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簋迹
作者:吃番茄的兔子 | 分类: | 字数:76.8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7章 斗篷男
张鲁一努力睁大眼,想努力看清楚些,忽然李春从背后推了推他。等他看向李春,就见李春张着嘴一脸惊叹地指着天花板。张鲁一顺着他的手势线上看,天花板上果然出现一幅变了形的图像,有几个点还有曲线,却看不出是什么。张鲁一调整了一下电筒的位置,图像瞬间就消失不见,只有某个角度才能反射出图像。
“这是簋的内面反射出的图像,看来这些簋内壁使用特殊工艺处理果然是有目的的。”张鲁一十分兴奋。
正准备去取第二个簋来验证,就听到背后喀啦一声响,李春大叫着将他一把推开。随即一声弓弦的闷响,李春已然趴在地上。
张鲁一和姬道玄被李春突然的举动弄懵了,愣愣地看着他。李春抬头看两位没动,急吼道:“快他妈快躲起来,有杀手。”吼完,才发现自己屁股上传来撕裂样的疼痛, “卧槽,老子中箭了。”然后在地上翻滚嚎叫。
张鲁一刚想弯腰去检查李春的伤情,就听到黑暗里一声低吼:“不准动。”
张鲁一抬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黑暗里缓缓走出一个身影,目测大约一米七五左右,身材略微消瘦,上身披着中世纪牧师那种连帽斗篷,帽子几乎遮住了整张脸,看不清面容,但是透过黯淡的月光,能看见帽檐偶尔露出的肌肤显得十分苍白。他肩上扛着一把宽大的木制弓弩。
姬道玄冷冷地盯着斗篷男,手里的剑已横在胸前。张鲁一看了一会儿那把巨弩,伸手拍了拍姬道玄手里的剑,又摇摇手示意不要反击。然后蹲下身按住还在翻滚的李春。李春的裤子在屁股的位置有个破口,撕开破口,发现李春并没有中箭,只是屁股上被弩箭擦出个口子,连出血都没见。张鲁一用力拍了下李春的屁股:“就是个擦伤。”李春这才停止嚎叫,伸手摸摸屁股,竟然没心没肺地笑了起来。
斗篷男似乎没想到张鲁一会如此淡定,冷声问道:“你就不怕我射死你?”
张鲁一站起身也回以冷笑:“就凭阁下手里的那个大家伙,成心要我死或许不必等到现在。”
斗篷男转脸看了看肩上的木弩,伸手摸了摸弩机:“既然知道这东西的威力,就该赶紧滚蛋。不要觊觎不属于你的东西。”
“可是这东西也未必属于你。”张鲁一将手背在身后,泰然自若。
斗篷男盯着张鲁一,似乎发现了什么,疾步上前揪起张鲁一胸前的一块东西仔细翻看。张鲁一低头,这就是张卫东交给他的那块玉挂件,说是在他襁褓里发现的,当时他也没在意,随手挂在胸前当作装饰。或许刚刚被李春这么一推,这玩意恰巧从衣服内晃出来了。
“这是你的东西?”斗篷男苍白的手似乎有些颤抖。
张鲁一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挂在我身上的不是我的,难不成还是你的?”
斗篷男没有回答,丢开张鲁一胸前的玉饰,忽然仰天狂笑起来,但听得出这笑声中带着些许悲凉。斗篷男笑着转身向黑暗中走去,没有丝毫留恋,只留下张鲁一他们三个在风中凌乱。
“这人该不会是个疯子吧?”李春盯着黑暗说道。
张鲁一傻傻地点点头:“一个看着巨弩的疯子。”
“说到巨弩,我说你就是个傻子,就听不见拉弩栓的声音吗?”李春抬头看着张鲁一一脸鄙夷。
张鲁一回道:“你还不一样,就屁股擦破点皮,嚎得跟猪一眼,有脸说我?”
两人说着热闹,姬道玄依旧沉默着看着黑暗里。从进到仓库他就没感受到斗篷男的存在,这个男人究竟是什么人,竟然能让他丝毫察觉不到任何气息。
青铜簋不算重,三人手拿肩扛地将簋拿回民宿放在张鲁一屋里后,李春与姬道玄便各自回屋睡觉。张鲁一却很兴奋,睡不着干脆起身捧着簋反复研究。
簋内壁光滑完全看不见有任何纹饰,但在特定角度用光照射,就会映射出纹路。这些纹路是由规则整齐线和点组成,不太像是青铜铸造是形成的自然痕迹,更像是刻意绘制的某种特殊的星象图。究竟是铸造时无意间形成的还是人为制造的,如果是人工的,这些图像又意味着什么呢?这些都让张鲁一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一早,李春领着老袁来张鲁一的屋子的时候,张鲁一屋子里昏暗一片,只有手机直接照在簋的内壁上,张鲁一旁若无人地将手机电筒照着簋,仰脸看着天花板出神。一双眼睛布满血丝,熬得跟兔子似的血红血红。李春瞅着张鲁一就像撞邪一样,上前一把夺过青铜簋,张鲁一愣愣地看着李春,犹如丢了魂。
因为前面李春已经跟老袁讲过张鲁一,还添油加醋地把他们解决万历洪的事标榜了一回,老袁已经大致对张鲁一有了些了解,不过看到张鲁一这副模样,还是让他觉得有些意外。
李春急得猛甩了张鲁一一个嘴巴,这才让张鲁一彻底回过神来,却似乎并没感觉到痛,只是急切地问李春:“大春子,你看反出来的影子是不是人为的,你说这符合西周的青铜铸造水平吗?”
第47章 斗篷男
李春看着张鲁一双眼逐渐有神,这才稍许放心,随口回了句:“我就是搞小买卖的,你问我我问谁去。”
话音刚落,就见老袁拿起手电开始观察簋的内壁,仿佛照射几次,才看到天花板上反射出的纹饰。老袁心里佩服张鲁一的心细,他被万历洪领着观察过这些簋,却没发现过这其中还有这样的奥妙。老袁又仔细观察了一会儿,随即点点头:“小张先生,这簋的内壁反射影像的确是通过人工铸造的。”
老袁这句话无疑是确认了这些反射出的点和线就是铸造师有意而为。张鲁一和李春一起盯着老袁,李春忽然想起老袁是季先河的徒弟,季先河是古法青铜铸器的大师,所以老袁说的话自然不会有假。
老袁接着说:“这种镜面反射纹饰的工艺,因为工艺繁琐,费工费时,所以早在宋朝时期就已失传。”
镜面反射,张鲁一想起前辈考古,曾在一座西汉古墓出土过一件小铜镜,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反射出优美的纹饰,这也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能够反射纹饰的铜镜实物。但是关于制作工艺,就连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也是语焉不详,或许正是因为那个时候已经失传的缘故吧。
“不过我师傅季先河他老人家却早已破解这种工艺,说白了其实就是二次翻铸。先将纹饰的铸件单独浇铸,打磨成型。再铸器是将纹饰铸件一同铸入器体。而纹饰和器体的青铜配比略有区别,所以导致金属密度也出现差别。器物内壁经细致打磨肉眼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但一旦有光线照射,反射光线时就会出现明暗效果,才显现纹饰的光影。”
张鲁一似乎有些明白了,接着问道:“你是说这种工艺其实很简单?”
老袁笑着说道:“只是原理简单,其实真做起来费时费力,二次铸造成型大概就需要花费整整半年的时间。就单说铸成后人工打磨成镜面,就需要花费大约两年的时间。”
听了老袁的话,张鲁一心里不由得惊叹,没想到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结合簋内壁金属镀膜技术,可以说这些簋就是当时青铜冶炼和制作的集大成之作。作为这些顶级青铜器拥有者的巫皋,在当时也绝对不是一般的人物。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各个诸侯施行霸道,但在当时儒教初生,佛教未入,道教甚至都未建立,人民的信仰还停留在萨满阶段,巫觋横行,这些沟通天地的大神占据高位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张鲁一有些亢奋,急着让老袁帮着看那些反射的影像到底是什么。老袁尴尬地笑笑,说他只是个匠人,不懂这些纹饰的意义。张鲁一想想也对,于是谢过老袁。转脸跟李春说道:“我昨晚看了一夜,总觉得这两个簋反射出的影像可能只是图饰的一部分,或许要找到另外两个才能搞明白。”
李春心里想张鲁一这是魔怔了,昨晚他睡得跟猪一样,都没看到过那些影像,能说啥呢,也只有敷衍着随声附和几声。
说着话,张鲁一忽然摸着脸问李春:“大春子,刚刚是不是有人打了我耳刮子。”
李春赶紧回道:“你做梦呢吧,谁没事打你玩呢。”
“是吧,难不成熬夜上火了……。”张鲁一疑惑地摸着火辣辣的脸颊,满脑子问号,“大春子,过几天给我弄点决明子菊花败败火。”
张鲁一这一夜过度亢奋换来的就是搂着两只簋足足睡了一天一夜。这期间李春脑袋嗡嗡的,原本找到两只巫皋簋送过去,就算完成华教授和冷山堂的差事。可他太了解张鲁一了,这家伙对文物本身没有占有欲,但是一旦发现文物的研究价值,不研究出个所以然决计是不会放手的。要是这东西是他李春自己的,随便张鲁一研究几年、几十年都没问题。可毕竟这东西是要还的,不能由着张鲁一的性子来,这让李春有些进退两难。
好在李春脑子活,直接找老袁,央着老袁帮忙复制两个簋去交差。反正华教授就是个盗墓贼,而徐逸飞充其量也就是个文物贩子,凭着季先河徒弟老袁的手艺,这两货色也未必能看得出来真假。
刚开始老袁还有些不愿意,毕竟师训在那儿摆着。但是终究还是敌不过李春无赖式的胡搅蛮缠,勉强答应了,当然这其中也有李春他们的救命之恩和张鲁一是大名鼎鼎的张卫东后人的因素。不过老袁说如果想复制两个能反射光影的簋,他没这本事,就算他师傅季先河没个三五年也未必做得出。他只能做到形似,加上做旧,差不多要一个月。李春想着华教授和徐逸飞未必知道这些簋的精妙,只要外观看不出是赝品就行,反正那边也没给他们定什么期限,一个月还等得起。
只是老袁还有要求,按门规仿制品必须在隐蔽处留下记号。李春想了想,也行吧,不过不能留跟季先河一样的,不然人家凭着记号就知道是赝品就白做了。老袁点头应了。
要仿制必须参照真品,李春趁着张鲁一还睡着,偷偷将两只簋提溜出来,叫来姬道玄一起扛着,一起将老袁送回铁匠铺。
回到铁匠铺就见张天顺坐在院子发呆,李春瞅着他就来气,上去就想揍这小子一顿,吓得张天顺直接摔倒在地上。老袁连忙拦住李春,说这孩子毕竟年轻,年轻人犯个错也很正常,说到底这孩子是他老袁得徒弟,徒弟不规矩最终还是师父没教好。李春看老袁这么说,于是上前教训了张天顺几句,要不是老袁护犊子,这顿打不能免,让张天顺以后规规矩矩做人,孝敬师父,否则李春第一个不放过他。
等李春和姬道玄回了民宿,张鲁一已经醒了,正满屋子找那些簋。李春将复制簋的事情跟张鲁一这么一说,张鲁一反倒跳起来,说李春包藏祸心,想把文物占为己有,这是犯法。
李春翻着眼皮呛道:“你他妈睡糊涂了吧,我李春是什么样的人你不知道吗?难不成你想把这些珍宝再送还到那些倒斗的手里?”就这一句话,张鲁一彻底没声音了,李春说的没错,这些文物在张鲁一这里还安全些,如果在落入华教授他们手里,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簋在老袁那里,张鲁一这一个月啥事都做不了,心里跟猫抓似的难受,三天两头去老袁的铁匠铺看那些簋,却依旧看不出个所以然来。现在明确的是,如果要看清图饰的全貌,必须凑齐这四个簋。他知道最小的簋在华教授手里,最大的在山西黄门,说实话要拿到这两个簋的确很难。
一个月后,老袁的仿品制作完成,张鲁一和李春不由得惊叹老袁的手艺,这两个仿品和真品几乎没有差别,如果没有老袁特意指出哪里做了记号,就凭肉眼很难区分。不过不知道是老袁听错了还是怎么的,把那个小的赝品也照葫芦画瓢做了一个,让张鲁一和李春有些哭笑不得。不过老袁做的真好,留着做个艺术品也不不错,李春有心私藏了。
谢过老袁,老袁不会用电子设备,所以李春特意去了次杞县城银行取了现金支付了工钱,这才回民宿收拾行李回北京。
下了高速,李春打电话让小四过来,把两只真簋悄悄地运回小闲居藏好。等小四离开,张鲁一联系程紫琪,知道华教授依然落脚在凡尔登花园,于是三人就直奔那里。
此时的凡尔登花园已经恢复营业,可能还处于旅游淡季的原因,整个度假村并没见多少人。到了石桥,毕南村和程紫琪带着几个人正在桥边坐着。想必他们是被华教授和徐逸飞派来接人的。远远地看见张鲁一他们,程紫琪只是淡淡地看着,毕南村笑着疾步越过石桥,迎了上来:“您二位爷辛苦。徐掌事已经备了接风宴,待会儿先洗漱休息,南村再引二位过去。”毕南村话里没带上姬道玄,因为在毕南村眼里,姬道玄只是个跟班的保镖,不值得客气。不过李春和张鲁一看着毕南村的后脑勺就想笑,看来这家伙脑震荡是恢复了不少。
张鲁一也跟着寒暄了几句,让李春开了后备箱,说了句还算不辱使命,让毕南村先把几个簋搬进去。毕南村伸头看了一眼,招呼林森带几个人过来搬箱子,然后带着三人直接去了一幢独栋别墅。
这一路程紫琪都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跟在后面,相比之下,显得十分冷淡。李春心里有些不满,凑到张鲁一耳边悄悄说道:“你瞅那姓程的娘们,见了我们脸拉得跟驴似的,像是咱欠她的似的。”
张鲁一却不以为然,这程紫琪又不是今天一天这样,他看不出有什么奇怪的。
进屋后,毕南村与程紫琪都相继离开,三人各自洗澡换了身衣服。毕南村也准时来接他们出门。走在路上,正巧遇见穿着一声灰布工作服正在花园里浇花的李登民。毕南村见到李登民,躬身喊了声李爷,李登民回头朝他们看了一眼,并没有理会毕南村。
张鲁一也伸手对着李登民打招呼,李登民这才笑了:“原来是小张先生,这是有些日子没见了。赶早不如赶巧,我正有事要找你。”
毕南村听李登民这么说,似乎有些为难:“李爷,小张爷这是要去赴徐掌事的宴。您这么半路截了胡,南村回去不好交代。”
李登民放下手里的水管,脱下手套丢在一边,眼睛却一直看着张鲁一:“你就跟徐逸飞说,李登民有事找小张爷帮忙,弄好了李登民会亲自将他送到席上。”说完,挥了挥手,示意张鲁一跟他走。
张鲁一对着毕南村尴尬地笑了一下,加快几步跟上去。姬道玄也想跟过去,却被张鲁一伸手制止。毕南村的脸色不好看,但毕竟这李登民在京城圈里也是个人物,就算徐逸飞这种身份见到他也要让几分,他毕南村又能怎样。于是只能带着李春和姬道玄先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