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天下周天子
作者:八千年来家国 | 分类:历史 | 字数:187.7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5章 大戏
薛平平这才松了一口气道:“原来他们是想要我这曲子,早说啊!我没什么钱,曲子可是多的很!可是钱还是要给的,也不能白用你们。”
阴素素笑道:“真的不用!少公子若是赏几支新曲,我们会了新曲,随时都能挣得更多的钱。不过少公子有适合我们的曲子么?”
薛平平笑道:“我也不知道你们平时都用些什么曲子,情情爱爱的相思曲?优美宜人的风景?还是打打杀杀的?游戏红尘的?亦或是庙堂大曲?”
阴素素笑着点头道:“若是这些曲子都要的话,少公子可都有么?教坊司里可是需要各种新曲,因为不同曲风的曲子可以在不同的场合里演奏,我听师父说过,我们会的曲子最好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薛平平笑道:“那好,等会我就写几首曲子出来,你拿去给你那些师父看看,若是能入得他们的眼,便让他们过来吧,我这边是要给家祖母贺寿、接待宾客演奏些新曲子,还得排练一下,就三四天的时间。”说到这里,他多说了一句,“我府中过些天的宴会,来的客人可能会很多,那你们能多来些人最好,你们能换班演出,不用那么累;我也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如果来的人足够多的话,或许还能排练几出大戏!”
阴素素一听,顿时也兴奋起来,至于大戏她还不能理解,但只要有新曲子可学,她便会开心,便催促起他来:“那好,少公子你去写曲子吧,我等你写好了就拿回去给师父们看看。不管适合不适合我们那里,只要是新曲,师父们都很喜欢的!”
若是被教坊司的人看到阴素素竟然敢这么大胆的催促一位重臣之子,那她必定会受到呵斥甚至重罚。薛平平自己并不以为忤,反倒习以为常,毕竟在他原先成在的那个时空里,男女平等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天经地义之事了。优伶也不再为人所歧视,明星不知成为多少不知世事的少年男女的梦想。哪怕再被潜规则,只要能红能上位,那是不择手段也在所不惜!
况且……能为的年轻貌美可称得上倾国倾城的漂亮妹子效劳,不知是多少舔狗求之不得的美差!何况……这阴素素现在虽然是身份卑贱的教坊司艺人,但在后世,那绝对算得上是国家队的小艺术家了!
薛平平虽然不是舔狗,但与阴素素平等对话,请、谢谢、不好意思这些词语从他口中说出,虽然让阴素素感到不可思议,却也让阴素素在他面前既感到娇羞,又无比的轻松愉悦,她在他的眼中从来都没有看到那种既鄙视她的身份,却又觊觎她美色的贪婪;看到的只有平等,只有欣赏,还有几乎从来没在外人那里得到过的尊重,自然很喜欢和他相处。
薛平平便找来笔墨纸砚,想了想提笔便写下了几首曲子,等墨渍干了,便卷起来交给阴素素。阴素素如同抱着宝贝一样,脸蛋儿红红的看着他,鲜润香柔的小嘴巴紧紧抿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薛平平似乎知道她在想什么,便轻柔地说道:“你不是要给你的师父们看这曲谱吗?还不快去?”
阴素素眼圈一红,低下头来,急忙抹了一把,再抬起头来朝他莞尔一笑,似乎并没有激动的流出眼泪啥的,便转身兴高采烈地跑出门去。薛平平急忙跟在她身后,让郭恭明给她派了车,也派了两个家人跟随她一块回教坊司。别看这汴梁城现在是京师,但治安状况并不怎么样,若放她自己回去,就她一个相貌极美的小女孩儿,极有可能无法安全返回教坊司。
不到半个时辰,阴素素便转了回来,后面跟着十多个教坊司的小官和乐师。
众人一见薛平平便恭恭敬敬的先向他施礼,然后便整整齐齐地站好,等待薛平平的吩咐。
薛平平倒有点惊讶了,点点头道:“你们倒来的快!一共就这十来个人么?”
为首的小官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说道:“少公子,我们这些人是先来打前站的,后面还有好多位呢!听说是少公子家宴会待宾,大家都抢着要来,当然我们也向上禀报过了,大丞和大令都说了,只要少公子这边需要,我们大乐署、教坊司可以尽出。事后少公子赏几支新曲给我们就成!最后才定下看少公子需要多少人,我们就来多少,最多能来二百左右,不知少公子可会需要这么多人么?”
薛平平倒吓了一跳,急忙摇头摆手道:“哎哎……我这里可装不下你们那么多人!还一二百人……便是来个百十人我都用不完!”见大家都呵呵笑了起来,薛平平也跟着笑了。他没想到太常寺属下的大乐署和教坊司倒这么热乎,便笑着说道:“既然你们都想来,我原先想着来一二十个就行,现在么……来个三四十吧!再多估计也用不到了。”说罢便将摊在桌案上的写好的几首曲子递了过去,“这是我这次宴会要演出的歌曲,你们看看,排练一下。”
那小官早就看到了桌案上铺开写好的曲谱,心里也早就痒痒了,此时哪还忍得住,喜笑颜开地接了过来,细细看着,边看手里还边打着节拍。他也是上次来过,曾经跟着薛平平学过那五线谱的。他看了一遍,便将几张曲谱分别递给几个中年乐师,让他们都先看看,然后根据曲谱回去叫人过来排练。随后他又问薛平平:“少公子,就这几首歌曲只怕很快就演奏完了,还有新曲子吗?”
第115章 大戏
薛平平笑道:“我这是你们来之前写的几首,还有一大半没有写出来呢。现在你们先看看这几首,我再把另外的写出来。”
那小官更加高兴,急忙又施一礼,便去安排。
薛平平便又坐回到桌案旁,思索一会儿,便将自己觉得合适的一些歌曲给写了出来。
薛平平这边曲谱还未写完,便见又有家人来报,说是先前那玩杂耍的百戏班子也来了,在前面等候着,看他要不要见。薛平平一怔,正要问时,便见一位乐师走过来道:“先前我们来时,遇到了那位周班主。”说着又笑了起来,“我等看他一腔热情,想着少公子府中宴客,那肯定是越热闹越好,便跟他说了。他们听说少公子有事,便也要来为少公子效力,说是回去叫人,不想也来的这么快。”
薛平平将新写好的歌曲拿给他们看,又拿起一张写满故事梗概的纸递了过去,说道:“为了庆贺家祖母平安回来和六十大寿,除了那些新曲子外,我这里还有两出大戏;其一名为《满床笏》,说的是前唐时期的名将汾阳郡王福禄寿考俱全,其俱任朝廷重臣的七子八婿俱来贺寿,笏板摆满一床的故事;其二为麻姑献寿,说的是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开设蟠桃会,各路神仙齐至祝寿;百花、牡丹、芍药、海棠四仙子采花,特邀麻姑同往;麻姑乃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献于王母,欢宴歌舞。这两出戏文比较长,这上面写的是故事梗概,至于具体戏文中的唱腔、道白,还得等我一一写出。不知你们能否排练演出这样的戏文,我初来此地,也不知你们这里是否有什么忌讳,若是不能,我再想想别的。”
众人一听,俱都大感震惊。
他们可以说是这个年代最为专业的音乐和戏剧从业者,但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戏文。所谓优伶,据说炎黄时代便已出现,史籍中关于优伶的记载也是不绝如缕,但随着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甚至到了前唐时期那种极为鼎盛的年代,便是被人们戏称为“梨园天子”的唐明皇李隆基、后唐庄宗李存勖,他们甚至亲自下场参演的剧目也不过只是有些小片段的如后世简单歌舞小品一般的戏剧,像元明时期的杂剧、清以后涌现出来的各种地方戏,数以万计的戏剧剧目,在这时代根本不能想象。
此时听薛平平简单介绍了这两出戏,又看了他写的故事梗概,都知道这两出戏将是空前巨大的戏文!那么他们若是能参与其中,青史留名是不必说了,于其中学得更多的曲子,甚至借鉴出来编创一些新的戏文,那都是极有可能的,如此一来,他们虽然身份卑贱,但也将因而被世人高看一分!至少——他们甚至他们的后代能以此为生,始终都能混一口饭吃。
这时那百戏班的班主周兴志也带着他那百戏杂耍班儿的十几号人来到,先上前和薛平平见了礼,便退到一旁静静地等候。
那教坊司的两个小官凑在一起看了那两出戏的故事梗概,又低声商量了几句,随后便向薛平平说道:“少公子这两出戏文,并无忌讳之处。前朝名将汾阳郡王的故事,便是如今京中勾栏瓦舍当中也有艺人传唱的,并无什么关碍。所以少公子尽可放心,还是尽快将这戏文写出来,让我等先睹为快!”
薛平平想了想便道:“我这新谱你们中不少人都学会了,咱们这样办:我写一段,你们排练一段;等你们上一段排练熟悉了,我再给你们下一段;这样等我写完了,你们差不多也就排练好了!你们以为如何?”
众人都纷纷点头赞同,并无一人异议。
随后薛平平便趴在桌案上,用他做的那几支蘸水笔,飞快的在纸上写着。他写完一段,便交给这些乐工们排练。毕竟是这年代最顶尖的专业人士,只要识得薛平平的谱子,那演奏起来自是不在话下。
其实薛平平凭记忆写出来的那《满床笏》,并不是最出的戏文,而是一千多年后各剧种都有的剧目《打金枝》,而他记的最清楚的则是豫剧中的《打金枝》。但他考虑到《打金枝》这出戏或许没什么忌讳,但这个名称或许会让某些人不适,还不如这个戏最初的名称《满床笏》,不但全无任何时代的忌讳,而且在任何时代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皆大欢喜的一个名称。
一千多年后的那个时代因为各种娱乐项目层出不穷,戏剧已经如许多旧时代的东西一样,几乎是日薄西山了。绝大多数剧种的剧团非国家补贴已经难以为继了,但豫剧算是我国数以百计的剧种中的一个奇迹,据说是不用国家补贴能养活自己还能赚钱的唯一一个剧种!全国各个省级行政区几乎都有豫剧剧团,可见豫剧影响之大!
另一了戏《麻姑献寿》则是京剧中的名剧,薛平平虽然记不全,但也能记住其中大部分,尤其是一些曲牌,当初他研究这些的时候,是记了不少的,此时倒是有了用武之地了。
薛平平花了两天的时间,将这两出戏全给“默写”出来,随后又和教坊司的官员、乐工们商议了一下,做了些相应的行头。现在的郭府并不像先前那样窘迫了,随着白沙糖以及薛平平后来弄出来的蚊香、火柴,日渐富裕,拿出些钱财来并不为难。何况是为了给韩氏贺寿,更得到了清宁和郭荣的大力支持。
第115章 大戏
《满床笏》和《麻姑献寿》两出戏,两种曲风,让教坊司的乐工们大感诧异,也极为兴奋。这两出戏至少用到了大大小小上百个曲牌,他们教坊司里一共才有多少曲牌?这一下多出上百个来,又怎么能不让他们兴奋不已!
不要说是排练成功正式演出了,便是平时排练时,也有不少人来观看。因郭府西院极大,到时戏台便搭在这里,艺人们便在这里排练。那阵阵新奇的乐声、歌声传了出去,便是郭府西院的院墙外,也聚起了不少人来听。而且随时都有行人被乐曲歌声吸引,驻足不行,一边朝里面张望一边细听。可院墙高大,又能看到什么?
还是开封府里的衙役们,觉得这里团聚太多人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端,便上报判官石应芳。石应芳与郭威的关系正处在友好期,当然也收到了郭府送来的请柬,自然知道郭府是在排练两出大戏,而且已经知道了戏文,也是极感兴趣,早就决定到时肯定要带着家眷去郭府祝贺,“顺便”再看两出好戏。此时闻听下边来报,便命手下带着十来个人,去郭府西院外巡查,只要那些听曲的不闹事,便不用管。
郭荣自然也极会做人,开封府既然这么给面子,那他自然要投桃报李,也让人给抬出一张桌子几张圆凳,放在西院外,再弄几壶茶水、瓜子、果子什么的,算是招待开封府来维持秩序的那些衙役们;甚至有时衙役们换班下了差,想进去看一看那排练的戏剧,郭荣也让人进来观看。
但随着那些看过剧目排练的衙役们出来后,洋洋得意地宣扬着郭府中所排练的是从未有过的大戏,顿时让围在外面旁听的路人们更加痴迷了,而且聚集的人群越来越多,看那样子仅凭十来个衙役来维持秩序,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了。
石应芳听属下禀报,也有些头痛起来,不禁苦笑道:“本想着郭府不过是给老太太庆个寿,这京城里哪个月没有重臣府邸里贺寿的,谁也没引起过什么事端来,谁会想到并不算是顶级朝臣的郭威府中庆个寿,也竟然会引起这么大热闹来!”揉揉眉头,想了想便去齐王府,向齐王石重贵求援,让他给派些人手来。
本来石重贵也接到了郭威亲自送来的请柬,开始并未当回事儿,这时听石应芳一说,也不禁来了兴致。年前他的王妃张氏病逝,他并未续娶,只是背着人在勾搭那位天姿国色的二嫂冯氏,正想方设法地讨她的欢心呢,心念一转,便笑了笑一挥手道;“郭文仲近来屡向孤王示好,而且他是阿爷的心腹旧部,一向被阿爷视为股肱之臣,极得阿爷信任;而且你也屡次向孤进言,说若得郭文仲相助,比得无数酒囊饭袋都要强!孤知你是真心为孤着想,你既然提了这事,那好,就依你派一百皇城司的军兵,但不要闹出什么大动静才好。”见石应芳高兴的直点头,又问道:“一百军兵可足够用么?不行的话孤还可再派些。”
石应芳笑道:“足够了足够了!殿下啊,郭府院墙外虽围了不少人,但人家可不是闹事的,是去听新曲子听戏的,一般来说不会出什么事。但臣为殿下辅助,却不得不未雨绸缪啊!无事当然为好,一旦有事,咱们也能迅速处置,而且也不致惊扰了郭家的老太太。”又凑近了笑道,“殿下,郭文仲虽然向殿下示好,但他为人忠诚耿直,便是平时咱们想跟郭威交好,也没什么好名目,而且郭威也从不收礼;但这次是他家老太太过寿,咱们怎么做,他都得接着啊,否则岂不要落个不孝之名?所以依臣愚见,殿下此举,那郭文仲怎么也得领情吧?”
石重贵哈哈大笑起来,拍着石应芳的肩膀说道:“既然郭文仲是为他们家老太太办的寿宴,那本王到时候一定要去祝贺一下!”见石应芳点头,便又小声说道,“孤的二嫂如今独自在家,有些郁闷,既然郭府中在排练新曲……还有那什么大戏,只怕她也是想去看看新奇的……”
石应芳自然知道石重贵的心事,但像他这样的出身,也从来没有将此类事当做什么大不了的,何况他们先祖乃是沙陀人,沙陀人更是不把这种事情当回事了,父兄去世,子弟将父兄妻妾占为己有的事实属寻常!听到石重贵的交待,石应芳便微微笑了笑,点了点头。二人算是各自心中有数了,石应芳便即告辞:“殿下,臣的事情说完了,那臣就告辞?剡王那边……臣让臣妻去看看,与剡王妃说说话,一块去郭府给郭家老太太提前拜个寿,这也是咱们宗室代陛下体恤臣工、维护朝廷了。”
剡王便是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胤,石敬瑭起兵时被后唐末帝杀害,石敬瑭建立后晋之后,追封为剡王。石重胤被杀前才成婚不久,但因成婚时间太短,妻子冯氏并未给他生育一儿半女。
石重贵笑着点点头,不再说什么。石应芳便即告辞,先回了自己家里,准备了些礼物,让妻子带着立即去剡王石重胤家里,邀请剡王的未亡人冯氏去郭府,给韩氏拜寿;随后自己便拿着石重贵的手谕,去皇城司申领石重贵派给他的一百军兵。
郭府这边为庆贺韩氏六十大寿,此时已经粉饰一新,张灯结彩。正堂上也挂起了大幅寿字,四周及外边廊檐下,都摆上了开得正盛、五颜六色的月季花。月季有多种花色,但最得国人喜爱的就是红色月季花,而且月季中开得最好看的也是红色的月季,因此月季花又有个别名“月月红”!此花后来成为千年后西边那座城市的高花,而汴梁城的市花则成了菊花。
西院这边则按薛平平的策划,搭起了高高的戏台。因怕到时天公不作美,连下边也搭起了棚子。
此时除了府中的孩子外,便是忙忙碌碌的教坊司的官员和艺人们。他们按照薛平平给的戏谱,不但加班加点的将薛平平给的两出戏《满床笏》和《麻姑献寿》给排练出来,连薛平平最初设想的《五世请缨》也给排练出来。
豫剧《五世请缨》是杨家将的故事,一千多年后的几乎各个剧种都有类似的剧目,有的叫《百岁挂帅》,有的则叫《十二寡妇征西》,说的是杨家将第四代杨文广被番兵围困,消息传回,文臣主和,杨家将主战。正在欢庆佘老太君一百零七岁寿辰的杨家,闻此噩耗,悲痛过后,便由佘老太君上殿请战。此后佘老太君百岁挂帅西征,击败番兵,求出重孙杨文广,得胜回朝。
薛平平犹豫的原因则是,此戏讥讽宋室君臣还不如一群女子有骨气,遇到外敌便只知妥协纳贡。虽然此时北宋还得差不多二十来年后才能建立,但问题是……不但未来的宋太祖、宋太宗那两位皇帝在郭府跑来跑去的帮忙,他们俩的父亲、被他们追赠为宋宣祖的赵宏殷,以及他们的母亲杜氏、姨娘耿氏都在郭府里跑前跑后的忙碌着呢!真要将他们后代的干的丑事现在给扒出来,薛平平有点“于心不忍”。可想了又想,祝寿的戏除了那出《满床笏》和《麻姑献寿》之外,好像也只有这出《五世请缨》最为出名也最好看了。而且——薛平平极为喜爱《五世请缨》中的那段恢宏大气、气势磅礴的开场曲,一向认为与西方吹嘘的最顶级的交响乐名曲相比较,也是毫不逊色!为祖母庆寿,并祝祖母福寿绵延,又怎能不把这段名曲演奏出来让祖母和客人们都欣赏一下呢?最后薛平平干脆不管了,反正就是现在演出来这出戏来,谁也不知道是演的什么时候,居中人是谁,只会以为此剧乃是虚构。因为历史上根本找不到相似的人物和事件啊,想要看到剧中的人物,至少还得二十来年呢!现在那位杨老令公杨继业和佘老太君的原型折氏,大概还都是小屁孩吧?薛平平一想到后世妇孺皆知、沙场百战的杨家将的两位老祖宗现在还是小屁孩,就有点乐不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