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望
作者:那些天的日子 | 分类:都市 | 字数:35.3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8章 了解对手
杜秀梅的失踪对成思洲的压力,不是很大。
如果说,把杜秀梅的口供记录在案,那么这还是相当完美的结局,可是杜秀亚已经招供了,杜秀梅对于只是参与者,可有可无。
现在成思洲所想的,就是他手里所掌握着的,杜广进的势力范围,都有什么人,要自己怎么对付,拿捏。
他们官方面的势力,可以用自己官方的人脉,通过上层,去压制下层。
社会上的,可以通过社会上的人脉,去和解。
如果和解不了,就用社会上的手段去解决,小弟先上,然后自己在用警方的力量,想必没有哪个社会人能予以抗衡。
成思洲打电话给曾启明和边世明,让他俩夜里潜回洲际大本营,准备接下来可能发生的冲突。然后,成思洲把手中掌握的材料,放在心里一个一个的分析。
排名第一的,自然就是杜广仁,此人是京城一个副部长的第一高秘,可谓权力掌控之高,让成思洲想想,都如芒在背。
此人远在京都,是杜家所仰仗之人,也就是杜家的保护第一大伞,成思洲给国忠臣的手下秘书朱长巧打电话,侧面打听了杜广仁此人。
杜广仁表面温和谦顺,见谁都是一脸的笑容,谁也不知他脑中每天在想什么,每天除了工作之外,很少在社交上露面。
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朱长巧也和杜广仁打过几次交道,在他的印象里,杜广仁为人还是可以的,不显山,不露水,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
杜广仁有多大的社会能力,成思洲也不放在心上,一个副部长的秘书,也就是个副科级,从官职到社会,成思洲还真没太在意。
国忠臣都和杜广仁的主子平级,一个小小的秘书,又能咋样。而且这次成思洲还打着正义的旗号,你国忠臣不是自认为自己正直无私,一心为民吗?那么,这次投毒事件,正是自己在国忠臣面前表现的好机会。
所以,成思洲给国忠臣的秘书朱长巧打电话,一是了解一下这杜广仁,二是让朱长巧把这投毒事件的信息透露给国忠臣。
成思洲不亲自打电话给国忠臣也是有道理的,给国忠臣打电话,把投毒事件和国忠臣说,是不是显得自己太无能,这点小事也办不好,还有就是,第一,显得自己怕了杜家,摆不平杜家,有让国忠臣出面的意思。
第二,囯忠臣又怎么会了解杜广仁,可能连认识都不认识。
第三,朱长巧如果能摆平杜广仁,还是不要惊动国忠臣。
不是国忠臣有多忙,而是让他用权势去压同级别手下的人,这怎么说,也是有丢份树敌的感觉,你让杜广仁的主子怎么想。
找朱长巧就不一样了,朱长巧和杜广仁是同级,朱长巧也知道成思洲和国忠臣之间的关系,所以,朱长巧是会很卖力为成思洲办这事的。
这么想着,杜广仁对自己的威胁不大。
那么接下来杜广进在本城的人脉上,最主要的,就是杜广进的七叔杜海浩,现位于市财政局局长,别看级别不大,权力可不小,全市的钱财都在此君手中,所以,人脉也十分广泛。
对此,成思洲嗤之以鼻,看着财政局长好像大权在握,上上下下都得巴结这杜海浩,其实不然,如果说比杜海浩低级别而没门路的小部门,为了弄到经费而必须巴结他,比如民政部门。
但一些强势部门,杜海浩这财政局长就不一定好使,比如交通,公安,法院,检察院……,许许多多的部门。
杜海浩这个财政局长对于这些个部门的局长,就没有了优势,而且,人家的优势还好像略大于他。
就是教育局长,不买他杜海浩这个财政局局长的账,他也得受着。
举个例子,如果某中学需要资金翻新校舍,那么这所学校的中学校长就会把事情反映到市教育局,而市教育局不会去找财政局长要这笔款项,就是找了,财政局长也没有这个权力,动用这笔钱财。
而是教育局长得向他的上一级领导反映情况,写成书面材料,经常委开会讨论,才能下放到财政局。
而且上面大佬已经同意了的事情,你财政局就是再没钱,就是借,也要把这钱放下来。
杜海坤这个财神爷看着表面风光,实际上,权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大上。
所以,杜海浩这个财政局局长,对他威胁不大。那么接下来就是这号称地下老二的汪傻子。
杜广进不单单和汪傻子关系密切,和好几个地下大佬关系都非同一般,具说,当年,他们在一起磕头的,一共有九个人,都是打架不要命的主。
大浪淘沙,经过这么多年,有几个人,把自已洗白,已经上岸做起了正行生意,或者通过关系的运作,在某个部门某得了一官半职。
还有几个,己经去了外省或国外,发挥他们更大的威能和潜智,混得风吹水起。
但是,除了杜广进,还有三个人,仍然畅游在这地下世界里,唯我独尊,划地为据,独霸一方,而又时有联合。
他们分别是具有地下老二之称的汪傻子汪利洪。
在一个就是,站前君王,赵君(又叫王君)。
看见赵君此人,谁也不会想到这个人是混地下的。
他不象汪傻子,面相凶恶,哪管他是个好人,别人也会拿他当坏蛋。
赵君长得白白净净的,戴着个金丝边眼镜,中等的个头,天天夹个包,谈吐文雅,而且还在文艺刊物上发表过许多作品。
这样的人物,又怎么可能与地下恶人这个词占上边呢!
可是偏偏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这赵君,家庭出身不好,随父母下放到这省里的农村。
具说赵君的父亲大赵君的母亲二十多岁,赵君的父亲聚过许多女人,一生中也生过许多孩子。
赵君的母亲是赵君父亲最后娶的一位女人,俩人刚结婚没多久,就被下放到这里。
可能是父亲的心里承受能力欠缺,也可能是是因某种原因,在一天的午夜,服毒自尽。
没有收入来源的母亲良久菊,被逼无奈之下,拉着他改嫁到一户工人家里。
他的后爹王四平,是抗美缓朝退武的老兵,转业回到地方,被分到这铁路局做了一名铁道工人。
王四平工作稳定下来之后,也结了婚,媳妇也是这铁路上职工家的女儿,在铁路上这大集体上班,婚后生下一个女,取名王稳芳。
一家三口,小日子也是合合美美,其乐无穷。
可是好景不常,在王稳芳七岁那年,王四平的媳妇得了一场重病,肺结核,在那个年代,这种病还是不治之症。
王四平,背着媳妇跑遍了大江南北,最终,他媳妇也没有逃脱死神的招唤,恋恋不留抛弃了自己两个深爱的人儿,撒手而去。
痛彻心扉的酸楚让王四平一绝不震,天天以酒解愁,可是聪明漂亮的王稳芳还需要人照顾,而且家里也需要一个女人来操持一切。
经过媒人一介绍,俩家就搬到了一起,那一年,赵君才三岁半。
那时的赵君可以说对于这个世界还懵懵懂懂,颠沛流离的日子,在他的印记里,也没有多么沉重。
等到他彻底懂事的时候,已经面临上学的年龄,他认为他的亲生父亲,就是王四平,他就是王四平的亲生骨肉,他就叫王君,他的姐姐王稳芳就是他的亲姐姐。
虽然父亲天天酗酒,哪怕他逃了气,犯了错误,也从不打骂他。
但他总感觉到,王四平对他很冷淡,很陌生。
王四平从来没有像对姐姐王稳芳那般,从骨子里散发出的那种亲情。
就这样,赵君在王四平眼里可有可无的情况下上了学,转年,王四平和良九菊又生下了一个男孩,赵君在王四平的眼中,更加可有可无。
王稳芳对赵君却极为关心,那一年王稳芳已经十一岁了,十一岁的少女已经初显清秀,打眼一看,长大就是个美人丕子。
而且母亲走的又早,爹爹又给娶了后娘,虽然后娘也很善待她,但经历过风雨,这女孩子懂事的也早,家中的一切,也料理的妥妥当当。
赵君一上学,就显现出他聪明的天赋,无论是文,还是理,沾手就熟,而且还能举一反三,尤其是语文方面,课文书里,都不用怎么背,从前到后,每章每页,都记得清清楚楚。
聪明伶俐的赵君深受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们所喜爱。
可惜好景不常,幸福的生活还没多长久,不知怎的,有人翻出了赵君亲生父亲的身份。
赵君的父亲赵可近是一个反动派,彻头彻尾的牛鬼蛇神。
不但是赵君,赵君母亲良九菊,赵君的后爹王四平都受到了牵连,就是王稳芳也没能逃脱那命运。
造反派把赵君的母亲关到了牛棚里,而赵君的后爹也知此停职反省,赵君和王稳芳在学校里受尽了同学的凌辱与打骂。
从此赵君的生活坠入了无底深渊,王四平更加酗酒。
王四平在外面去赌,输光了就更加的酗酒,家里的事情什么也不管。
赵君和王稳芳陷入了生活中的绝境,没有收入来源,街邻偶而施舍的一口冷粥,又怎能添饱俩个幼小的肚皮(当时最小的弟弟跟母亲关押在牛棚里)。
为了添饱肚皮,姐俩去捡煤核,帮别人去推车,捡破烂,王稳芳还去饭店帮人削土豆皮,夜里俩人糊火材盒,折纸盒,只要能赚到钱,俩人都做,但是也才勉强添饱肚皮。
转眼赵君十三岁,王稳芳十六岁了,十六岁的王稳芳出落得如出水芙蓉般亮亮丽丽,追求她的男孩子如过江之鲫。
那时赵君早已经知道,王稳芳不但不是自己的亲姐姐,而且合自己没有一丝一毫的血缘关系。
从小相依为命,俩人的感情非常的深厚,相互间把对方当自己的性命保护着。
长得漂亮也是一种罪恶,那一天的夜里,王四平晚上又输光了钱,醉倒在马路上,而赵君因帮人拉车还没回来。
邻里的几个流氓看见王稳芳只有一个人在家,便骗开了房门。
王稳芳一见情况不好,苦苦哀求。
几个流氓垂涎王稳芳已经许久,今天终于有了机会启肯罢手,几上人上前就要对王稳芳下手。
这时,赵君回来一见,顿时怒发冲冠,跑到厨房里摸了一把菜刀,一把小斧头。
平日里菜刀用来切菜,小斧头一头用来砍材,一头用来砸煤。
可是今天,它俩却饮足了鲜血,两死两伤,最终赵君犯下了重伤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