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上轻扬的一粒灰尘
作者:南丁 | 分类:其他 | 字数:30.1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十八章 农场优越
当时的农场,大多有个前缀,叫国有农场,也就是说它们属于国家所有,因此农场里面的农民不叫农民,而是叫工人,属于单位工作人员。
与青树大队相邻,就是一个农场,叫做建新农场。属于省里直管,自成体系,有自己的田地山林,还有自己的学校、医院、工厂,住的是集体宿舍,吃得是国家供应粮。
在电影院出现的时候,他还建成了自己的电影院,记忆中可能比县城的电影院建设的还早。第一次到电影院看电影,就是到建新农场看的,大约十一二岁的样子,得到了父亲的支持,给了五块钱买电影票,为此走了十几里山路。
在此之前,看得都是露天电影,公社有专门的放映人员,骑着自行车,载着放映设备。架好设备,接通电源,前后有两个轮子转动,带动胶卷映射出画面。
一般都在到大队部放映,每当此时,无论大人小孩,无论白天多么辛苦,都会带着自家的小凳,远远赶来,围坐电影机旁,看得津津有味。
露天电影在改革开放之后还存在的很长一段时间,不过这时候已经变成有偿服务,是要花钱才能请到放映员的,许多生产队都请过放映队,有些人家里面办喜事,也会请放映队。
农村没有通电之前,这样的电影,是可以通过手摇的方式放映的,尽管小但我依稀仍有些印象。
两个转轮一束光,一块幕布一个画面,就是露天电影的记忆,或许也是一个年代的记忆,这样的简捷图案,已经成为电影的标志。
建新农场可能与其它农场有些不同,因为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劳改农场,小时候就听说农场工人都是劳改犯,来自全国各地,在这里接受劳动改造。
现在了解到了一些历史,才知道不是劳改犯,而是被划为“右派”的干部或者知识分子。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中,其中的一位国家领导人,就曾经在新建农场劳动过几年。
在我考上初中之后,父亲特地给我和姐姐各买了一辆自行车,就读的初中远在乡政府所在地,路途遥远,有自行车才方便上学放学。
有了自行车之后,去外婆家也不用走路了。每当去学校或者是去外婆家,都要穿过建新农场。
农场范围很大,偏远的地方,是像青年塘一样的平房,这里的居民大都和我们一样,有大量的农田山地,主要是在田地里劳作,不过他们不叫农民,而是叫农场工人。
农场中心,则是一幢幢四五层的楼房,这里人就有了明显不同,要么是工厂里上班的工人,要么是坐办公室的国家干部。穿着讲究,一身衣服看起来鲜艳亮丽,难见破洞和补丁,脚上长年四季都穿着袜子和鞋。
他们的生活条件明显优于附近山民,山民身上永远都是自家缝制的粗布衣服,永远有几层补丁,永远有几个破洞,哪怕是小学里的老师,身上的衣服也只是没有破洞,补丁一样存在,而且大多是层层缝制。
山民的小孩就更显穿着邋遢,别说破洞补丁褶皱,更是时常一身尘土,裤腿之上始终粘满泥点,夏天始终是一双赤脚,冬天鞋子上始终有个小洞,露出大脚趾头昂扬,袜子不但破,还有一层厚厚的污垢。
非经历那个时代,非穿过胶鞋,可能想像不出袜底那层厚厚的污垢,是什么样子。和着了脚汗、鞋底的胶、灰尘,冬天烤火,架在“火笼”,散发出来的味道,能把一屋子的人薰倒。
胶鞋在那个年代还有另一种称呼,叫作解放鞋,与解放军的胶鞋样式完全一样,所以才有这种叫法,不管大人小孩,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晴雨寒冬,不管劳作休闲,都是这样一双解放鞋。
宽裕一点的家庭有两双换洗,多数人只有一人一双,非到破得不能再破,是不会买新鞋的,即使买了新鞋,旧的解放鞋也不会丢掉,还会补丁接着补丁,一层层缝补。
称作胶鞋是因为鞋底是胶做的,鞋帮烂了鞋底也不会烂,到鞋帮烂的实在无法穿了,鞋底还会利用起来,扎上草绳,当作草鞋,又可以穿几年。
小孩子长得快,为了节省,大人们费尽心思,在买新鞋时,一般都选大几码的鞋买,穿在脚上空空荡荡的,就要用鞋带系紧,等到鞋子小了,还不会立即买新的,挤着脚又能穿上一阵子。
到脚趾头实在藏不住了,鞋子的前沿被顶出了个洞,还会坚持一段时间。一般都是大脚趾顶出,常见山民家的小孩,大脚趾从鞋子前面昂扬伸出,满地疯跑疯玩。
鞋尖穿洞,鞋帮撕裂,里面铺着的一层布,早就磨掉,农村泥土多,脚上汗气重,汗气和泥土在鞋底附着,奔跑中常有打滑的感觉,小孩玩心太盛,这些不会放在心上,不会影响玩耍,一天下来,袜子上必然会积下厚厚一层污渍。
袜子一般也是粗布做的,通常也只有一双,没有换洗,大人忙碌劳累,也没有功夫天天清洗,几天之后,污渍积累,就会形成厚厚一层污垢。
污垢附在袜子上,与袜子底粘连在一起,过了一个晚上,一般会自然风干,早晨起来再穿,硬棒棒的。小孩哪里会管那么许多,穿上之后,照样又是一天。
这样的艰苦日子,我们经历的时间并不是太长,到落实承包责任制之后,分田到户,生活条件改善,也就是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已经不常见了。
建新农场穿着之所以鲜艳亮丽,是因为他们穿得都是“的确良”或者“尼绒”,相比于粗布衣服,花色更多,更加轻便舒适,也更加整洁好看。
但不如粗布衣服结实耐磨,农村人常年肩挑手扛,记忆之中,大概到八十年代后期才在农村流行,父亲就曾经买过一件“尼子大衣”,穿着特别有风度。
在此之前,最好的衣服,也是黄色的军装布料制成的,童年时期,包括读初中的时候,我们这些人无论男女,身上永远是这样的一身黄衣服。和粗布衣服一样,都很耐穿,都能结实,特别适合田地劳动。
做一身黄色的军装式衣服,也是相当不容易的,颜色鲜艳,而且挺直,有这样的衣服也值得炫耀了。因为除此之外,所有的粗布衣服,要么是灰白,要么是深蓝,只有女式粗布衣服,才见有红白相间的花格。
农场人鞋子和袜子也有不同,冬天穿得是皮鞋,夏天穿的是凉鞋,里面竟然还穿着丝制的袜子。
原来有工作单位的人,夏天是不用光脚的,不但不用光脚,还有袜子穿,这是童年时代,通过建新农场的观察,对国家工作人员的优越性,留下的最直观印象。
不过和其他农场不一样,建新农场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很少,或许是它不属于共大分校的缘故,因为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劳改农场。
父亲有个舅舅在宋埠天宝农场,我曾经跟父亲到那里做客,在那里就见到了许多农业机械,不光有收割机、插秧机等,还见到了推土机、耕田机,还有汽车和大型拖拉机,除了大型拖拉机,其它都是第一次见到时,感到非常惊奇,在近前观看了许久,被深深吸引。
当时大队只有一辆大型拖拉机,被当成了宝贝对待,但在农场却有多台,有些车头后面拉的不是车厢,而且犁、钯等各种器械,代替了牛耕地犁田,田间地头完全看不到牛的身影。
对父亲的崇拜,在见到他开大型拖拉机时,到达了顶峰。一次这辆大型拖拉机在我家门口路上掉头,道路狭窄转不过来,司机束手无策,父亲上去几下完成。
此前从来没见他开过拖拉机,后来通过翻阅父亲留下的大学教材,和他的讲述才知道,父亲就读大学期间,学习的正是机械专业,其中就有大型拖拉机的驾驶与运用。
联想到母亲就读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或许那个时代的教育,都深深的打上了“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都在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这辆大型拖拉机,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记忆中的,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生产队的集体粮,都是这辆大型拖拉机拖运到公社粮站的,只记得农村人生急病或者有什么急事,都是这辆大型拖拉机,帮助运送的。
也因为是大队唯一的运输工具,所以驾驶这辆大型拖拉机司机,一直被大家羡慕。后来包产到户,这辆大型拖拉机就被这名司机得到,他也因此最先走上了富裕道路。
这名司机姓王,比我父亲要小上几岁,他是跟随他父母,一大家子从江苏迁来的。他父亲一直是大队的会计,戴个眼镜,斯斯文文,被尊称为文化人。
落户时间,应该与凤凰山综合队外来人员差不多,只是没有落户在凤凰山,而是落户在邻村。在当时的政策下,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几乎每个村都有。
与四伯父在浙江被称为“江西佬”一样,这些外来落户者,根据迁来之地,也被当地人称为“某某佬”,比如“浙江佬”、“上海佬”、“江苏佬”、“湖北佬”、“湖南佬”等等。
建新农场现在还在,依然属于省里直管,可见其地位超然。现在还有自己的企业和大量田地山林。不过因为都是外来人员的缘故,返回的返回,遣散的遣散,人口已经大幅度减少。
进入新时代,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现在的建新农场,与当地农村相比,已经不见特别的优势。一些人甚至主动脱离农场,融入本地经商就业,到县城居住发展。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母亲作为公社推荐的优秀农村青年,进入了冶城分校学习,据母亲和她的同学讲,他们的学生时代,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劳动中度过的。
母亲和她的同学们,三年学习结束,根据“哪里来哪里去”的原则,又重新回到各自农村,有的成为工人,有的成为教师,有的的成为乡村干部,有的依然恢复农民身份。
回到村里,母亲最初担任的是一名赤脚医生,后来据说有机会成为一名工人,不知道什么原因没去成。与父亲结婚之后,彻底放弃了赤脚医生职业,专心操持家务,打理田地,又成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