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不婚男女古代养娃日常

作者:水波1984 | 分类: | 字数:96.9万

第344章 来信

书名:不婚男女古代养娃日常 作者:水波1984 字数:2429 更新时间:2025-02-11 01:46:02

送走贺家夫妻,沐以安和江书韵坐在榻上,想着今天的事情。

“这件事,你给大哥写信吧。把了解的事情都写明白了,不要有主观意识。

贺家,咱们了解的,都写上,剩下的,就看大哥他们怎么选择了。”

沐以安没想到,事情兜兜转转的,又跑到她们这。

给人做媒,沐以安最讨厌的事情。

“我知道,我会写清楚的。

贺家夫妻要是不来,我真没想到还能有这事。

这么多年,咱们虽然没断了联系,但也就是年节走走礼,还真没怎么接触过家眷。”

“述说不是呢,要不是之前他家老太太做寿,咱们去祝寿,我连贺太太都认不出来。”

沐以安想想,那天在街上,她一开始还是懵了一下,后来才想起来的。

“他家具体什么情况?”

“贺家在府城也算大族,但是,贺掌柜的一家也就是旁枝末节,依附主家过活。

集贤阁书肆在大历朝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书肆,好一点的县城都有分店。

贺掌柜的一直是新源县的书肆的掌柜的,干了好多年了。

剩下的,就是他们自己说的,我也不清楚。

至于他家的小儿子,我没有印象,不知道品性如何。”

江书韵想着之前在县学的时候,听其他学子说起过。

“真麻烦啊,想想以后,咱家五个孩子,这结亲的事情,脑袋都大两圈。

这时候有不允许自由恋爱,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可是,媒人的话,真做准吗?”

沐以安想想都觉得可怕,幸好,还有几年的时间,邵明才十三岁。

“这事我也没有经验,咱们慢慢的打开交际圈子,没准,姻缘自己就来了。”

江书韵也没有好办法,这样的事情,大多都是当家主母相互拉扯,也没有几个是当爹的决定的。

主要他家也不需要联姻,不需要利益牵扯,应该能好一点。

两个人,突然觉得任重道远。

感慨完,江书韵去书房,给江大哥写信。

沐以安想着,自己怎么慢慢扩展交际圈,这事比较难啊!

还有就是,以后孩子长大了,会离开府城,他们要是碰见自己喜欢的怎么办?

还不到三十岁的沐以安,现在开始考虑未来儿媳妇的事情,妈呀,真是太吓人了。

被吓到的沐以安,躺着睡着了,梦里,好几个姑娘围着她喊婆婆,把她吓醒了。

“你这是怎么了,做噩梦了?我一进来,就听你喊了一句什么?”

“梦见好几个姑娘围着我喊婆婆,我就像落入盘丝洞的唐僧,那感觉,太可怕了。”

沐以安不由得打了个哆嗦,真是太吓人了。

“哈哈……”

江书韵想想那个画面,忍不住哈哈大笑。

贺家的事情,暂时先这样,信写完了,也寄出去了。

孩子们在庄子上玩了一小天,晚饭前赶回来的。

“娘,你看看,我给你带什么回来了?”

邵容一路呼喊着跑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什么东西。

“什么东西?”

“娘,看看,莲花骨朵,我好不容易找到的。”

邵容小心的挥了挥手里的莲花骨朵,小小的一个,看上去很脆弱。

“谢谢邵容,娘亲很喜欢,一会就把它插花瓶里。

你们去洗漱,马上要开饭了。”

沐以安接过邵容手里的花骨朵,小心翼翼的拿进了房间,找了个花瓶,插了进去,还没忘往里倒了一些水。

“安然和安康回家了?”

“嗯,回去了。娘,我们今天在小溪边抓鱼了,烤鱼吃了,可好吃了。”

九岁的初月,玩心很重,最喜欢去庄子上。

但是,她做功课的时候,还是很认真的。

现在,曲子弹的不错,字写的比她这个当娘的好多了。

女红,厨艺也还行,算不上多精通,但是比一般水平还是会好点。

沐以安看她学的认真,就没有拦着她玩。

女孩子,最好的时光,就是在娘家肆意玩闹的那几年。

只要该学的都学了,沐以安也不会死板教条的严格要求初月成为一个非常合格的古代大家闺秀。

初月只要知道,什么是她不能做的,这就可以了。

几个孩子洗漱完,肚子饿了,准备吃饭。

休息以后,就要认真学习了。

去学堂的,在家里学习的,都各就其位了。

沐以安也要盘盘家里的账目,处理一些家里的琐事。

江大哥收到书韵的信的时候,已经是几天以后的事情了。

“书韵信里说了什么?”

江母知道书韵来信了,赶紧问问,就怕有什么不好的事情。

现在家里头等大事,就是邵明和邵云八月份的院试,现在才六月,还有两个来月呢。

“书韵说,县里集贤阁的贺掌柜的去他那打听初桐的事情。

贺掌柜有一个小儿子,十八岁,刚过了府试。

贺家也在准备给这个小儿子说亲,说是在府城见过初桐,觉得合眼缘,就去书韵那问问,初桐定没定亲?”

江大哥看了书韵的信,他知道县里集贤阁书肆,也见过贺掌柜,只是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缘分。

“县里集贤阁,那是贺掌柜开的吗?”

江大嫂也知道那个集贤阁,好大一个铺子,卖的东西不便宜。

“不是,贺掌柜只是掌柜,帮着管理书肆。”

“啊?不是他开的,就是一个掌柜啊?”

江大嫂有些失望,一个掌柜,一年能挣多少银子。

“我还不如贺掌柜呢,你有什么好可惜的。

贺掌柜在书肆干了好多年了,工钱可不低。

书韵说了,他们家在府城和县城都有房子,家里也有田地和铺子,也是小有资产的。”

江大哥倒是觉得挺好,就是不知道贺掌柜的儿子怎么样。

“贺家什情况?”

“贺家是府城贺家的旁枝,就是族亲。这些年,一直帮着打理县城的书肆。

贺家一个有三儿一女,上面的三个孩子比这个最小的都大一些,都成亲了。

大儿子在府城开了一家杂货店,二儿子在府城的集贤阁做账房先生,女儿也嫁在府城。

县城这边,只有贺掌柜夫妻在,府城家里有高堂,两个大儿子伺候左右。”

江大哥把书韵信里写的,说了一遍。

“看着还不错,贺掌柜人不错,我也见过很多次。”

江父来府城以后,经常去书肆,偶尔也能遇到贺掌柜。

“这事不急,咱们先打听打听,离院试没多长时间了,他们也不能在这时候急着相看。”

“知道了,爹,我让书闻帮着打听一下。我再和之前的同窗聊聊,看看他们知不知道贺家小儿子的事情。”

“嗯,打听的时候,隐晦一点,被弄的人尽皆知。咱们是女孩子,名声比较重要。”

江父交代完,家里人心里有数。

江大嫂想说什么,最后也没说出来。也是,她们家,还不如贺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