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不婚男女古代养娃日常

作者:水波1984 | 分类: | 字数:96.9万

第400章 大结局

书名:不婚男女古代养娃日常 作者:水波1984 字数:2723 更新时间:2025-02-11 01:46:02

初月出嫁了,沐以安觉得家里突然少了很多人。

之前,不管自己在干什么,初月都会时不时的过来和她说两句话,娘俩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现在,沐以安习惯性的问,“初月,你觉得怎么样?”

半天,没有人回答。

沐以安才意识到,初月已经出嫁了。

初月回门之后,沐家爹娘没待多长时间,他们就回府城了,要过年了。

江家爹娘和江大哥一家没回去,今年,要在府城过年。

邵明是请假回来的,婚礼过后,还要返回去。

顾家人,除了顾夫人,其他人也也要赶回京城。

都是有官职在身,不可能随心所欲的过日子。

邵明拜别祖父,祖母,爹娘,叮嘱两个弟弟,照顾好父母。

邵容和邵珂,已经过了院试,成了秀才公了。

江家父子五人,没有一个是白身的了。

码头上,沐以安和江书韵,还有前来送行的顾夫人,新婚小夫妻,一起朝着船上的人挥手。

大船启动了,越走越远,直到剩下一个小点点。

“走吧,咱们回去吧。”

“回去,这的天气真好,适合养老。我家老太爷在这这么多年,身体比我们想象的好多了。”

顾夫人来了好几个月了,渐渐的喜欢上了这里,不冷不热,待着舒服的很。

每天不用想着家里的事情,不用管着一家人的吃喝拉撒,轻松多了。

看看沐家妹子,比自己小那么几岁,但是,看起来,可比自己年轻多了,身体也好。

“顾叔身体是不错,这以后,无事一身轻,会更好的。”

沐以安和江书韵不再叫山长了,山长大人发话了,他现在彻底恢复自由了,只是顾家的顾思齐。

景宏帝了解自己的老师,所以,山长离开书院以后,他派人送来了不少书籍,字画,字帖,都是少见的孤本。

至于封赏,景宏帝会记在顾家儿孙身上。

顾夫人打算在府城这边待到明年五月份,再和顾峥他们小两口一起回京城。

顾峥成亲了,要回去认亲,初月也要上族谱的。

府城虽然是顾家的老家,但是,往上几代人,都在京城生活的,根基还是在京城。

沐以安和江书韵现在时间也充裕的很,邵柯去了白鹿书院读书,邵容和顾峥,焦不离孟,梦不离焦的。

沐以安她们也没有强求邵容和邵珂必须要考中进士,走仕途。

现在,家里邵明和邵云,一文一武,已经进入官场。

虽然现在都是微末的小官,但是他们起点不低,都是状元。

只要不犯错,以后的发展应该能不错。

新年以后,江父江母他们回了县城,江家又安静下来了。

沐以安带着顾夫人,去了庄子上,感受一下,种田的快乐。

顾夫人的嫁妆里也有庄子,但是,她没去过几次。

这一次,到了江家的庄子上,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田园生活。

换上简便的裤装,拎着篮子,采摘野菜,捉溪水里的小鱼,在林地的养鸡场里,数不清的鸡蛋,路边开着的不知名的小花……

“以安,你这日子过的,才叫生活。不用管各家夫人脸上细微表情代表什么意思,不用管家里小妾是不是又捉妖,也不用管各家的人情来往是否有失礼的地方……”

“玉珍姐姐,我们所处的立场不同,你不为了别的,为了远在西北的顾将军,也不得不周旋在京城的人情世故中。

我呢,除了喜欢种田,别的都不太擅长。”

沐以安觉得,每个人都有各自挣不脱的命运。

现在,像玉珍姐这样的高门贵妇人,过几天她这样的田园生活,可能会觉得新鲜,有趣。

但是,如果真的让她们一直过这样的生活,她们也未必能适应。

“以安,你总结的很到位。让我放下京城的一切,过这样的生活,我也不一定能适应。

人啊,总觉得别的的是最好的。”

顾夫人一直在府城逗留到五月份,轻松是轻松了,但是,对京城,对顾府,她还是不放心的。

尤其大儿媳怀孕的消息传过来以后,她就待不住了。

顾峥和初月收拾好东西,要陪着顾夫人一起回京。

邵容也跟着他们一起进京,之后三人结伴,要去西北一趟,去看看顾将军。

送走顾夫人一众人,沐以安彻底无事可做了。

实验田的事情,已经被朝廷接手了,结果如何,她也无从知晓。

不过,她自己的田地,也在试种着,这两年,产量不错。

比沐以安更关心产量的,是景宏帝,如果粮食增产了,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也是他的功绩。

这一年,初月她们去了西北,要年后才能回来。

邵明在翰林院表现不错,官职升了一级。

邵云呢,也干的不错。

他性子直爽,为人大方,和同僚处的不错,在圣上那里,也是有一定好印象的。

最值得的庆祝的是,邵云定亲了。

女方是三品将军的独女,一个文武双全的姑娘。

能出得了厅堂,也能进得了厨房,会绣花,还会耍鞭子。

两人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很戏剧的开始,很圆满的结局。

转年,顾峥和初月带着邵容从西北回来了。

走了一年,三人除了晒黑一些,其他都不错。

顾峥他们今年不打算出去了,要在府城陪着家人,也慢慢记录在西北感受到的风土人情。

八月,初月被诊出了喜脉。

沐以安还有点晃神,自家的小丫头,也要当娘了。

十月,京城御书房里。

农桑司的官员,户部,工部的大人们,每人前面,都有一摞记录书册。

“皇上,这是大喜事,天大的喜事。三年,我们用了三年的时间去验证,粮食真的增产了!”

农桑司的主事大人说这话的时候,眼里有了泪花。

“皇上,我们工部按照图纸做的农具,真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劳力,提高了效率。”

工部主事也是喜气洋洋,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历史性的改变。

“皇上,三年时间,我们户部的粮食储存,增加了不少。各地税收,也明显增多了。”

户部是管银子的,粮食多了,税收多了,他们官好做了。

“都统计出来了,没有错误?”

“回陛下,都统计出来了,没有错误。”

几位大人异口同声,没有一点分歧。

“好,好,好!

这是朝廷的福气,皇家的福气,也是百姓的福气。

朕要论功行赏,论功行赏!”

景宏帝高兴,他私下派人监督着呢,粮食增产,这是真的,没有弄虚作假。

新年前几天,京城的圣旨到了。

和多年前的不同,这次宣旨的队伍要隆重的多。

几百人组成的队伍,有内侍,有官员,有侍卫,还有圣上赏赐的奇珍异宝。

沐以安她们提前接到消息,家里香案都准备好了。

宣旨的太监一到,江书韵和沐以安带着邵珂,摆好了香案,带着一众下人跪地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江书韵进士出身,体会劳苦大众,编写书册有功。

沐以安,一介女流,关心百姓疾苦,找出提高粮食增产的方法,对社稷有功。

现,封江书韵为茂苍侯,沐以安为一品诰命夫人。

钦此!”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江书韵和沐以安带头磕头谢恩。

送走传旨的内侍和官员,沐以安和江书韵看着一院子的赏赐还有手里的圣旨,两人感觉有点不真实。

“以安,我们这是跨越阶层了?”

“嗯,我以后,也能被称为江夫人了。”

两人相视一笑,他们,来自遥远的未来,在这陌生的地方,留下了属于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