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病弱郎君有点甜
作者:乔变绚 | 分类:古言 | 字数:59.4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67章 买了铺子
夏茹绾和赵怀安等在衙门口,不一时功夫,牙头就来了,跟着他一起来的还有那位房主。
“我给老爷子说了小娘子帮他出了三十两银子这事,老爷子非要跟着我过来,说当面给二位道谢。”
牙头对他们说着,就将老者带到他们跟前,对老者道:“老爷子,这两位就是要买铺子的那两位。”
“多谢二位仗义疏财。小老儿感激不尽。”老者对赵怀安和夏茹绾拱手道。
“老伯不必客气。”赵怀安扶了老者一把。
老年人头发花白,长得慈眉善目。看着就是个脾气好的。
看来应是太慈爱了,才将儿子养废了,夏茹绾心里唏嘘,自古慈父多败儿啊。
“老伯,我们这就去过户吧。”
“夫君,你们进去,我就在车里等着你吧。”夏茹绾在车上已经将银票交给了赵怀安。
“好,娘子就在车上等一会吧。”赵怀安将手里的阳伞交给夏茹绾。
“小二,将马车赶到那棵柳树下等吧!”赵怀安指着不远处的大柳树对小二吩咐道。
过完了户,老者又带着他们到店铺和租户做了交接,当即看着他们写了新的租房合同,粮食铺子的老板不在,老者又带着他们去了老板的家里,看着他们写好了合同,老者才离开。
三间铺子都是押一个月,交一个月,三个铺子一共三十两。
夏茹绾将三十两银子交给牙头,牙头开心的合不拢嘴,今天也算是遇上大客户了,一个时辰就赚了三十两。
将二人送到马车边,看着二人上了车,牙头躬身道:“二位慢走,以后要是有买卖的事务就来找鄙人代劳,定当尽心尽力。”
“夫君,三个店铺一年光租金就是一百五十两,要是买地的话,一年能赚多少银子?”
夏茹绾对种地的事确实一窍不通,不过估计赵怀安也不一定知道。
“一亩地一年大概收三百斤粮食来算,一百亩就是三万斤,出去六成给佃户,还剩一万二千斤,按照现在的粮食价格,一年大概收入五十两左右。”
“没想到夫君还知道这些,看来你还不是死读书的呆子。”
赵怀安凑近夏茹绾道:“娘子觉得为夫是呆子?”
夏茹绾感觉他的语气有些不对,正想说没有时,已经被赵怀安捧住脸颊,在她还没反应过来时,双唇快速碰触她的唇瓣,又在她脑袋半放空状态下退开。
“娘子还是觉得为夫是呆子?”
“没有,夫君一点也不呆。”夏茹绾赶紧回道。
赵怀安抿抿嘴,戏谑地看着呆呆的夏茹绾。
怎么还说不得了?夏茹绾心里嘀咕。
“娘子觉得买地和买铺子,那样更划算?”
按照马家英说的十五两银子来算,三千两银子买二百亩地,一年折算成银子收入大概是一百两银子,单这就少了五十两,还不说租出去,要收租子卖粮什么都是人工。
“买离城近的地确实不是太划算,要是买在村子里就要划算些。”夏茹绾道。
“嗯,要是在乡下买地确实要划算许多。”赵怀安符合道。
“那我们在村里买些地吧?买了地就租出去,连着家里那些地都租出去,爹和娘也不用种地了,在家收收租子,当个小地主就行。”夏茹绾低声说道。
赵怀安沉默片刻,“娘子真心这么想的?”
“嗯。”
“地契娘子收好,就当是娘子的嫁妆,不论在什么时候,这地都是娘子的。”
夏茹绾低声道:“其实一家人也没有必要分得那么清。”
“为夫明白,只是这本就是娘子的,你可以让爹娘帮你管着,什么时候你想自己管着时,随时可以拿回来。”赵怀安注视着夏茹绾,接着说道:“为夫也是娘子的,娘子可以管着为夫和为夫的所有,但是不许娘子假手她人。”
“我又不傻,为什么要假手她人?”说完,夏茹绾就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头,这是什么话?
“好,娘子记住就好,为夫也记住了。”赵怀安得逞的笑笑。
小二咧嘴一笑,少爷不愧是才子啊。
回到柳树巷,杨二娘做好了午膳,正等着他们回家吃饭。
天热,杨二娘煮了菜粥,葱油饼,凉拌黄瓜,炒了一碗莲藕,一碗回锅肉。
小二和银珠都和大家坐在一起吃饭,刚开始他们还有些不自在,总觉得自己和主子们坐在一起吃饭是越矩。
夏茹绾一直给他们说,你们和我们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罢了,这些时间相处下来,他们总算好些了。
吃过午膳,赵怀安就去青阳屋里看书,青阳和小妹明日就要去学堂了,两人也急着去看《三字经》。银珠收拾锅碗去了厨房,小二在后院打理马车。
客厅里就剩下杨二娘和夏茹绾,夏茹绾正准备回自己屋里午睡一会。
杨二娘对夏茹绾说道:“绾绾,我想和你商量一件事。”
“何事?”
“我们今日在学堂不是听刘夫子说学堂还需要请一个厨娘吗?我明日想问问,能不能让我去。”
“娘,你也不必如此着急,我今日买了商铺,每个月都有银子进项,你和小妹他们一年到头的开销绰绰有余,你无需为生活发愁。”自知道了养母的过往,夏茹绾的心更加柔软,她想好好孝敬她,不让她受任何委屈。
“绾绾一片孝心,娘都知道,娘现在还没老,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做厨娘这事也不累,况且只做中午一顿饭,还能天天看见小妹。”杨二娘柔声道。
“行,娘要是觉得做的开心就去做吧,要是哪天不想做就不做,千万别太劳累,青阳和小妹还需要娘照顾呢。”
夏茹绾觉得出去做点事也好,养父刚去不久,要是让她一个人天天呆在家里,太闲了就怕她胡思乱想,对她身体不利。
杨二娘接着说道:“对了,好有一事要和绾绾商议。”
“娘,还有什么事?”
杨二娘顿了顿,似是下了决心般:“就是给先生的拜师礼,你上次给我们娘三买了那么多的新衣,一时半会也穿不完,我想把你给娘的那几匹布拿去送给先生做拜师礼,就不必再花银子另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