百魔人的性命。
这些被鬼祟操控的魔人可不会停下来感谢他,早就凶残无比的与军士和修士混战在一起。
“小师弟,小师弟。”
听到呼唤声,聂青这才发现原来躲在这个奇怪钟体里面的居然是宋良吉。
“宋师兄,你这是?”
宋良吉的眼珠子在两个小孔里溜溜转,“嘿嘿,我这叫有备无患,如何?我这个挡封钟犀利吧?”
聂青呵呵笑道:“宋师兄,你这想法倒是不错,就是太笨重了,若是魔人突破了防守阵型,攻入了后方,你这能转的过身来不?”
“呃……这个……”宋良吉一时语塞,这种情况,他倒是没考虑过哈。
“聂青。”陆婉儿走了过来。
聂青看到她脸色苍白,嘴角还留有血渍,关切地问道:“陆师姐,你受伤了?”
陆婉儿摇摇头:“不碍事,只是灵力消耗太大。”
两人正说着,不远处传来军士的惨叫声,聂青二话不说,立刻就冲了过去,战争仍然在继续。
聂青救下了几名身处险境的军士后,又取出魁星封魔笔,施展诡异莫测的身法,穿梭于百鬼之中。
“陆师妹,你瞧我没说错吧,小师弟虽然不是修士,但他的这身修为,怕是不在你我之下。最奇特的是,他根本不怕鬼。若是凡人,见到鬼便已然惧三分,可你看看他呢,与见到窈窕淑女……咳咳,哎,好你个鬼祟,哪里逃!”
宋良吉自知失言,赶紧作势诛鬼。
陆婉儿怔怔地望着聂青的身影,心中亦是震惊不已。
这是她第一次亲眼目睹聂青与鬼祟之间的搏杀,难以想象,竟有人能在百鬼之中,如入无人之境。
凡他所过之处,便有鬼祟应声而倒,正因为有他的强力压制,数百军士才勉强顶住了魔人的进攻。
否则,依照孔姓书生的计划,这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突袭,是要全歼东门守军,直接破城的。
不过,如今虽然战成僵持局面,但魔人与鬼祟的数量实在太多。
魁星封魔笔的封禁时间只有一炷香,时辰一过,瘫倒的鬼祟又爬起来加入了战斗,时间一久,军士与修士的伤亡依旧不少。
聂青只是奇怪,他让魏天翔去求援,为何援兵迟迟不到,如此消耗下去,即便东门能挡住百鬼魔人的攻城,但伤亡也太大了吧。
这场战斗持续了近一个时辰,正当众军士杀得精疲力竭之时,南门的方向忽然传来沉闷如雷鸣的鼓声。
接着,数百魔人丢下正在与之搏杀的军士,转身迅速的向南面奔驰而去。
接着,漆黑的鬼雾再次弥漫起来,掩盖住鬼祟的身影,只留下他们如同鬼火一般闪烁的目光,渐渐消失不见。
众人呆呆的望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似乎还没能从方才的生死厮杀中缓过劲来。
良久之后,有人支持不住,晕倒在了地上。
“他们逃走了,我们赢了!”终于有人喊出了一句让人几乎无法相信的话语。
“我们赢了,我们胜利了!”
有人嚎啕大哭,有人喜极而泣,每一个人都在为活着而肆意宣泄……
锦都东门城下,八百青甲卫,三十二名修士,力敌四百魔人,近三百鬼祟,血战不退。
这一战,必将载入大楚青史,流传千古。
只是,没有人知道,这一战最大的功臣,是一个修习鬼道的奇异小子。
不过聂青是无所谓的,他又不图名,只要不让鬼祟杀进了城,他就心满意足了,何况他还收了两只鬼,也算不错。
若是还能给个几万黄金的犒赏,他也不嫌多,升官就不用了,发财还是需要的。
东门虽然守住了,但是付出的代价依然是惨重的。
战损达到四分之一,近两百青甲卫战死,陆氏的三十名修士也牺牲了六人,近一半重伤,剩下的也大多灵力耗尽,疲弱不堪。
看的出来,再继续鏖战下去,胜负如何,还真不好说。
聂青只是奇怪,为何师父自始自终,都没有调动西门的守军来支援。
即便是担心西门再遭突袭,但只需调遣三分之一的守军前来增援,东门也不会战的如此艰难。
聂青走到挡封钟旁,见到两个小孔里露着宋良吉的眼珠子,兀自发呆。
“当!——当!——”聂青拍了两下钟体。
“哎哟,小师弟,你要吓死人呐。”宋良吉惊声叫道。
“仗都打完了,你还蹲在里面干啥?”
宋良吉摸摸索索弄了好一阵子,才把钟体上的小门打开,从里面钻了出来。
“小师弟啊,你说,魔人鬼祟怎么就撤退了呢?”
聂青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回道:“继续战下去,我们的损失会很大,但他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保存实力总是没错的,毕竟这次的百鬼夜行,还没有结束咧。”
宋良吉皱着眉头沉思片刻,说道:“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恐有大事发生。”
说完他开始掐指占卜。
宋良吉所学甚杂,各方各面都会一点,但若说要测算天机,占卜未来,那就纯粹是扯蛋了。
聂青见他装模作样的搞半天,屁都挤不出一个,调侃道:“宋仙师,可测算出吉凶祸福?”
“呃……天机不可泄露,天机不可泄露啊……”宋良吉的手上忽然多出了一把纸扇,轻轻扇动,好一派仙风道骨。
“宋师兄,扇子上好像有个洞。”
“胡说!哎呀,我的宝贝哟,怎么就扇破了呢?”
……
金水河畔,密林中。
一团漆黑的模糊的身影出现在孔姓书生的背后。
“孔先生,为何鸣鼓收兵?方才再战片刻,或能破城的。”
孔姓书生娓娓而道:“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