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贝柔日记

作者:沈志伟 | 分类:其他 | 字数:32.7万

十四、古琴

书名:贝柔日记 作者:沈志伟 字数:2627 更新时间:2024-10-15 14:31:07

十四.古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关雎》

古琴和血管瘤。

是钱贝柔一生都无法摆脱的话题。

古琴。

让钱贝柔活下来。

血管瘤。

让钱贝柔对人生有更多的体证。

大概只有钱贝柔和老琴师古潇湘二人知道古琴与血管瘤之间的关系。

老琴师古潇湘并不老,只大钱贝柔一岁而已。

老琴师古潇湘性情孤僻,不爱言辞,唯爱弹琴和斫琴。

当时钱贝柔师范班上三十几个同学去学古琴,学到最后只剩下钱贝柔和施乃蓭二人。

结果是施乃蓭和老琴师古潇湘同时爱上了钱贝柔。

那时钱贝柔没生血管瘤,可谓才貌双全。

老琴师古潇湘是有老婆的,他斫琴,老婆家族卖琴,很有钱!

故事后来发生了令人难以理喻的结局。

钱贝柔偷了老琴师古潇湘的钥匙,进了禁地幽灵琴室,弹响了尘封百年的神农古琴,曲目是《高山流水》,老琴师古潇湘听了泪流满面!

又弹响了尘封千年的落霞古琴,曲目是《广陵散》,施乃蓭听了,含恨而去。

神农古琴据说是用老棺木制成,阴气太重,弹者容易出障,据说血管瘤就是这样来的!

落霞古琴据说是用老宅木制成,浊气太重,弹者容易出轨,据说钱贝柔一生命运曲折就是这样来的。

钱贝柔和老琴师古潇湘在禁地幽灵琴室生活了三个月,老琴师古潇湘把毕生绝技全教给了钱贝柔,每天二人合奏《梅花三弄》。

半年后,钱贝柔嘴上长出了血管瘤。

老琴师古潇湘离开钱塘,消失在红尘深处!

钱贝柔十六岁师范毕业。同年与施乃蓭定亲。

钱贝柔十七岁嘴上长出一个大血管瘤。施家退亲。同年,其姐钱宝柔下嫁施乃蓭。

据说施吉祥是钱贝柔与老琴师古潇湘生的,交由姐钱宝柔来养的!

外人不得而知!

从此,古琴与血管瘤成了钱贝柔生活的全部内容。

古琴让其生活无忧。钱贝柔教琴斫琴的全部收入交由其姐钱宝柔打理,钱贝柔对钱没有概念。钱贝柔谱曲作词,作品全部交由姐夫施乃蓭去发表,施乃蓭后来居然成了江南古琴学派的代表性人物!

因为钱贝柔和钱宝柔姐妹是孪生姐妹,长的是几乎一模一样,所以每逢公开演出,在台上蒙面演出的是钱贝柔,最后谢幕和领奖的是钱宝柔。

血管瘤让钱贝柔远离了尘世的纷扰。

移居缆镇后,小镇人的质朴让钱贝柔欣然摘下面纱,勇敢地以丑女人的身份生活。

后来施乃蓭在网上发了一篇关于古琴的文章:

古琴发展史概述

来 历

相传,古琴起源于石器时代晚期,上古伏羲时代,伏羲是一个姓氏,这个家族的人统称为伏羲氏,他们发明了渔猎,中医针灸,八卦,结绳记事等生活技能。同时发明了两种乐器——琴与瑟,叫“削桐为琴,绳丝为弦”,白色的丝线放在木头上,繁体字的“樂”便是这么来的。由于两种乐器音质的不同特色,随着历史的发展,古琴倍受古代文人雅士,圣贤帝王所爱,成为了他们生活必备之物。那么,就使得古琴的发展与历史,人文,生活,自然,政治等密不可分。

上古时代

在上古时期,人们认为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包括人,动植物,以及事态的发展都是由上天控制的,所以,人们试着用各种方式去和上天沟通,他们认为,音乐是有效的沟通方式,是能够传达到上天的,那么古琴就成为了他们首选的乐器,希望可以通过古琴的乐曲表达他们内心的渴望。那么此时,便出现了一些与天,神等玄妙的东西相关的乐曲。神人畅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此类曲目之一。这时期的曲子整体风格声多韵少,没有过多的修饰指法,就如同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简单朴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魏晋时代

到了春秋战国、魏晋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把玩古琴的人越来越多,例如:孔子,蔡邕,嵇康,阮籍等人。由于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朝代更替是必不可少的争斗,使得这些人不断的与各方势力进行抗争。他们的身上都有着中国文人特有的宁折不弯的一种武士精神,嵇康便是代表人物之一,广陵散曲终人亡的故事家喻户晓。这时期的琴曲风格,在上古时期琴曲的基础上,多了些变化,但整体还是以声为主的曲风。且琴曲风格铿锵有力,精神饱满,这与当时琴人的性格如出一辙。

盛唐时代

盛唐时期,由于唐代整体文化是胡人文化,一时西域乐器古筝风靡整个时代。而古琴与古筝正式一种此起彼落的关系,所以此时,古琴处于了一个低谷阶段。更是有白居易废琴一诗道尽了当时的一个状态。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宋代

直到宋朝,作为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古琴与其他的中国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鼎盛阶段。文人墨客,官员士族无不抚琴为趣。

但正是因为这样的政治路线,使得宋朝庭也动荡不安,靖康之难后,外族铁蹄步步紧逼,国家版图越来越小,政治中心下移到南方,整个琴人的聚集地也偏移到了江南一带,于是产生了古琴流传至今的一个大派系——江南琴派。

而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有志之士对统治者,对朝廷极度失望,满怀报复却无法施展,只能选择隐逸山林,与山水为伴。于是便出现了类似于《潇湘水云》《欸乃》《山居吟》等借景抒情的隐士风格曲子,琴人,文人只能借助琴曲,或文字来表达心中悲痛,无奈之感。

元代

接下来到达了元朝时期,元代是外族的统治,对汉文化的重视度极低,又使得古琴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低谷期,只有少部分琴家在古琴史上留下一定记载。

明清时代

明清时期,由于印刷术的快速发展,琴谱可以大量的刊印与流传,进一步的推进了古琴的发展与传播,并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各自风格的流派,如广陵派,虞山派,蜀派,诸城派等。加之戏曲的出现,古琴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尾音的处理,受到了戏曲花腔的影响,加了很多的吟猱修饰,让琴曲更加华丽动听,成为了典型的韵多声少的风格。

民国时代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了一百年的战争时期,由于社会的不稳定性,战争的破坏性,使得很多资料,文献以及技艺近乎失传断代,全国能够弹琴的只有不到两百人。

后期,明国时期老一辈琴家们为了拯救传统文化,部分时候,重新打谱时只能借鉴部分西方音乐规律去处理琴曲,这样的话,可能就失去了古琴原本的规律与韵味。

所以,我们作为生活在现在的琴人,要去传承和作古琴研究工作的话,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翻阅古籍文献,不断尝试,思考,才能让整个古琴体系越来越完整。

钱贝柔看后,暗暗发誓:穷毕生之力在江南省弘扬古琴文化。

于是后来有了与李鱼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