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修真渣呆萌娃换个位面专治渣

作者:写梦者 | 分类:古言 | 字数:93.6万

第120章 她做人的第一个年,有人欢喜有人忧

书名:修真渣呆萌娃换个位面专治渣 作者:写梦者 字数:2478 更新时间:2025-02-01 01:45:30

南成的谢礼是两大笼鸡,这样的谢媒礼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乌丫丫数了数,十根指头不够用。

她觉得这些鸡,足够她家吃到去南成家吃喜宴了。

没有碍眼的人、碍眼的事不定时冒个泡,陶家的小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大年三十。

乌丫丫出生以来过的第一个年,陶家格外郑重。

一大早,陆元香婆媳二人将男人们关在门外,开始给乌丫丫捯饬。

“当当当当,小妹你看,怎么样?”

在婆媳两人忙碌了两刻钟后,盛装打扮乌丫丫新鲜出炉。

杨秀娥拿着铜镜站在她前面,满意的看着自己和婆婆的杰作。

乌丫丫头一次打扮的这样郑重,一时间对着镜子新奇不已。

“哇,我,漂亮!”

“哇,我怎,这,漂亮!”

小奶娃很臭屁的用小胖手捧着自己的脸蛋,往左转头看一眼,往右转头看一眼,陷入了自我陶醉中……

良久,她抬头看了看娘亲和嫂嫂,大眼睛忽闪了两下,咧嘴一笑。

“娘亲,嫂嫂,棒棒!”

这个小家伙,终于想起夸夸自己娘和嫂子的手艺了。

夸完之后,她转身溜下了椅子,小胖手提着裙摆,小心翼翼的走到房间门口。

她仰头看着门,唔,门栓太高,她根本够不到。

往后退了两步,两只小胖手挽了个手花,打算用灵力开门。

关键时刻猛然警省,大眼一转,回头看向笑盈盈的婆媳二人。

“哈哈哈,出不去了吧?”陆元香笑着上前,将门拉开。

然后双手叉在她腋下将她提溜到院子里。

院子里,早已等的心急的一老一中外加四个小伙子全看呆了。

只见一个精致漂亮的小奶娃娃,脸上带着少见的羞涩,绞着小胖手指,扭捏的站在他们眼前。

她上身穿着粉色的对襟小袄,上面绣着几只活灵活现的蝴蝶,下身着一件同色绣花马面裙,花朵与蝴蝶相得益彰。

头上扎了两个小揪揪,小揪揪上系着粉色的绸带,关了两朵珠花。

肥嘟嘟的小脸蛋圆圆的,红扑扑的,像熟透的苹果。

弯弯的眉毛下,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像两颗闪亮的星星。

秀气的小鼻子下嘴巴小小的,红红的,像一颗樱桃。

她见众人盯着她一动不动,也不说话,提着裙摆小心翼翼的走了两步,摇摇晃晃像一只小鸭子。

脚上穿的绣花小靴子上的铃铛,“叮叮铃铃”轻轻响起,唤回了所有人的心神。

“哇,小妹太好看了,像观音座下的仙童。”

陶凌霄兴奋的大叫起来。

陶凌云、陶凌晓突然同时上前,伸手去抱乌丫丫。

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陶凌云头一次不顾形象,屁股朝陶凌晓一撅,将他撅到了一边,把小妹抢到了手。

“小妹,走,二哥抱你出去玩。”

说话间,还不忘朝陶凌晓投去一个挑衅的眼神,而后大步向外走去。

陶凌晓眼神微闪,好似不相信自己会失手。

随后紧随其后走出了院门。

大街上,陶凌云每碰上一个人,便笑着跟人家打招呼,最后还不忘加上一句“这是我小妹。”

待人家夸赞“哎哟,你小妹长得可真漂亮,像仙人座下的仙童。”

他便笑的见牙不见眼,像个傻子。

乌丫丫在他们遇到第六个人的时候,突然回过味来。

她被二哥当成挂件抱出来显摆了!

来凡人界的第一个年,乌丫丫见识了凡人的新年。

正式融入了人的世界。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京城。

陈允良自从赈灾结束回京后,过得非常不如意。

虽然得到了皇上的嘉奖,但白侯府的差事办砸了,让白侯府对他非常不满。

正在他疲于应对的时候,一贯低调的晁国公府像是蚂蝗一般盯上了他,三天两头给他找事干。

还有几天过年了,陈允良却没有以往过年的轻松,天天焦头烂额。

这让他不禁对陈乐韵的能力产生了怀疑,甚至,将这一切失利都推在了陈乐韵身上。

但后面陈乐韵又跟他说了几件事都是对的,他又开始动摇了。

陈乐韵顺势将一切推到了陶家小奶娃身上。

她坚信,就是因为那个小奶娃的存在,才改变了一些事情的轨迹。

陈允良将信将疑,为此特地去慧觉寺找到好友方远大师。

两人不知密谈了什么,回府后,他便对陈乐韵既捧又防。

父女二人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这让陈乐韵心里非常的不爽,她不爽,有些人便要遭殃,被无辜的恨上。

比如说远在千里外的小奶娃乌丫丫,在陈乐韵心中被恨到了新高度。

与陈家的低迷气息不同,定北侯府今年过年格外热闹。

常年卧病的定北侯夫人罕见的出来冒了个泡。

下人们都说这是因为找到了二公子,夫人的心病慢慢的好起来了。

可见,这个新上任的二公子还是有一定用处的。

这位二公子同时也是侯府热闹的创作人之一。

在这位新上任二公子的带领下,二公子一家人真是作出了新境界。

这不,年三十又出乐子了。

当了几个月二公子的陶老癞,在院子里乱逛时,听到下人们议论侯府二公子出生时取名陶予安。

与大公子连着,寓意平安。

他这才知道,原来陶家庄的陶予安陶夫子是定北侯的亲儿子。

陈乐韵那个臭女人竟然没有告诉他。

因此,年三十祭祖时,陶老癞在祠堂里打着滚哭,说定北侯不是真心与他相认,不然咋还让他用以前的名字。

没人知道他的心思。

他是在与陶予安较劲呢。

在陶家庄时,他就嫉妒陶予安凭什么被一个要饭的娘养得人模人样。

如今,自己代替了他的身份,自然要代替个彻底,名字他也要了。

陶远铭看着自己刚寻回的儿子,虽然哪哪都不称心,但毕竟是亲生的。

就在他要跟陶老癞解释时,却被陶予平给制止了。

宗谱上定北侯二公子的名字本来就是陶予安。

不存在改与不改。

只是,陶老癞一家都不识字,不知道这些。

陶予平索性将错就错,笑着对陶老癞说:

“二弟,你能平安长大,全靠乌嬷嬷那么多年含辛茹苦养育你。

既然你的名字是乌嬷嬷取的,那便不要改了,权当是报答和纪念乌嬷嬷吧。

从二弟对燕老大夫的态度,大哥便知道,二弟是最懂得感恩的人了,是吧?

况且,二弟的名字很好,陶万荣,寓意繁盛、显贵、兴盛,可见乌嬷嬷用心了。”

陶老癞吃瘪。

虽然听上去自己的名字很不错,但他怎么不知道乌嬷嬷用心了?

年夜宴后,陶老癞一家子被打发回了自己的院子。

陶远铭跟着陶予平重新回到了祠堂。

陶远铭问:“为何不让你二弟改回本名?”

陶予安看着祖宗牌位,神色晦暗不明。

“爹爹,儿子总觉得……那个人他不是二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