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结婚生子考大学
作者:墨山君 | 分类:现言 | 字数:34.4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3章 到京市
在家里住了几天后,何毓淇一家就告别家人,乘车到了京市。
七十年代末的京市,和七十年代的农村比起来,真的是一个天一个地,哪哪都不同。
到处是平整的水泥路,自行车随处可见,而乡下,自行车不多见,能看见几辆已经是顶天了。
除了那些又宽又平的水泥路,还有来来往往的机动车,交通工具也不是乡下的牛车啊,或者自己走路,这时候的京市有公交车。
在前门老火车站前面,有个公共汽车站,那里有公交车,也是现在京市人外出回家的唯一的交通工具。
即使只是一个公交车,也比乡下豪华太多。当然,现在的京市跟几十年后的京市是比不了的。那时候的后世,出租车、小车、共享单车,等等,随处可见,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多种多样。
除了公交车,偶尔经过的卡车车队也是京市人会用到的交通工具。
哦,那边驶过去一辆火车,上面全是人,这也是一种交通工具。
何毓淇看着和后世还有黑省哈市那边截然不同的京市,再一次深深感受到时代的变化。
只出行工具就不亚于后世,更何况那些领导坐的或者家里富贵人家开的,解放牌汽车,其他外国牌轿车,等等。
现在的京市街道,比之后世宽敞了很多,因为街道两旁很少建筑物,即使很多车经过,也不会显得拥堵。
何毓淇想到她以前来过几次首都,参加服装设计大赛的经历。
那几次来首都,真的是堵车堵到她怀疑人生。
从早上7点起床,洗漱完毕吃早餐,拦出租车到参加比赛指定的设计元素参考点,她8点叫的车,中午快1点的时候才堪堪到达参考点附近三公里处。
真的是,她服了,怎么会这么堵车的?
几个小时啊,不是几分钟,几十分钟,是几个小时啊!真的是醉了,首都诶,比她家乡三线城市还堵。
只在报纸新闻上看过堵车几个小时的她,现在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首都堵车的严重性了。
到参考点后,她的师兄,京市本地人,看见她这么晚到,不禁疑惑,“怎么这么久才来,好在是二十四小时开放,要是像别处的中午12点闭馆,你现在都进不去了,只能等到下午两点再来了。”
何毓淇翻了个白眼,深呼吸,对着她师兄就是一顿输出,“怎么首都这么……堵车的?我早上8点叫的车,妈呀,现在才到这里,堵的不行。”
呼,待在车上几个小时,她都要疯了。车子再不动一下,她可能真会下来走路算了。
怎么参赛的学长学姐还有老师,都没有一个人跟她说一下首都堵车高峰啊?电视新闻上说的也可能是假的呀!
只能说她运气不佳了,叫车的时间可能不对吧?
看着一直在喘气的何毓淇,胡建兵在心里偷笑,这小师妹真好玩,要说什么那双鹿眼都表达出来了。
“咳咳,师妹啊,你要打车,早上9点之后就没有那么堵车了,要不就是早上7点之前,早上7~9点这个时间段,都是很堵车的。下午的话,一般都堵,晚上10点之后就没有那么堵了。”
哦豁,敢情她8点叫车还叫错了,应该更早一点。
咳咳,跑题了。
“妈,妈,跳,跳。”
听到背上的闹闹说的话,何毓淇扭头看去,原来那边有几个年轻人在跳舞。
她拉着李若安走过去凑近看,发现那几个跳舞的年轻人旁边都没什么人,大家都离得远远的,不时还能听到一些人说的话。
“伤风败俗,大白天的就在那扭来扭去。”
“怎么没人报派出所啊?什么,人家不管这个,怎么还有这个理?”
听到这些议论的话,何毓淇心里很复杂。
其实不说现在,就是在后世,也有很多人思想比较老旧,年轻人跳舞都会说伤风败俗。
看见媳妇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那些人跳舞,李若安连忙把她拉走。
回过神来的何毓淇,看着拉着自己的手,痴痴的笑了。
若安哥这个呆子,她只是看人家跳舞怎么样,又不是喜欢人家,怎么醋坛子又倒了?
不管李若安怎么醋,这个回头再说,现在她只想再看看七十年代末的首都和后世还有什么不同。
诶,那边那个戴着眼镜的小伙,怎么他的眼镜这么奇怪,难道是蛤蟆镜?
等何毓淇反手拉着李若安靠近长安街头那边,发现那个小伙戴的还真是蛤蟆镜,就是七十年代末人们保留镜架上作为进口商品的标签的眼镜,这种眼镜一度在七十年代末成为众人追捧的东西。
哎呀,那边那幅广告,不是吧,整个围墙就是一个人?围墙下唠嗑的老爷爷,内心得多复杂啊?后面就是墙,而墙上画了一幅巨大的人像。
啧,这也是七十年代末的一道风景线。
商店里卖的羊剪绒帽子、大拉毛围巾、军大衣、进口的蛤蟆镜,等等,这些东西一度是首都时尚青年的蕞爱。
不过何毓淇她get不到这样的衣服搭配有什么艺术特色,只能说,一个时代的审美和一个时代完全不一样。
看完首都中心这些街道,何毓淇又看到一些正大光明的做买卖的商贩。
虽然说在农村买卖这个东西还是禁止的,但是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临近八十年代,对于这些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要想发展好,还是要来大城市拼搏才行。
在乡下那一亩三分地的地方,要想自己和后代子孙过得好,仅仅是种田是不行的,只会让自己的后代跟自己一样在土里刨食。
看完长安街道大部分的区域后,何毓淇就拉着李若安,带着两孩子,往公园那边的方向走去。
听人说,现在的首都公园和后世的也大不一样。
应该可能不会有很多人在跳广场舞,后世那些大爷大妈,总是喜欢在公园、小区,甚至马路上跳广场舞,尤其是大妈。
别人劝她们不跳了,或者音响关小声一点,还一点不听劝,态度极其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