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不婚男女古代养娃日常

作者:水波1984 | 分类: | 字数:96.9万

第335章 读书的安排

书名:不婚男女古代养娃日常 作者:水波1984 字数:2439 更新时间:2025-02-11 01:46:02

沐以安一行人下了船,早有马车在等着了。

“爹娘,先上车,咱们回家歇歇。”

江书韵没去书院,亲自过来迎接爹娘和媳妇孩子。

“行,先回去。”

江父还好一点,江母有点晕船了。

沐以安也担心,江母虽然还没到五十,但是年轻的时候,也没少出力,身体并不太好。

再加上,古代人均寿命没法和现代比,长寿的真不多。

一个郡县,要是出了几个耄耋老人,那都是美谈。

就像朝廷中,要是有哪个老大人身体健康,圣上都会对他宽容几分。

这次沐以安邀请两位老人家过来,也不仅仅是为了几个孩子,也是想着,他们年岁大了,以后过来的机会不多了。

大伙分批上了马车,一路顺利到了江宅。

“郑嫂子,安排大伙洗澡,饭菜也准备上。”

沐以安也要先去洗澡,总觉得身上有一股海腥味。

“知道了,太太,热水烧好了,内院,外院和东跨院都备着呢。”

说到东跨院,还是机缘巧合下买的。

之前的邻居是白鹿书院的举子,上次春闱,榜上有名,被派了官。

要是上任,府城的房子留着就没有必要了。

本来就是为了在白鹿书院求学才置办的,现在,考中进士,也要去做官了,房子就想处理了。

他知道江书韵是书院的夫子,江家院墙紧挨着,就先问了江家,有没有想法?

沐以安知道以后,没有犹豫,就买了下来。

隔壁的院子虽然没有自己家的大,但是做个跨院足够了。

梁先生他们也搬过去,他觉得住在那边,更方便一些。

那边的大门重新修葺了一下,弄成了小门。

一个宅子,不能有两个大门。

这次家里来了这么多人,也不担心住着不方便了。

沐以安洗漱好,吃了一顿清淡的早饭,开始安排大伙的住处。

江父江母知道那边多了一个跨院,要去那边住,觉得方便。

沐以安让郑嫂子把东跨院的正房再清扫一遍,江父江母住东边的房间。

江大嫂带着两个女儿住西边一间,中间是起居室。

隔壁的宅子,正房只有三间,好在带着东西耳房,用着也方便。

沐大嫂一个人,住在之前江父江母住的房间,挨着初月。

几个男孩子,邵钦,邵宁,邵坤和沐轩,住在东院的厢房,一人一间正正好。

正院的厢房已经住满了,邵明和邵云住东厢房,一人一间书房。

邵容和邵珂三岁以后,沐以安把他俩安排在了西厢房,也是一人一间睡房一间书房。

住处安排好了,沐以安也累了,她要休息。

孩子们想要睡觉也行,不累的话,自由安排事情。

邵明过了县试,明天要回学堂继续读书的。

江书韵去东院找江父,看看几个孩子的课业怎么安排。

“爹,娘去休息了?”

“嗯,你娘身体不比从前了,这次过来有点晕船。”

“明天让褚大夫过来给娘诊个脉,对症开点药膳,调理一下。

之前那次,效果就不错。”

江书韵想着,药膳可以温补,不会对身体有什么伤害。

“行,是要给你娘看看了。”

江父也担心,少年夫妻老来伴,他希望孩子娘可以好好的。

“明天我让人跑一趟,爹,你也诊个脉,吃点药膳。”

“嗯,我也吃。我们身体健康,也是帮你们了。”

江父想想也是,岁数大了,没病没灾,才能不给儿女添麻烦。

“书韵,这次带着几个孩子过来,给你们添麻烦了。

但是,这事关家族的兴盛,你们多担待一些吧。

既然和江家村的族人疏远了,你们兄弟几个,关系要处的好一些。

邵钦他们这一辈,也要相互扶持,独木不成林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

江父想的更多一些,一个人孤军奋斗很辛苦,总要有些跟随者。

“爹,我明白。

我想和你商量一下,邵钦几个读书的事情。

邵明和邵云明天要回学堂继续读书,邵钦几个呢,是在家自己读书还是找个学堂跟着夫子读。

邵明他们的学堂夫子讲的不错,我明天去问问,能不能让几个孩子跟着一起读书。”

江书韵和以安刚才也简单的说了一些,古代不像现代,可以关起门来过日子,自扫门前雪就行。

古代讲究家族,讲究孝道,从上到下都是如此。

他们即使不习惯,也要让自己慢慢去适应。

不管怎么说,邵明他们和邵钦几个是堂兄弟,即便已经分了家,也不可能没有来往,也要相互扶持。

“如果能那样最好了,邵钦读书天赋一般,自己又不够努力,能考中秀才,基本也就到头了。

邵宁比邵钦强不少,就是性格有些沉闷,需要改变一下。

邵坤性子和老三差不多,对读书没有多大的兴趣,以后,能干什么,现在也不好说。

老三这几年买卖做的不错,邵坤再读几年,实在不行,就跟着他爹做买卖。只要不作奸犯科,踏踏实实的过日子就行。”

江父也明白,别说他们这样的家庭,就是那些世家大族,书香门第,也不敢保证所有子弟都能考中功名。

读书是一条路,做买卖也是一条路,只要自己努力,认真生活就行。

男儿成家立业,以后有本事养活妻儿就行。

“还是爹想的明白,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读书,能把书读明白。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找到适合自己的就行。”

江书韵觉得江父的这个想法很好,不会一味的认准读书一条路。

一条路走不通,能及时调整方向,换一条路再走。

就像江父自己,乡试考了两次,都落榜了,就果断放弃,回家开了学堂,养家糊口。

江大哥也是相同的路线,科举不行,就果断放弃。

男人,不能只想着自己,也要回头看看妻儿。

“江岚想让你帮着她相公进白鹿书院,我拒绝了。

有的事情能帮,亲戚之间,帮帮忙也无可厚非。有的事情帮不了,就不要揽下来。”

江父想着小女儿,性子不行,太能为自己着想了。

“我真帮不了,别说妹夫了,就是以后邵明和邵云要进白鹿书院,也得自己有本事,考进去。”

江书韵觉得江岚有点异想天开了,他一个书院的夫子,有什么本事打破书院最严苛的规定。

有多少世家大族的孩子,想进白鹿书院,也只能乖乖的参加考核。

“江岚连生了两个女儿,觉得自己在婆家没有话语权。

就想着,要是能让女婿进了白鹿书院,她在婆家就有地位了。”

江父看得明白,江书韵觉得无语。

算了,这时候,普遍认为,生不出儿子,都是女人的责任。

江父也可累了,江书韵没说太多,让江父去躺一会,他明天送邵明去学堂,和夫子说说几个孩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